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09 07:47:04瀏覽6133|回應14|推薦25 | |
那段歷史距今已有一百餘年,不過它的遺跡仍四處可見,劉銘傳所樹立的為政典範仍令人景仰,甚至那個時代的興衰浮沉也不斷引人借鏡反省。
歷史巨變挑戰台灣
十七世紀中葉,由於海洋經濟興起,西方海權國家東來,尋求貿易據點,搶奪生產原料以及擴大銷售市場,原本在沉睡中的亞洲大陸突然驚醒過來,倉卒應付挑戰,台灣遂由邊陲轉變為中心位置。當時鄭成功擊敗了荷蘭殖民者,在台灣建立了漢人政權,由福建引入大量移民,在嘉南平原一帶進行墾殖,這就是陳水扁總統先人遷台的大致時期,也是今日台灣主體漢民族社會的根源。
明鄭時期,台灣延續鄭氏事業,無論在軍事力量、海洋貿易以及農業生產上,均有傑出表現。不過到了十九世紀末,由於大清國勢日衰,日本又因明治維新成功,走上海上擴張之路,台灣的處境面臨空前的挑戰。
淮軍名將一戰成功
就在這種艱困的大環境之下,一八八四年,四十九歲的劉銘傳以淮軍將領的身分奉命來台督辦防務。這一年法軍攻打台灣,原本自以為必能像探囊取物一樣,結果二十餘年前長驅直入北京的法軍,此時卻無力逼近台北城,在淡水河口便遭到清軍重擊,倉皇撤離,損失五百多官兵。此役清軍大勝,當時中外報紙均有大幅報導。這無疑代表著台灣近代史黎明的一道曙光,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特色。儘管清廷高層昧於大勢,昏庸無能,然而中層骨幹中仍不乏審時度勢、忠勤任事的良才。在沈葆楨等人建立的防務基礎上,劉銘傳重挫來犯的法軍,一掃鴉片以來的中國人的羞辱,在軍事上採取主動積極的作為,振奮了台灣人心。
一八八五年,台灣正式建省,劉銘傳成為首任巡撫,肩負建設台灣的重責大任。這是台灣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就是連雅堂所稱「足以使台灣不朽」之功業。事實上,建設台灣的挑戰遠甚於抵擋外敵的侵略,因為它涉及了根本觀念的革新,涉及了建立一套能有效運行的政經結構,這些都需要真正的遠見、膽識和毅力,持之以恆的貫徹,始能有所成就。過去的研究多將劉銘傳的成就集中在硬體建設上,較顯著的有「興建鐵路促進商務」、「練兵設防鞏固台澎」、「清理田賦充裕財政」、「開辦洋務振興產業」、「開山撫社促進發展」等等,這些建設成績多為後代反覆引述,不過追根究柢,它們的軟體基礎是什麼?或者說,劉銘傳確實在台灣興建了當時中國第一條鐵路、鋪設了中國第一條電纜、點亮了中國第一盞電燈,將台灣建設成當時中國最進步的省分,台北城中外商賈雲集,乃有「小上海」之稱。劉銘傳才是真正台灣現代化的奠基者,後來日本在台的建設多不出劉銘傳的規劃方向。為什麼別人做不到,他做得到?這些基本的問題更值得我們探索和學習。
洞察世局,接軌國際
首先,應該注意的是,儘管劉銘傳本屬推動洋務運動的維新派,奉調來台的首要任務是抵抗法軍的入侵,但他深知中國的落後與不足,絕不拘泥於古禮古法。台灣只有保持最開放的態度,引入先進的科技和制度,全力實現現代化,才能避免挨打的局面。因此,雖然西方列強是劉銘傳眼中的敵人,但他卻能「以敵為師」,積極向對方購買新式的機器設備,開放國際資本,開辦洋行,招商引資,振興商機,讓台灣成為有利可圖的地方,從而吸引島內外資金,繁榮台灣的經濟。可以說,劉銘傳洞悉市場經濟的法則,以開放的心胸、務實的政策,利用台灣原有四通八達、在遠東海洋經濟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地位,開放與列強經濟合作,同時也與他們競爭。從那個時代的標準來看,這位貌不驚人、出身安徽地方游勇、人稱「劉麻子」的淮軍名將,無疑具有極為先進的國際觀與現代思想,較諸同時期日本明治維新的人物,毫不遜色。尤其十餘年後,慈禧太后利用義和團拳民在中國北方吹符咒、拆鐵道、濫殺洋人,最後幾乎招致八國聯軍滅國的奇恥大辱,相形之下,劉銘傳治理台灣所展現的宏觀遠見,則更為時人與後人所欽服。
簡言之,在遭遇外侮時,昏庸的清廷領導人不僅故步自封,更愚弄群眾,其結果不但自取其辱,還耽誤了國家前進的腳步;對照之下,具有真知灼見的台灣領導人劉銘傳則能洞察世界的潮流,保持開放的心胸與政策,不但與對手交流,也在向對手學習中迎頭趕上。
政經布局植根本土
再者,任何成功物質建設的背後,必有一個能夠啟動社會機制運轉的條件。因此,在展開建設之前,劉銘傳對台灣民情做了深入的了解,結合與扶助台灣士紳林維源、李春生、林朝棟等人,採用官辦民營甚至類似當今流行的BOT方式,發揮台灣人才的優勢,取之於台灣,用之於台灣,使得官紳均利,地方繁榮。事實上,只有在這種有利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劉銘傳才能推動台灣的現代化建設。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其實就是劉銘傳的務實政策,過去較少被意識到,今天值得認真研究,因為沒有這樣的務實政策,劉銘傳的現代化將因缺乏有利的土壤而成空中樓閣。
可以想像,劉銘傳主政期間,社會朝氣蓬勃、充滿了凝聚力。一個簡單的證明就是,一八九五年甲午戰後,日軍大舉侵台時,高舉抗日旗幟的「台灣民主國」其上層建築的主要人物多為劉銘傳時代的士紳,正是劉銘傳主政時所形成的政經結構的主體,其凝聚和持續力可見一斑,其中霧峰林家參與「台灣民主國」、林獻堂領導二○年代台灣民主運動(成立「台灣文化協會」),均令人感佩不已。
巡撫典型猶在
雖然如此,無論劉銘傳如何雄才大略,他個人畢竟無法扭轉在帝國主義壓迫下的清廷頹勢,他最後也只能痛哭苦心經營的台灣落入日本帝國主義者之手,吐血昏厥而逝。不過,劉銘傳留下的有形和無形典範,卻深植人心,他親手制定的「台灣近代產業開發計畫」受到日本人的重視與沿用,以致於身歷其境的連雅堂以高度文學的意境來稱頌這位時代的巨人。
甚至到了今天,劉銘傳建設台灣所根據的精神仍具有典範作用,仍然值得深思與學習。它告訴我們,開放的眼光和政策,代表著尊重經濟發展的規律,勇於向競爭對手開放和學習;務實政策則意味著善用本地的人才與資源,上下團結一致,以台灣利益為最優先考量,全力建設台灣。事實上,這兩者的精神互為表裡,合而為一時,台灣必能大步向前走。相反的,清廷封閉的心靈和政策、加上愚昧的義和團策略,其結果必然是社會不安,人才出走,經濟陷入倒退的困境,甚至最終導致全面性的崩潰。這種施政的得失,正是許多社會興衰的關鍵。回首台灣歷史,劉銘傳所留下那亮麗的一章,今天更值得我們駐足體會、欣賞和深思。
(本文發表於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