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8/11 23:53:03瀏覽725|回應3|推薦10 | |
最近在網上看到有人提出一個經濟行為的問題:為什麼面對相同的客觀情境,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的觀點與解釋?是什麼根本上的「大原則」導致他們不同的結論? 我想,如果我們以經濟學的「個體經濟」與「總體經濟」來區分,就很容易回答了。我們可以將人(或經濟學家)分成兩類,前者姑稱之個體派,後者則是總體派。 個體派專注在單一個體的經濟行為,所以考慮與決定事項是以單一個體(自我)為準則。 總體派看到的是個體之間的交換,所以考慮與決定專注在個體之間的交換行為(相互)為準則。 對個體派而言,我買股票時,是拿錢換股票,就是「錢進股市」,我賣股票時,是用股票換錢,自然也是「錢出股市」,而媒體也根據多數人的經驗而報導,股市上漲時常以投資人「錢進股市」為標題,股市下跌時則是獲利了結「錢出股市」,符合多數人的經驗法則,皆大歡喜。 但是總體派卻會指出:當某人買股票,一定是有人賣出相同數量的股票(也收到相等數量的錢,不計稅金手續費等),所以買賣股票,並沒有錢是「進」了股市或是「出」了股市的事。 還記得馬英九總統第一任就職時,為了節約不購置花圈等措施,結果是省了公帑,但是花店卻叫苦連天,少了收入,總統府的作為就是典型個體派的思維。經濟學裡有所謂「節儉的矛盾」(paradox of thrift),通常發生在個體派群體,因為個體派常以家戶(household)立場看全體經濟系統,所以節儉的結果,變得更窘迫,對於總體派的人,越節省越窮困,卻是自然的結果。 整個國家的人,也可能選擇個體派的思維,譬如說:今天德國的貿易盈餘,來自其他國家的貿易赤字,假如其他國家的貿易赤字沒了,德國的貿易盈餘也就消失了。所以當德國譴責其他歐盟國家,為什麼不學德國的貿易出超,就是用個體派的觀點看全體的經濟行為,假如我們再擴大點看,所謂CEO執行長治國的想法,其實也是蠻危險的,因為領導一個公司和領導一個國家,是完全不同的事。 錢,信用,債,財務和銀行,在經濟裏有極重要的潤滑作用,但根本上的「大原則」,可能還在於個體派與總體派不同思維的區分。今天主流派的經濟思想,幾乎都是個體派當家,所以顯現在政策上就是減赤撙節,南歐諸國迄今平均失業率仍在兩位數以上,年輕人失業率則高達二十幾趴,GDP都不得翻身。美國則是說一套做一套,雖然高唱撙節,但赤字依舊龐大,所以反而失業率下降經濟回穩。 我相信總體派也不是萬能丹,但是在看整個經濟系統時,總體派的觀點比較客觀正確,個體派則長於研究個別行為動機和刺激誘因,要能結合總體與個體兩者的觀點,才能訂出比較正確的政策。不過,參雜了許多利益團體的因素,想要達到理想之境,路途還很遙遠罷。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