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有千千結
2009/07/07 13:00:32瀏覽1628|回應4|推薦30

心有千千結

壓力是相對的,每個人承受的程度不同,每個人在不同時空裡所能承受的程度也不同。壓力可以分為 Eu-stress,好的壓力;Di(s)-stress,壞的壓力。沒有壓力、壓力不夠,或者被壓得喘不過氣來,都不是件好事。

第一代移民家庭裡,華裔家長一般都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給與子女定下很高的目標。父母的心態無非是希望孩子們能青出於藍,勤奮刻苦,就讀好學校、找到好工作,成家立業,追平甚至勝過上一代的生活。

當然也有個別華裔父母認為應該入鄉隨俗,完全做美國人,摒棄「中國心」。在美國和西方社會裡有享不盡的自由,你想做甚麼,就能做甚麼--Almost! 我個人覺得,當紅少女歌星 Miley Cyrus(麥莉.賽勒斯,即漢娜.蒙塔那)唱的 "Best of Both Worlds" 很有哲理,為甚麼不能 be both 呢?為甚麼不能扮演兩種身份,穿梭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之間,並且當做一種樂趣呢?(Miley Cyrus 的父親是美國著名的鄉村歌手 Billy Ray Cyrus,母親則是菲律賓人。)

(題頭照片是一批高中生參觀哈佛大學,在約翰.哈佛像前留影)

華裔青少年 心有千千結
《世界日報》記者邰彥/紐約報導 2009年7月6日 8:31 pm

華裔是北美人口增長最快的族群之一,越來越多心理學家開始關注華裔子女在成長中的心理健康問題。研究華裔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專家們表示,華裔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被掩蓋在學習成績優異的表象下,但隨著華裔人口增加,研究華人移民與家庭心理的任務也更為重要。

美國心理學會六月刊出《家庭心理期刊》(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特刊,15篇論文中有六篇是研究華人移民家庭與子女心理報告。特刊編輯、紐約的聖方濟大學(Saint Francis College)跨文化心理研究所主任吉倫(Uwe P. Gielen)表示,隨著華裔人口劇增,研究華人移民家庭以及華裔子女心理健康的議題,越來越重要。他說:「華裔青少年心理問題被優秀的學習成績給掩飾,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吉倫認為,研究移民問題的心理學家們,已開始著手研究華人新移民的家庭問題。他認為這期特刊正是從不同角度討論華裔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例證。

紐約市立大學曼哈坦社區學院心理學教授雷霆(Ting Lei)表示,華人新移民子女在美國承受的心理壓力很大,在應付移民父母極高的期待以外,自己本身還有文化、語言和環境適應問題,不但父母不一定能幫助,更有很多新移民子女還要替父母與家庭承受語言負擔(language brokerage),替家長作翻譯,交涉房租、看病、申請福利等經濟問題,在這過程中,子女開始被迫去瞭解家庭經濟負擔壓力,在翻譯的同時,這些家庭壓力開始逐漸默默地壓在孩子心上,導致不少華人女子心情焦慮,甚至出現抑鬱跡象。

他指出,研究也顯示新移民的華裔青少年抑鬱的比率高於其他族群,很多時候孩子日常表現看不出明顯問題,但實際上他們的心理問題只是壓在下面,日後會以其他方式浮現出來。

舊金山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莊百亮(Linda Juang)表示,加州灣區高中心理輔導老師們普遍反應,亞裔學生的抑鬱和焦慮問題較嚴重。她指出,研究結果也顯示,華裔青少年可能比任何其他族群同齡人更有憂鬱的傾向。

吉倫指出,過去多項報告顯示,東亞裔青少年自卑感比其他族群都更明顯,在高中或大學生中認為自己曾被歧視或騷擾的族群中,華裔學生的比率最高。一派心理學家認為這可能是推崇「謙卑」的孔子文化影響所至,但吉倫認為其中有其他因素影響更大。

吉倫和雷霆均認為,華裔社區組織近年來開始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這是令人可喜的發展,但現有的研究與輔導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

他們呼籲華人家長關注子女的心理成長,更呼籲以更多渠道舒緩他們的心理壓力,例如,吉倫目前透過華裔青少年徵文比賽來研究他們的心理狀況,並希望以作文方式讓孩子們表達心聲。

http://udn.com/NEWS/WORLD/WOR6/5002690.shtml
引用文章華裔青少年 心有千千結
http://sites.google.com/site/chinesenyc/ (有獎徵文活動已在三月底截止)
( 在地生活北美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ttting&aid=3111182

 回應文章

魏承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都是父母的魁儡
2009/12/10 03:10
只能說現在的孩子真的很可憐
沒有自我....
我的親戚中不乏念醫學院的優秀學生
沒畢業就休學治療精神問題
這是谁的問題?這些壓力是谁造成的?
是甚麼教育體制...還是社會的種種問題
讓這些孩子失去自我與自主
社會病了?台灣也病了?
還是全球皆如此!

丁穎達教授(mattting) 於 2009-12-10 16:40 回覆:
不要撒手不管;也不要揠苗助長
中庸之道也許最最可取

桂花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be both
2009/07/23 07:54

有時候我看現在台灣的孩子,他們所追逐文化,有很嚴重的要不哈日,要不崇洋,要不追韓的情結,似乎都要超過本土。

是不是現在的孩子真的也覺得了,別人能,台灣不能?

反倒是我們這些海外遺珠,朋友之間,孩子小時候,父母是分為兩種典型,一種是不會忘記自己的根,一種是怕孩子不夠融入洋人社會。

不過,孩子長大後的此時,我倒覺得了不管是孩子還是父母,想要尋根回去的倒是不少。


螞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難啊
2009/07/14 19:10

我有依個朋友的朋友的女兒

從小成績優秀

父母希望她念醫

其實不是她的志願

不知是不願反抗還是無力反抗

順從長輩如願上了醫學院

三年後精神錯亂

在犯病之前有些徵兆

但為時已晚

我也是這樣長大的孩子

所以我堅持不和我父母一樣

可是我又覺得我太鬆

真難拿捏啊!


丁穎達教授(mattting) 於 2009-07-15 00:59 回覆:
這位女生的情形好可惜
不過相信藥物、行為醫治、周圍大小環境都能夠幫助她逐漸恢復
醫學院並非天下唯一成就人的地方,祝願她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路
教育子女 parenting 實在是一種技藝 craftsmanship
沒有特定的模式可循,沒有既定的軌道可走,東施效顰亦非上策
做父母的大概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視野,同時鼓勵孩子多看世界
孩子繞些彎路又何妨,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嘛

angelhohoh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同意
2009/07/08 23:25
我女兒的同學PHILIP
就是這樣
優秀到~~我都覺得很棒
但是他只要有考試成績低於九十分就很沮喪
可能一整天 可能一星期都會這樣
不過他家沒有經濟壓力
也許是父母期許 也許是自己給自己壓力
真的很擔心他以後怎麼辦
完全放不開的個性
丁穎達教授(mattting) 於 2009-07-10 10:11 回覆:
嗯,這種情況還真不少咧!
成在父母,敗亦在父母
父母不能光是逼嘛,或者整天對孩子咆哮:
成績為甚麼不及隔壁的張三?身高怎麼老是比朋友家的李四矮?
明智的父母知道怎樣因材施教
每個孩子都有其長處,所以成功的法則在於揚長補短

謝謝您的回應!
希望以後寫一篇相關的部落格文章與格友們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