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勞、軍公教保險的給付差異看台灣的民主假像
2012/10/20 21:30:21瀏覽40|回應0|推薦0

 

這幾天鬧得最沸沸揚揚的新聞就是勞保基金將提前在2016年破產的事,有關勞保給付與軍公教給付間不合理的議題,也因此被拿上檯面來討論,相關的論述很多但卻鮮有人注意到這個問題的核心;是誰造成這樣差異的?為何沒有人敢去改革?國民黨不改的原因是怕選票流失,那民進黨為何也不敢改?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面對媒體質疑時說:我們執政時也疏忽了,沒有做好。是真的因為疏忽而沒有做好?還是另有原因?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

 

一、     是誰造成的勞, 軍公教保險給付差異?

 

這個答案很清楚,軍公教是國民黨的鐵票,而廣大的勞工群眾不是,為了拉攏這些鐵票,用老百姓的納稅錢來慷他人之慨鞏固自己的鐵票,何樂而不為?更何況,國民黨的許多黨員還是軍公教人員,優渥的給付制度下,自己也是受益人,那就更沒有不從優撫卹的理由了。

 

其次,廣大的勞工群眾既沒有發言權,也沒有代言的組織,終日奔波勞碌只顧著溫飽度日,既不知政治為何物?也不清楚自身該有什麽權益,到了選舉的時候也只會跟著政客們的口號起舞,是一群毫無自覺的庸庸之眾。常言道,人善被人欺,這一大群烏合之眾雖人數眾多,但在政客眼中卻根本無足輕重,忽視你的權益你也不會反抗,因此勞工本身的自我忽視也助長了這種不合理制度的產生。

 

在自由民主的國家裡,工黨或公會都是代表勞工發聲的組織,但在台灣卻不一樣。戒嚴時期,國民黨是透過公會來掌控勞工,所以公會不是勞工的代言人反倒是政府的傳聲筒。解嚴以後,公會變成了財團掌控下的政治工具,勞工們只有以公司、團體為單位的小組織而沒有全國性的統一團體,這也是勞工始終是弱勢族群的原因。

 

二、     為何沒有人敢去改革?

 

國民黨是受益者,當然不能指望它們去改革,民進黨呢?今天有一則很有趣的新聞,它道出了民進黨不會是改革者的原因。

 

2012.10.20 中國時報 軍公教退休人員支領年終慰問金,每年花費國庫二○二億預算。民進黨台北市議員莊瑞雄、梁文傑昨宣示「革命從自己做起」,籲民進黨六執政縣市主動刪除年終慰問金預算,揚言「要玩就玩真的」,別只在立院推注定被封殺的提案……………莊瑞雄說,民進黨無法抹去執政過的歷史,如自己的執政縣市還續編年終慰問金,「不就是在罵自己?」他說,國民黨若不主動解決,民進黨當然要先「砍給自己人看」……

 

莊瑞雄說出了真心話,民進黨執政八年都沒改的原因根本不是蘇貞昌所為的「疏忽」,而是不敢改,因為縱使這些軍公教選票不會投給民進黨,但民進黨也不敢刺激他們,以免讓原本可能不投票的軍公教人員基於危機意識而團結起來,造成國民黨選舉時的大豐收,這些政客們永遠只會算計自己的政治利益,他們也只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去做,什麼公平正義、勞工權益…….全是狗屁。

 

結論:

 

勞工應該組織屬於自己的政黨,讓自己不再是人數最多的弱勢團體,然而在現今的政治環境下,這卻是目前國、民兩黨都最不願意見到的事,國民黨不願看到一個有廣大勞工做基礎的政黨跟它對抗,民進黨也不願意有人出來瓜分它原本就有限的支持者,再加上勞工中又欠缺有足夠知名度的領導型人物來組織建黨事宜。因此,勞工黨幾乎根本不可能成立,那麽勞工的權益誰來爭取?看樣子勞工們大概只有自求多福的分,權益嗎?那也只有拾人牙慧了,悲哀!

 

一個自許為民主國家的國家裡卻有一群最大的弱勢團體,他們既無發言權,也無政治影響力,連自身的權益也無法爭取,這種民主是假民主,也是對民主的一大諷刺。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