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量化寬鬆(QE)是結束還是暫停?
2014/11/06 10:55:55瀏覽1889|回應19|推薦7

上週美國聯準會才宣布結束量化寬鬆(所謂的QE3),日本中央銀行卻宣布擴大量化寬鬆,至於歐盟中央銀行除了幾年前就已購買希臘,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公債,前幾個月還成為第一個負利率的中央銀行(試想:將錢存在銀行,不但沒有利息,還要付利息給銀行。希望歐盟這個動作,讓一些腦筋還停留在銀行靠客戶存款才有錢貸款的人,能夠鬆動些!),兩週前歐盟更開始買有抵押的債,還準備年底前擴張至有抵押證券。

附圖(10/24/2014)則是美國採行QE時,10年期公債利息的走向,灰色背景係有QE,市場利息反而升高,QE結束時,利息卻降下來。

數據顯示和那些宣稱美國公債泡沫的人或美國公債賣不出去要崩盤的人剛好相反,至於說通貨膨脹要來的人,更是離了譜。聯準會的QE,已購買了近4.5兆美元的公債,宣稱QE是印鈔票的人,不知要如何回答:若真是印鈔票,通膨在哪兒?

美國的量化寬鬆(QE)是結束還是暫停?我的看法是:暫停。因為聯準會已經擺明,手中到期的公債會再購買新的長期公債,利息也將維持在低標,這些都是對經濟的拖累,因為該進入經濟體系的公債或債券利息,反而被聯準會拿走減少政府赤字。目前的日本,歐盟未出泥沼,向未來兩三年看,通貨膨脹沒有大幅升高的動能,而量化寬鬆(QE)後持有的大量資產,已成為聯準會很好用的工具,所以,在下回量化寬鬆來臨前,我想,可能只是個暫停罷。

註:股市已經不再是看經濟的指標,目前的問題在需求不足,最良性的政策工具,只有大幅赤字公共支出(公共設施,教育與研發投資,發放社會福利等),減免中低收入者的所得稅/消費稅,才能刺激經濟活動。但是這些舉動,都會被冥頑不靈的債留子孫言論所阻撓。所以結果多半是拖下去,讓貧富差距擴大,中產階級繼續向下沉淪。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tt22&aid=18743898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2014/12/26 13:55
你說聯準會的QE不是印鈔票,因為是將金融機構公債變成準備,反而還有壓低長期利率的效果,但在2013年9月2日「聯準會是從誰手中買得債券」中, 四月份聯準會一份追蹤研究報告證實:聯準會購買的公債主要是從家戶類(household)持有者所購得,即所謂的菜籃族/散戶(retail investors)做資產再平衡(rebalance)的結果,我的認知這好像是印鈔票換公債、ABS?再則從經濟學人的網站,2003年全球公共債券24兆美元,2010年43兆美元,2014年54兆美元,照您的說法,現代的貨幣理論是由債開始,所以是各國政府(財政部,不是央行)都在努力舉債,努力印鈔票嗎?藏富於民?但從各國的吉尼係數又顯示讓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soros917@gmail.com)
matt22(matt22) 於 2014-12-30 02:43 回覆:
所謂印鈔票是經濟體系裡的錢增加,靠的是花錢(spending)或者消費支出(expenditure),僅僅金融資產交換,並沒有增加經濟體系裡的錢(換言之,經濟體系裡的債務不變)。所以各國政府的舉債(亦即財政政策)增加,可以說是印鈔票。政府舉債做公共建設,教育,研發,環保,健保或發放社會福利等為人民謀福利的事,只要通膨在可控制的範圍內,就是藏富於民。至於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屬於分配問題,確實值得檢討。


2014/12/04 21:58
照你的說法!公債發行的背後並不是依賴著稅收!而是國家的信用,和央行將金融機構的公債換成準備!但股票和mbs我認為後面都有實質的資產或獲利能力(機器、廠房、現金和生產人們需要的東西)在支撐!我認為央行收購股票和mbs就是印鈔票!無法認同以後賠錢是印鈔票,賺錢是收回錢這種說法!因為當央行和股票持有人或mbs持有人收購時,當下不就是用紙券交換有價值的股票和mbs嗎?你說現在的世界錢是借款人變出來的?日本、歐洲央行不就是一個大借款人!向股票和mbs的持有人交換東西!原持有人拿到鈔券後再去另尋投資?這應該算那鈔票吧?

另外我記得日本的股票!民眾持有的不多!多是集團交叉持股和外資持有!所以能刺激多少經濟活動!很難斷定吧?(soros917@gmail.com)
matt22(matt22) 於 2014-12-05 09:03 回覆:

首先,我們都同意日本央行的做法,對刺激經濟無太大助益。其次,您以為日本央行收購證券(即私人公司股票和MBS)就是「印鈔票」,我認為央行只是將證券轉個手拉抬市場,再將證券賣出,錢收回(「收鈔票」)。除非央行將證券都燒了,否則不燒掉也不賣回市場「收鈔票」,那些證券到哪兒去了?永久擺在央行帳上領股息?我在一年前貼文(FED會將手中持有的公債打消嗎?),曾提及英國金融管理局(FSA)前主席Adair Turner美國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先後唱議將央行手中持有的公債打消(那才是「燒了」,真的「印鈔票」!),即使是國家公債都已是禁忌,何況民間公司證券,怎能不回到市場?爭辯無益,美國聯準會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債券都有帳目可稽,您可以到日本央行帳上查詢確認。所有央行的工具都只有貨幣政策沒有財政政策,簡單說:央行本身沒有法律依據去花錢(spending),例如央行不能發消費券,撥款教育/研發或決定公共建設等。

「公債發行的背後並不是依賴著稅收!而是國家的信用..」這才是重點!但「國家的信用」從何而來?不就是靠國家可徵用全國資源的權力嗎?除了歷史因素(這段故事很多),現代國家發行公債是為了便於央行調節市場利率,否則財政部直接撥款就可以了,為什麼要發行公債付利息?省了利息錢,對納稅人豈不更有利?至於為什麼要收稅?因為經濟體內鈔票多了會有通貨膨脹,所以收稅只是另外一種市場調節的手段,將經濟體多餘的錢收回,總體經濟裏稱之為自動平衡機制(Automatic Stabilizer)。談到這,解決目前世界需求不足的答案就出來了:減稅以及有效的財政政策(赤字支出)。


2014/12/03 09:30
還有一個問題。您說美國版的qe只是將銀行的公債賣給聯準會換成準備,實質沒有印鈔票。因為貨幣是借出來的,所以還是要有人去借錢,才能創造出貨幣,但是美國政府用赤字預算,不就是借款人是美國政府嗎?而民間因為不敢投資,所以銀行的準備都無法流到實體經濟?是這樣嗎?

另外,為什麼日本的qe可以去購買股票,因為每家公司的股票都有原始的股東(而且有流通股數和合理的市值-多印股票就會稀釋價格),日本央行購買股票,不就等於印鈔票去換持有股東的股票,日本央行為什麼有這麼神奇的權力,憑空就可以持有股票?這不就是印鈔票嗎,不然原始股東拿到的是什麼東西?(因為您說qe只是電腦的轉帳,沒有印鈔票,但收購抵押債券和股票好像不好解釋,日本央行又不能註銷股票?)

實在想不懂,所以請教您,麻煩您了,謝謝您!(soros917@gmai.com)
matt22(matt22) 於 2014-12-04 06:36 回覆:
...美國政府用赤字預算..」,這是美國經濟回溫的主要原因,也是所謂的財政政策。
QE購買股票是依政府法律與政策決定,日本央行買股票(印鈔票),當然也能賣股票(收回鈔票),股市大漲,莊家的央行會賠錢嗎?如果賠錢,就是印鈔。如果賺錢,就是不但未印鈔,還將經濟裏的錢收回繳庫。假如不賺不賠,不就進出抵銷毫無效果?但是至少可以將股市捧起來,不至於跌下去。我們的問題仍舊是:對經濟有多大效果?(美國FED在次級債券市場上的操作都有公開資訊,日本央行的帳應該也是如此,但我就沒有追蹤了)


2014/12/03 03:26
看了您的部落格,有些疑問,我可以問一下嗎?台灣算是貨幣主權國家吧!我們財政部舉債的方式和美國有什麼不同?我們有 primary dealers這種角色嗎?我知道台灣公債的主要投資者是郵匯局,而郵匯局的錢又是民眾的存款而來。再則我們沒有外債,所以我們央行做QE,賺到財政部的利息,再上繳至國庫,會再降低民間的貸款利率?
台灣財政部有能力無限的舉債?人民(郵匯局)會無限的購買嗎?如果不買,台灣利率是不是會上升?台灣央行有能力做QE,收購財政部的公債嗎?
另外,你說政府的負債等同是增加經濟體系內的民間資金?所以台灣(沒有外債)的民間是有錢的(貨幣)?只是分配不均而且很多都被搬到大陸去(債留台灣)!請問是這樣嗎?謝謝!

另外,假設台灣政府的舉債投資是希望投資下一代和增加社會福利,但是民間拿到資金後(政府的負債等於民間的資產),是匯往國外投資(例如海外基金、人民幣存款、東京不動產),這樣台灣政府的負債是不是無法創造充分就業?台灣民間對外是淨債權國,但國內卻貧富差異越來越大?(soros917@gmail.com)
matt22(matt22) 於 2014-12-03 08:21 回覆:

台灣不欠外債又有高額外匯存底,經常帳也以順差為主,財務狀況遠優於西方國家。中央銀行網站有詳細政府債券資訊可供參考,目前10年期加權平均利率為1.540%,比美國公債還低。

現台灣的中央公債交易商63家,以國內銀行金融保險證券業為主,郵匯局為其中之一。由於中央公債搶手,公債總發行量的75%以上都為公債交易商所持有,非公債交易商的其他法人機構與自然人僅佔約24%。台灣央行當然有能力做QE,但沒有理由要做也不應該做。

分配不均(貧富差異越來越大)是目前全世界已開發國家共同的問題,至於「債留台灣」則是無稽之談,你只要檢視經常帳(也就是對外的收支帳),就知道沒有「錢被搬到大陸去」那回事,相反的,以對中國大陸的收支而言,應該說是「錢進台灣」才是。

台灣政府的舉債絕大多數都是在台灣消費,例如社會福利,教育/研發/公共建設,軍公教退休金等都算「錢留台灣」。至於民間資金匯往國外投資,無法在國內創造就業,在資本主義原則下,資金持有人尋求最大收益的決定,政府無法限制,但若投資利潤能夠匯回台灣,一樣能增加台灣的總體財富。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02 02:02

也寫了一篇

全球化下競爭:歐美日的貨幣寬鬆 與 德國的撙節 之論戰

敬請賜教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通縮是很多人買不起
2014/12/02 01:55
人的慾望無窮,只是買不起而已。

所以說,通縮不能只說是需求不足,應該更precisely說是買不起。
matt22(matt22) 於 2014-12-02 07:29 回覆:

「通縮」在總體經濟裏有特別的定義,用買不起來解釋通縮,有犯雞同鴨講各說各話的風險。

造成「通縮」(亦即「一般物價貨物與服務下跌的現象」)原因很多,部份人買不起是原因之一,同時也包含現在有工作/有不錯的收入,但是對未來不確定,或著即使有很穩定的收入,但期待物價會更低,所以目前不願意貸款/花錢等諸多造成「需求不足」的現象。

bkqq
2014/11/22 02:13

所以就是生產大於需求造成通縮?

matt22(matt22) 於 2014-11-26 08:56 回覆:
通縮的簡單定義是指一般物價(貨物與服務)下跌的現象。需求不足是目前主要的問題。

sk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1/14 14:20

米国崩盘也只是5,6年前

迫不得已搞出QE这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fed 自己印钞票 自己买公债 

葛林斯班说非理性繁荣

几次的QE 推美股到历史高点

也将米国政府财政金融推到悬捱边缘!

天天等着为时不远美国一夕崩盘的日子!

matt22(matt22) 於 2014-11-26 09:11 回覆:
何謂崩盤?您指的是股市?我在本文註記裏已經指出:股市已經不再是看經濟的指標。至於美國政府的「財政懸崖」,我們曾提及,就不再復述了。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1/13 02:57

>> Matt22說:您老兄還往牛角尖裏鑽?

所以按照Matt22的說法是 維基百科 寫錯了?

那130萬人最終也拿到了補償的薪資?

Matt22 只要說 是否 維基百科 寫錯了?

matt22(matt22) 於 2014-11-13 09:54 回覆:

句子一開始:”During the shutdown”…意思是指(在政府關閉期間),…130萬被要求繼續工作(required to report to work)的公務員,不知道他們發薪的日子是哪一天(without known payment dates)。因為,在預算法案未通過之前,政府不能違法發薪水。而當時並不知道,法案什麼時候會通過,所以才(不知道他們發薪的日子是哪一天)。但是,10/16夜裏法案通過了之後,歐巴馬隨即簽署生效。所有被放無薪假的公務員通通都獲得了補償(時間不一樣,因為各個單位發薪時間不同)。當然,130萬人最終也拿到了補償的薪資!

維基百科是很好參考的資料,但不是萬能真理,尤其中文版更是不敢領教,英文版這部分沒錯,是您閱讀不夠仔細,沒看清前因後果。

天翔
2014/11/12 16:54
請問一下!有提到錢是因為有人向銀行貸款而生出來的!

那央行的M2目標區又是怎麼回事?

是不是借款者越多!經濟會有繁榮的現象?物價也會上升?(soros917@gmail.com)
matt22(matt22) 於 2014-11-13 01:39 回覆:

當經濟體系裏的錢超過經濟體能夠供應的貨物與服務物價就會上升。傳統利息高的年代,央行可以用調整利率的手段,間接控制經濟體系裏錢的數量,也就控制了物價。

如果借款者有能力還款,借款者越多銀行創造的錢就多,經濟是會有繁榮的現象。

若問題僅是(物價是否上升),要回到我前面的回答,看經濟體能夠否供應足夠的貨物與服務,或著市場是否有獨佔等其他因素。

像現在歐盟失業率高,生產工具閒置,物價是漲不起來的。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