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07 21:29:14瀏覽1385|回應1|推薦0 | |
城市的歷史 The City – A Global History Joel Kotkin 左岸文化出版 2006年 推薦人:Marvin 進入敦南誠品二樓,首先映入眼簾就是成堆的推薦新書,在這裡找到好書的機會其實不高,但是這本城市的歷史卻是個例外~~Marvin是學建築的,也許有失公允吧~~封面是精準細緻的鉛筆描繪19世紀托斯卡尼小鎮Cortona~~哈!這個正拳出擊果然有效~~之前誠品還有海報部門的時候,店長M買了好多鉛筆描繪建築立面圖的相關海報,本書立體透視的街景描繪當然會燃起Marvin毫不考慮的購買慾~~當時是有點衝動啦,連內容都沒有仔細看看,有點給他糟糕說。 謝謝谷老師的介紹,作者畢業於UCB,也是一位專欄作家,涉獵範圍多是都市計劃的相關議題。本書則是透過歷史的敘述來說明都市的形成條件,讓Marvin看得津津有味。不過也許是作者工作範圍或是資料蒐集等原因,本書似乎多專注於歐美城市歷史~~換成現在顯學的說法,就是以老美的眼光看世界啦!不過、、作者就是老美啊。但是撇開視野問題,Marvin從本書得到了知識,印證了見聞,也是收穫多多。前兩年Discovery頻道有一部超級城市系列專輯,透過電腦特效介紹巴黎、倫敦及紐約等城市發展的過程,讓店長M瞭解到都市計劃與人類生活的密不可分,本書更是把視野角度拉到歷史長河中,說明宗教、政治、軍事、食物等都會影響到城市的存亡。 不可避免的開頭也是從兩河流域及尼羅河流域說起,擁有充足的穀物收成才能支撐相當人數的城市,說明了食物對於城市繁榮的重要性。歷史永不休止的爭戰殺伐,讓城市從蘇美、亞加德而至底比斯或巴比倫,城市的興衰其實就是統治者的成王敗寇。而每一個掌權的統治者為了建立權威,都會在新建的國都中以巨大的宗教建築收攏人心,也暗示統治者為神權代理的形象。這些也形成了作者的三大論述支柱,城市生存的條件為巨大宏偉的宗教場所,維持治安的生命庇護以及繁榮的商業交易,三者俱備才能讓城市繁榮長存。 這個論述讓Marvin想到一個很特別的實例,玻里尼西亞人如何到了智利的復活節島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不過當時島上花木繁茂,不似現在的一片荒涼。玻里尼西亞人帶來了食物栽種及畜養家禽,加上四週環海所帶來的豐富漁獲,十六世紀時全島人口超過2萬人,以163平方公里而言算是相當舒適的居住環境(台北市272平方公里擠了260萬人)。1722年荷蘭人登上復活節島開始了悲慘的命運,西方文明的武力入侵與販賣奴隸,人們爭奪資源而相互征伐並破壞敵對宗族的摩艾頭像,人力減少造成食物短缺,到了1877年剩下150人與一個荒蕪的島嶼。復活節島具體而微的印證了作者的論述,各部族砍伐樹木運送石材建造巨大頭像作為部落的強大象徵,但是無法抵抗武力入侵,也無法確保食物來源,最後只能如同馬雅或印加文化,摩艾頭像孤單的證明存在的痕跡。 歷史轉到了地中海沿岸,羅馬的強大保證了資源與安全,完善的公共設施提供了都市型態的生活所需,甚至出現第一個購物中心~~五層樓的特拉尼商場。而雅典的巨大神廟,教育機構與圖書館,宏偉的公共建築當然提供了政治與文化思想的信仰中心。不過這些新的城市因人口的增加而出現了新的問題,擁擠髒亂的居住環境成為人口流失的原因,而帝國的臃腫與腐敗,讓羅馬這個人口超過100萬人的大都市西元第七世紀時只剩下3萬人。此時宗教與政治因素逐漸褪去,掌握貿易路線的繁榮商業據點成為都市發展的主要因素,中東的巴格達、大馬士革、開羅與亞歷山卓,非洲的蒙巴薩、摩加迪休與廷巴克圖,中國的廣州與福州,義大利的威尼斯等。只是陸路貿易路線終究不敵大航海時代的來臨,而海權國家的相互競爭控制貿易路線,城市興盛的代表從里斯本到阿姆斯特丹而至倫敦,雖然倫敦也是政治與宗教的中心,但經濟實力影響城市發展的定律已然成形。 工業革命雖然成就了曼徹斯特及利物浦等蘭開夏工業城,但是金融服務業的命脈還是抓在倫敦手中,讓城市的定義進入一個新的時代。現代化的城市所能提供的除了良好的居住環境之外,生活機能的服務,就業機會的多少,教育機構的良莠,再加上政治經濟及金融的優勢,超級城市的產生也就不足為奇了,倫敦、巴黎、紐約、東京等城市除了擁有上述條件之外,更是全球金融的中心。但若以人口作為計算,東京都3500萬人、大上海超過2000萬人、墨西哥2000萬人、大紐約2000萬人、漢城2000萬人~~再次感謝谷老師,當然還有許多開發中國家城市,人口的過度負荷也將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課題,它帶來了交通擁擠,空氣汙染,垃圾處理,房屋價格,社會治安等許多問題。所以繁榮的大都市不太可能成為適合居住的完美城市,但適合居住城市又缺乏蓬勃的生氣,多采多姿的生活樣貌,因此魚與熊掌孰輕孰重,將會繼續困擾作者等都市計畫學者。 回過頭來看看台北,大部份城市應有的條件台北都具備了,政治經濟金融的中心,交通運輸、教育提供、公共衛生、商業繁榮等條件也都不錯。只是台北如何更上一層樓,能夠與區域其他城市競爭而維持繁榮,看起來是有些原地踏步。首先縣市合併擴大腹地就走錯了,北北基合併可以擁有近700萬人的經濟規模,機場海港兼具,可惜在畸形的政治生態下,一切都向選舉低頭了。雜亂的都市景觀,違章建築與攤販占用騎樓等問題經過二三十年都無法解決,也不敢像倫敦或新加坡收取車輛進城費,都市開發犧牲了綠地與停車位,台北要成為適合居住的大城市,還有相當長遠的路要走。 這本城市的歷史是都市計畫的研究,更是城市歷史的借鏡,總結過去的經驗與教訓,尋找正確的新方向。畢竟城市的核心還是市民,安居樂業衣食無虞是最基本的要求,作者替我們提出了問題,描述了歷史,也找出了答案,所以這並不是像Marvin這種學建築的人才會看的書,而是關心自己居住城市的人都應該看的書。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