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6/29 23:17:46瀏覽1598|回應7|推薦13 | |
當我們徹底撥開台灣在全球化歷程中七波移民的歷史,「本土」的意涵乃更加清晰,更為寬廣。我們可以發現本土之中有全球性的影響,而全球的生活,也有本土的力量(別忘了九二一大地震時,全球電子產業的震盪)。 被世界影響,也影響世界
雲門舞集的創始者林懷民受教於瑪莎葛蘭姆,但他開始創作時的理念是「中國人跳中國人自己的舞」,所以有許仙和白蛇。然而,雲門最動人的經典,卻是「薪傳」,講述移民的祖先唐山過台灣的故事。雲門舞集從台灣出發,走向國際,卻包含西方的現代舞、中國古典傳說、京戲的身段與表演、太極、水墨的美學、台灣的故事、街頭運動的活力……,這麼多元素的組合,才成就雲門的舞蹈藝術。這就是最好的典範,所有的美學元素,當然是本土的,也是國際的。 其他如侯孝賢的電影,資金可能來自日本或法國,吸引的觀眾可能來自世界各地,但它的題材或者美感,誰能否認它是「台灣製造」? 本土不能設限
準此以觀,台灣本土美學的形成,是一種不斷加入新元素,不斷再創造、再生產的過程。它反映了一個移民社會的特質:包容。它是加法,也是乘法,在藝術家的創作過程中,甚至讓創作更為複雜而難以辨認。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試圖把「台灣本土」定義在某一個移民群體的形式、固定的符號,或者認同問題上,卻注定要失敗。因為現實的生活與文化創作本身,早已讓不同時期移民的文化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以區分彼此。 未來的本土文化,因此不會是孤立而封鎖的。它注定要像伍佰的「台灣製造」那樣: 銅板羅西亞來 義大利太魯來 加拿大木材來 澳洲的石啊來 客話唯中原來 台語唯福建來
別忘了還有一群人 以前台北市政府曾舉辦「外勞詩歌」比賽,一個外勞朗誦說:「孩子!媽媽到台灣來照顧人家的孩子,是為了你未來的幸福!所以,我必須把你留在家鄉。我雖然想念你,但是我現在手中抱著別人的孩子,……。」這樣的心聲,代表了多少台灣孩子,是讓外籍保姆所帶大的,她們是抱著台灣的孩子、台灣的下一代啊! 這樣的孩子,都是「台灣製造」。這就是真實的台灣。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