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30 09:21:27瀏覽5047|回應31|推薦17 | |
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發生至今,政府雖然已經道歉、立碑、建館、定紀念日、設基金會、立法補償受難者與家屬並恢復其名譽,但對家屬而言,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仍然有揮之不去的悲痛。 「二二八事件」在二次大戰後、國共內戰中民生凋敝的情況下發生,當時陳儀政府實行壓制政策,腐敗現象不斷,導致社會脫序,民不聊生,迫使台灣百姓由期待而失望而憤怒,終至官逼民反,奮起抗爭。事發後,政府不僅未能痛切反省,順應民意厲行民主,反而派軍鎮壓,大肆搜捕,乃在台灣史上劃出一道深刻的傷痕。我們應該牢記這一個血淋淋的歷史教訓,不可再犯,並轉化為堅定的民主信念和行動。 英九以為,民主政治固然提供了社會安定的基本保障,但制度畢竟是靠人來推動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人性的善良面能否發揮;「二二八事件」能不能提供我們這種善良人性的發揮?答案是肯定的。 「二二八事件」剛發生時,曾出現一些外省同胞遭毆打傷害的情況,但本省籍菁英組成的處理委員會迅速透過廣播制止。一九四七年三月初處理委員會發表正式的〈告全國同胞書〉,其中清楚的指出:「這次二二八事件的發生,我們的目標在肅清貪官汙吏,爭取本省政治的改革,不是排斥外省同胞。我們歡迎你們來參加改革本省政治的工作,以使台灣政治的明朗早日達到目的,希望關心國家的各省同胞,踴躍參加和我們握手……二二八那天有一部分外省同胞被毆打,這是出於一時的誤會,我們很痛心,但這也是一個我們同胞的災難。」這是省籍代表的嚴正聲明,而在社會基層則出現了許多本省家庭保護正直無辜的外省友人的現象。當時行政長官公署財政處長嚴家淦先生,就是受到林獻堂、羅萬車兩位先生的保護,逃過一劫。我們應永遠牢記,無論是處理委員會還是基層百姓,絕大部分的本省同胞對外省同胞都表現了極大的關愛,他們勇敢仁慈,不求任何回報,有些還因此犧牲了生命! 三月十日軍隊開始鎮壓後,我們看到光復初期來台的大陸版畫家黃榮燦,以「二二八事件」為題材創作了「恐怖的檢查」。這幅作品後來刊登在上海《文匯報》上,表達了大陸知識份子對政府血腥鎮壓的憤概不齒,以及對台灣百姓的極大同情。事實上,「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島外民間報刊紛紛指責政府失職,派軍鎮壓更是大錯。除了上海的《大公報》與《文匯報》之外,在《新聞天地》、《世紀評論》、《論語半月刊》、《正氣月刊》,甚至在美國出版的《中美週報》中,這類的社評和專欄更是連篇累牘。 到了三月十四日鎮壓造成死傷嚴重時,《大公報》在一篇署名專欄中疾呼:「台人歷來自信強悍,不易為人所惑,惟愛護祖國卻始終如一,如藉口有共產黨潛入而興師問罪,結果令漢族一家在台續演悲劇,遺留歷史汙跡,目下台省死亡數目已在不少,萬不能再使傷之。」今天台灣史學專家多認為共產黨在「二二八事件」中角色十分有限;同樣的,大陸知識份子聲援台灣之舉,也非受任何黨派指使,而是說出自己內心的話。 在殘酷的「二二八事件」中,充滿了人性光輝的另一面,帶給英九極深刻的啟發:國家機器必須中立,民主法治必須堅守,其基礎則為族群團結的力量與光輝。「二二八事件」中,許多本省家庭保護了外省同胞;許多外省人士為本省同胞仗義執言,留下了太多感人的故事。有了這種人性的光輝,才使得「二二八」的傷痕雖未完全癒合,但也未再擴大;族群團結的力量與光輝,事實上成為往後半紀大家得以共同打拚,創造台灣經濟奇蹟和政治奇蹟的基礎,也成為我們社會不可搖撼的磐石。我們紀念二二八,除了悼念亡者,撫慰生者之外,更應該維護和平,不容戰爭再來破壞文明、扭曲人性,並從積極面發揚這種無所不在的同胞愛,成為台灣社會真誠團結、不斷進步的動力。 (本文發表於二○○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原鄉精神-台灣的典範故事》 作者:馬英九 導論:楊渡 http://www.bookzone.com.tw/Publish/book.asp?bookno=gb255 這是馬英九的第一本「本土論述」,具體闡明這塊土地的原鄉精神。他選擇以說故事的方式,用三個主軸──「典範」「淬鍊」「堅韌」──呈現真實的台灣。擔任公職二十餘年,馬英九於二○○七年二月因台北市長任內特別費案遭起訴,辭了國民黨主席,之後他選擇與人民「作伙」繼續向前行。他以「族群團結」「民主」「理性」「人權」等思考重點,從過去為台灣犧牲奉獻的先烈先賢們的歷史裡,理出一條傳承之路。 踏上這條傳承之路,馬英九要以「全球思考,在地行動」,發展「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作為,期待為台灣政治注入一股安定、發展的動力。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