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北.角落:朵兒咖啡館
2011/07/24 22:56:16瀏覽476|回應0|推薦0

馬克當初會想要寫這一系列的雜記,是因為偶然間看了一部電影「36個故事」,講述許多有關「交換」的故事,發生在台北,發生在朵兒咖啡館。我喜歡她的劇情,喜歡雷光夏的音樂,喜歡富錦街的綠色隧道,還有朵兒裡ㄇ字型吧台的空間設計。

 

我也想要跟朋友交換生活的故事,希望有一天去拜訪這個台北角落,卻一直沒能成行。直到在西門紅樓閒晃時看到一份「民生社區富錦街 綠色隧道漫步趣」的導覽說明,我才大約知道她隱身的芳蹤,隔天登上辦公室的頂樓張望東北方向,嗯其實朵兒離我並不是很遠。

 

上週三下班後,我往東搭了一小段公車再往北步行尋覓朵兒的下落。那天傍晚的天色很奇特,一邊是耀眼的夕陽,另一邊卻下起陣雨來。不一會兒,東方的天空出現一道拱形彩虹。有個小女孩興奮地在我身旁問:「彩虹有幾個顏色啊?」,馬克大叔嘴巴很快地回答:「紅橙黃綠藍靛紫」,眼裡卻有點困難地去區別那七種顏色。

 

馬克常常沒有先感受這個世界,就急著用書上的說法去回答問題。不過,這回我沒有死盯著地圖去按圖索驥,而改用五官感覺在這如棋盤的巷弄中尋找朵兒所在的那條綠色隧道。民生社區當初是以美援貸款專案獲准的第一個全國性美式示範社區,分佈了許多公園綠地,也有不少具有風格特色的設計店家,可說是一個宜家宜居的藝術村。走著看著,跨越民生東路後與新中街交叉附近,我發現了路邊的朵兒,就在某個老舊公寓的一樓,有一個雅致的前庭,一大片落地窗與二扇似藍若綠的大門,嗯我的眼睛已無法區別顏色。

 

店裡的擺設跟電影裡差不多,我選擇坐在ㄇ字型吧台的位子,點了一杯拿鐵。就像先前到跳舞咖啡館一樣,我不是為了喝咖啡而來,而是想要喝氣氛。店員忙著準備飲料與點心,跟我沒什麼互動,倒是很貼心地常常幫我加水。看著牆壁上貼有桂綸鎂倚在吧台的電影海報,我可以自由地想像手中這杯拿鐵是朵兒精心準備的,為了交換馬克知道的故事……

 

我偶爾光顧的Bobwundaye,有一座看來相當厚重的吧台,我在那裡交換到許多別人的故事。BWD的合夥人打算把他搬到和平東路靠安和路口附近,坪數比現在大很多,店名也要改,我有點反對,因為已經很習慣BWD處在巷弄的感覺,覺得他就像馬克的另外一個家,因此對於搬家的計畫難免有些抗拒。還有一個故事是:不久前我認識一個新來的bartender,是學藝術創作的,在BWD導演一部幾分鐘的課業作品後,就被請來作part time。看著那在iPhone裡播放的短片,我很羨慕有夢想的年輕人,勇敢地作決定,即使會很辛苦,至少曾經美麗。

 

我想到幾個故事,卻沒機會跟吧台裡一直在忙的店員交換。我喝了幾口咖啡,從書包裡翻出最新一期的在野法潮,主題是Fun Lawyer,裡頭寫道曾經跟我一起共事的J君近兩年迷上騎單車,加入二輪黨後更與車友結伴向前行,他很鼓勵騎單車,覺得對於鍛鍊意志力很有幫助。文中也提到我的一個大學隔壁班同學跟她的先生結伴旅行歐亞非七個月,還有我曾經在城市舞台的音樂餐廳看到現場吹薩克斯風的某知名律師,聊到他因為玩樂器而發現樂理和法理其實是相通的。

 

我們週遭的人都有許多有趣的故事,聽著說著,也豐富了我們的生命。電影裡有句台詞:「你說的沒錯,跟別人換東西,聽到了很多本來不屬於自己的故事,可是聽多了,也會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有跟故事跟人家換啊。」

 

於是,馬克也跟你分享十個關於台北某個角落的故事。

就以朵兒咖啡館結束,就這樣子。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hoochen&aid=546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