自從看過大考中心預計於107年實施的選擇、非選分考題型後,心裡隱隱有些不安,直至最近新聞報導大考非選擇題的閱卷情形後,更是忐忑不已。 我贊成學生全方位的學習,國文課也不只侷限於純文學的範疇,用來思辨、賞析、評鑑的素材,可以來自於不同學科,這也是比較貼近他們生活的實相。然而,課表上分科教學的目的,自有其方向與重點之別,人文涵養與文學感悟是其他學科不易透過教材體現的內容,是以在教學目標有輕重先後的分工考量下,我仍支持評量上的文學讀寫,而非語文測驗。特別在資訊氾濫的網路時代,眾聲喧嘩,溫柔敦厚的詩教、情思兼具的書寫,以及跨文類的非虛構書寫或充滿想像力的小說創作,這都不是自然科普、史地資料所能取而代之的閱讀。大學就讀社會教育系的我,課堂上的補充閱讀涉及政治、經濟、社會與生態等議題,但總得從文字回到自我鑑照的初心,那是一種穿越大量資訊後,對自己、他者與這世界的感性,不僅僅是理解分析而已。所以,考試評量的取材,能不能也是有感閱讀的一環? 和學生一同寫了大考預試選擇題卷五,閱讀測驗的內容連我和幾位同事都極感不耐,遑論品賞體悟。公告的幾份非選題型,我也認真與同事討論過,某些離學生生活經驗甚遠,難以想像;某些說明不清,導引方向易有爭議;還有些企圖以雙軌命題讓學生加以思辨,卻明顯輕重主從不均。部分關於人物心理狀態、從資料判讀歸納的命題,我覺得頗值得參考,題幹雖長,閱讀時卻能引人入勝,類似小說的內容筆法。時代快速變遷,種種學門的分類不再定於一尊,我能接受跨界書寫的趨勢與不同領域的對話,文史哲的交流鎔鑄、自然生態與社會科學的詩意書寫,皆有可觀之處。國文老師所在意的,不是文言文比例或文學的純粹與否,而是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如何帶領學生有感、能思,進而抒發為文。這世上已有太多真偽難分,能不能在文學教育這一塊,給師生一個說寫真心的園地? 應該認真去加以改革的,其實是課本的選文。原本期待107課綱實施時,能汰舊換新賦予選文新的面貌,不管是世界各國的翻譯文學、世代交替後的華語文學新作,還是跨領域的非虛構書寫,都能取代現今傳之久遠、不動如山的某些課文。古典作品當然有其雋永的文學滋味,應該帶著學生細細品嘗,諸如〈赤壁賦〉、〈項脊軒志〉、〈墨子選〉、〈原君〉、〈漁父〉等,都是學生反應熱烈、有所體會的作品,但太多的貶謫文學與政治正確的作品實讓師生無奈,除了讓唐宋八大家一起露面,形成主題式的命題外,某些情懷與思考,能否改用其他選文以拓展不同視角? 如果考試題型改變,而選文換湯不換藥,在無法漠視考試領導教學的現實下,那麼,或多或少都會形成困擾與脫節,解套的方式便是在課本之外再加入大量補充,這會是我們所想要的改革嗎? 其實,如果老師能自編教材,當然最好,卻是在統一段考與繁星採計在校成績的限制下,部分同仁們耿耿於考試成績的公平性,以致窒礙難行。 而不諱言的,當出版社想要改換一些選文時,也的確受到一些老師的反對,因為他們教習慣也只會教這些傳之久遠的課文;若換些新作家新選文,對於教書之後便很少精進研習與多元閱讀的老師來說,徒添困擾,在老師選書的市場考量之下,出版商也只好保守行事,以策安全。至於老師們對備課用書的依賴與需求,更早已是個不爭的事實了,在這種情形下,自編教材、研發教學配套設計又如何可能? 是的,我知道教亦多術,這也是許多人能夠始終以不變應萬變的說詞。但如果這樣是對的,為何有的老師上課沒有成就、學生學習沒有感動? 不時聽到老師嘆氣、學生抱怨,這一切原因只是因為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嗎? 任教於國中小的弟妹,認為在明星高中教書的我總是站在雲端看教育,不食人間煙火,但十一年的國中教學、五年的社區高中資歷,讓我更能比較並感受教育的不同與可能。 每一個與我相遇的學生都是璞玉,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析理細鑿。年輕的我曾經不耐、粗暴,傷了一些孩子的心;也曾對分數斤斤計較,藉此證明自己的能力。卻是來到現在的學校之後,終於看到分數之外更可貴的潛質,可以分享得更多更深更有共鳴。雖然,我得陪伴他們面對不同的壓力,關於自我與他人的期許,關於世俗的價值與夢想的經營,這或也是我對文學教育充滿期待的原因。 改過高中基測作文的我,明瞭主事者努力維持客觀標準的用心,也看到鎖卡、約談、檢視閱卷標準統計的種種機制,是以對於大考中心的重閱標準感到震驚。學生雖非十年磨一劍,但分數佔國文比重二分之一的作文,其重要性不是應該有更嚴謹的方式來把關嗎? 批閱作文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主觀難免,所以才需要透過制度加以要求。如果閱卷委員看到高中師生是怎樣面對這份考題,從閱讀到書寫,皆是長期累積、用心用力的結果,那麼,請務必悃捆顧念,謹慎評分。 對我而言,教育,乃經國之大業,是必須戰戰兢兢、戒慎恐懼的志業。上台容易下台難,希望當自己告別講台時,能朝向有光的地方下台一鞠躬,那是我多年來念茲在茲、無悔的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