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13 11:00:38瀏覽3513|回應9|推薦16 | |
一九四八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設定了全世界在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教育文化等領域中人權的共同基準,並期待透過這個規範不斷的實踐,世界會有更美好的明天。往後四十年間,歐洲、美洲、非洲都紛紛訂定區域性的人權保障公約與成立人權委員會,聯合國更在一九六六年再以大會決議通過兩個國際人權公約,即「公民暨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經濟、社會暨文化權利公約」,進一步落實「世界人權宣言」的內涵,同時也將人權保障的位階,經習慣法轉化為條約,人權保障乃成為世界各國共認的崇高價值。 即使時至今日,這種實現人權的宣示與條約從未過時,因為不論在台灣、大陸以及其他地方,新的人權問題仍不斷湧現,提醒著我們不能稍有懈怠,必須永遠保持清醒,從那一段歷史汲取經驗和教訓,幫助我們走上正確的方向。也就是在這種思維之下,台北市政府率全國地方政府之先,在二○○二年十一月提出一份「人權政策白皮書」,準備以上述三項號稱「國際人權憲章」的歷史文獻為基礎,全面檢視市政工作各個層面的人權實踐,以落實人權保障的基本要求,我們的目的也是對人權世紀作出正面的回應。 汲取歷史教訓,落實人權保障 「世界人權宣言」誕生之日,正是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戰爭結束後的幾年,世界各地的人民仍忙著清理瓦礫,重建家園。連續幾年的轟炸、殺戮、飢餓、流離等等的陰影仍籠罩在心頭,坦克車的履帶隆隆輾過街道的聲音彷彿仍在耳邊。事實上,「人權宣言」正是在恐懼猶存的狀況下對這場戰爭徹底的反省,希望能永遠避免類似的悲劇。十九世紀,歐洲的工業化達致空前的成就,無論在生產技術、政治代議制度、社會組織管理以及教育文化的普及上,均居於領先的地位。在亞洲,日本經由明治維新躋身近代文明國家之列,相較於中國、印度以及回教世界猶沉睡在中古世紀,歐洲和日本似乎為「進步」兩字下了無可置疑的定義。 然而歷史的弔詭正在於,最瘋狂的集體屠殺、最恐怖的踐踏人權行為並不是發生在那些被認為落後的地方,而是出現在自詡為進步文明的歐洲和日本,可見工藝技術的進步,並不等同於政治與社會道德的超前;相反的,偏執的思想經由先進科技的散布、催化和實現,其所帶來的災難禍害甚至遠甚於前,成為道德上的無底深淵。 納粹德國的歷史值得後人不斷重溫,原因是:納粹並不是像俄國的布爾什維克那樣依賴槍桿子革命,直接以暴力手段取得政權,進而實施無產階級專政;相反的,希特勒是透過代議制度,在一次又一次選舉中合法登上權力高峰,並依賴選票緊縮民主,逐步改造國家體制,取得了遠超過以往普魯士國王的生殺大權。儘管後人對這段經歷有諸多的反省,包括巴黎和會的短視,未能從長遠的眼光來考慮德意志人民的福祉,包括德國在野黨和自由派知識份子的軟弱無力,各自為政,無法團結一致,遭納粹各個擊破。然而,一個深刻的教訓是:歷史事實證明,光靠選票並無法保證建立民主政治;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中,選票可以做為貫徹個人主觀使命,瓦解民主政治的工具。 民主政治建立,選票非萬靈丹 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社會處於混亂、羞辱和飢餓的困境中,納粹製造了一個日耳曼祖先為「神人」的玄學理論,為恢復德意志人民的尊嚴提供精神根據,接著為了對照雅利安血液的神聖性,猶太人則被描繪為劣等、骯髒、阻礙進步的人種。透過現代宣傳機器,希特勒將這種赤裸裸的種族歧視催眠成無可置疑的宗教信仰,結合一批狂熱份子,展現強大的組織與行動力。他們重整了社會秩序,因而獲得了選票;他們指責其他黨派是勾結敵人的出賣者,又獲得更多的選票;他們指出修改憲法和法律是為了國家安全,繼續囊括了更多的選票;最後他們搗毀猶太人的商店,將充滿羞辱字眼的牌子掛在猶太人的頸上,說這是為了保證德國的純正無誤時,人民仍然無所警覺的把票投給了他們。 為了交換納粹所提供的秩序和麵包,為了獲得納粹所宣稱的德國尊嚴,人民幾乎交出了一切。當希特勒說:「在這個時代裡,只有我一人,能夠負擔得起德國的命運;我,就是最高法院!」德國社會竟揚起熱烈的歡呼,一位來到德國的觀察家後來寫道:「這個國家的人民好像不知道自己正受到無法無天、殘酷獨裁的壓迫與威脅,對於這種情形,我頗感驚訝。不但如此,他們真正的支持獨裁,以及獨裁者灌輸他們對國家前途的新希望、新自信以及可怕的信念!」 於是乎,就在這種尊嚴、安全、原始血緣情緒的煽動、以及進步科技和組織力種種條件相乘下,史上最恐怖的屠殺行為發生了,最後結果則是德國社會在戰爭中的毀滅,既無人權,也毫無尊嚴與安全可言。這個慘痛的代價告訴世人,選票是民主人權的基本條件,但並非唯一的條件,因為「希特勒也是民選的」,當選票被用來超越憲政程序,用來恣意修改憲法與法律以遂個人主觀使命,用來煽動族群情緒時,「人民」實際上已淪為少數人用來實現特定思想的工具罷了!於是,一切都將走向民主人權的反面。而且,不僅民主人權毫無保障,社會的動盪與衝突也終將使得尊嚴與安全蕩然無存。 兩岸人權經驗,足堪引以為戒 因此,民主政治除了選票外,還有賴於一基本道德意識,以確保選票所賦予的權力是用來促使民主和人權,而不是用來破壞它們。這些無形的政治道德意識,包括了憲政程序的神聖不可侵犯,國家安全不能做為在人民中劃分敵我的工具,以及對任何特定文化和族群的醜化言行與歧視政策都應引起警覺,並受到嚴厲的譴責……。簡言之,成熟的民主政治建立在理性、多元和包容等基本價值上。在民主政治的發展過程中,如果政治人物將選票用來破壞上述基本價值,這樣的社會必然災難重重,前景堪憂;反之,如果將選票用來推動上述基本價值,使其深入政治與社會文化中,那麼不僅可以保障人權,也可真正促成尊嚴與安全的未來。 這正是中國人在發展本身民主政治的努力中,足以認真思考並不斷引以為戒者。一九四九年後的中國大陸走上一段坎坷的人權之路,「階級成分」被當成判定政治優劣的準則,使得中共當局不斷刻意操弄人民之間的仇恨與對立,以維繫其統治,人權遭到空前的踐踏,「最高指示」甚至比古代皇帝還無所規範,肆無忌憚。 至於在台灣,代議政治早已建立,過去十五年在民主與人權上獲得了顯著的進步;其進步狀況自非今天的大陸所能比擬,遑論戰前的德國;儘管如此,不健全的代議政治的利弊得失,往往在不同時代以不同形貌和不同程度呈現出來。在台灣,選票的誘惑仍不斷產生負面的導向,短暫的選舉勝利常如止渴的鴆酒,不斷誘發撕裂社會、醜化謾罵、散播仇恨的種種言行,使得我們的社會長時間處浮噪不安的緊張情緒中。精神和語言暴力四處充斥,不但使得社會漸漸失去了凝聚力,反而到處彌漫著疏離、厭倦和無奈的感受,其結果就是社會彷彿患了慢性疾病,漸漸對生活與未來不抱希望。做為民選政治人物,我們應冷靜虛心的自問,這是民主政治的初衷與結果嗎?我們是否辜負了那神聖一票的付託?我們究竟帶給了社會更多的安全與幸福,還是更多的分裂與張牙舞爪呢? 衝突轉為競爭,選戰最大意義 因此,在紀念「世界人權日」並且連繫上一段德國代議政治挫敗歷史的此刻,這種反省顯得十分重要,因為它可以使得我們暫停激情的腳步,認真想一想應該怎麼做,以及確保下一代真正擁有人權、尊嚴與安全的保障。在二○○二年的台北市長選舉中,我們有意識改革選舉文化,提升民主品質,將理性、多元、包容等基本價值注入整個選舉過程中,讓近年來身心俱疲的選民們能在一個較不對立、較不激情、較不被壓迫選邊站的環境下,做出理性的選擇。儘管有些人基於慣性思考,暫時誤解這是「冷處理」的競選策略,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我們有很高的理想,說服某些反對意見,希望在台灣民主發展中找到再出發的方向。 我們由衷感激選民們對這項努力的肯定與支持,並給予我們如此巨大的付託,也感謝我們的競選對手在一定程度上與我們共同努力,以促使民主政治由負面的衝突轉變成良性的競爭,讓這場選舉有了里程碑的意義。 毫無疑問,「我是民選的」一語,絕不應是任何政治優越感的來源,它應代表更多的謙遜與自省。每一張選票,我們不僅看成對建設成績的肯定,更視為對我們改革選舉文化的期許與督促。在那新的一頁中,我們將秉持現有的優點,改進偏差與缺失,以嚴格的標準保持自律,讓多元與包容的價值成為我們政治運作中不可動搖的精神元素。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將恪守憲政程序,確認重大政策能尋求最大的共識,能有周延的準備,絕不貿然呼喊口號,輕率開出重大支票,並以黑白兩極的方式強迫人民選邊。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逐步創造一個人人感到被理解、尊重與接納的社會。 堅持多元包容,再啟民主新頁 這項工作無疑是艱困的,因為長期的耕耘不必然有利於短期的利益,而短期的利益永遠具有強大的誘惑力,足以造成種種的扭曲。儘管如此,我們相信,重大的工作,尤其是涉及社會價值大幅度的轉變,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可能需要花上一、兩代人的時間。不過,如果我們首先確認這個正確的方向,在多數人民的支持下,共同努力、堅持的去做,可以使這個過程更快、更平順,並且減少百姓們在持續不斷的政治與社會衝突中無謂的付出代價。 回想過去五十年的台灣,走過二二八事件、五十年代的白色恐怖時期、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時期,與二十多年前的美麗島事件,台灣人民付出了重大的代價,但是,在朝野共同努力下,我們的政治改革終究對台灣人權的保障作了大幅的提升。 因此,在紀念「世界人權日」的今天,我們努力研究歷史的智慧,尋求足以借鏡之處,確認多元包容的價值是人權與安全的基石,以促使新一階段的民主政治全面張帆啟航,讓台灣的下一代更團結,也更有風度,並成為全體中國人的精神明燈。 (本文發表於二○○二年十二月十日) 《原鄉精神-台灣的典範故事》 作者:馬英九 導論:楊渡 http://www.bookzone.com.tw/Publish/book.asp?bookno=gb255 這是馬英九的第一本「本土論述」,具體闡明這塊土地的原鄉精神。他選擇以說故事的方式,用三個主軸──「典範」「淬鍊」「堅韌」──呈現真實的台灣。擔任公職二十餘年,馬英九於二○○七年二月因台北市長任內特別費案遭起訴,辭了國民黨主席,之後他選擇與人民「作伙」繼續向前行。他以「族群團結」「民主」「理性」「人權」等思考重點,從過去為台灣犧牲奉獻的先烈先賢們的歷史裡,理出一條傳承之路。 踏上這條傳承之路,馬英九要以「全球思考,在地行動」,發展「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作為,期待為台灣政治注入一股安定、發展的動力。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