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老么上學
2010/02/15 04:41:59瀏覽34|回應14|推薦0

          大部分父母都希望給所有孩子平等對待,但在現實裡,每個孩子從父母得來的那一份都不會一樣。

          老大得到最多「注意」,可是,他們活在父母緊張兮兮的情緒裡,被最多的熱情對待,也被最多的期望追趕; 被最多的選擇環繞,也被最多的錯誤打擾。

          老二得到較多的「自由」,可是,他們一出生,就知道一切都要和兄姊分攤,面對的父母比較從容,但,看見父母的倦容也更多些。

          然後是老三,老四,老五,父母越來越熟練教養技巧,把握教養原則,也越來越失去體力和耐性。他們,一生下來就在群體中,知道世界太寬大,自己,只能拼命往中間擠。

          為人父母,總是在應該給的和能夠給的兩頭拔河。

          愛似無限,但從有限的精神體力裡釋放出來,就是有限。私塾第二年,夫人發現,自己若不謙卑,就會隨時落入自我控訴,自我批判的泥沼裡。

 

          老么越來越需要玩伴,應該出去參加活動,可是姊姊們大了,忙著自學,又不到法定可以自己待在家的年紀,夫人不能帶著她們跟弟弟在外頭晃來晃去,越來越多日子裡,夫人在心疼和心焦兩條路上徘徊。

          「他要出去找小男生玩一玩,不要一天到晚和女生在一起!」姊姊說。

          「養兒子和女兒不同啊!別一天到晚讓他在家看書!」朋友說。

          「這孩子沒伴呀!在家沒人陪他玩!」奶奶說。

          夫人在各樣的意見和疲憊的身心裡,設法多擰出點時間的汁水給他,但,就是不夠。

          終於,員外開口下結論:「就這樣吧!讓他和姊姊以前一樣,去學校玩一玩!」

          也好,學校遊樂場大一點,夫人想,就當私塾外租的場地好了!

          刻意避開那些強調「先跑一步」的明星學校,仍像當初姊姊上學時一樣,以看重品格教育的基督教幼稚園為主,繞了一大圈,最後還是回到兩個女兒小時候念的幼稚園。

         

          註冊那一天,兩個姊姊和夫人興奮地帶著弟弟進「母校」,一路上,姊姊們都在述說著從前有關學校的美好回憶。弟弟聽得似懂非懂,但從姊姊的表情和語氣裡,他彷彿抓到了一些信息。

          「學校很好玩吧!」他說。

          「如果你乖乖順服的話!」姊姊回答。

 

          老么上學第一天,夫人跟他道別後,站在操場的鐵欄杆外。

          他回頭看了夫人好幾次,每看一次,就往溜滑梯走近一步,最後,當他碰到梯子,準備開始爬以前,給了夫人一個飛吻,開開心心地,正式滑進了學校生活。

          那個早上,私塾特別安靜,夫人一直看錶,姊姊們輪流問:「甚麼時候要接弟弟?」

          終於到了放學時間,夫人帶著兩個女兒,遠遠看見操場上的老么,一張臉曬得紅通通,坐在沙堆裡玩。姊姊衝進去叫他,摟他,他抬起頭來向夫人揮揮手,又低下頭去,繼續弄他的沙城堡。

          老么上學第一個星期,老師驚奇地對夫人說,你兒子的閱讀能力奇佳,常常講出一些同齡孩子不懂的知識。

          第二星期,同學說,他在上課時鑽到桌底下,老師喊他出來,他覺得好好玩,決定從一張桌子底下,再爬到另外一張桌子底下。

          夫人開始耳提面命,提醒兒子順服的重要性,並且在家裡加強規矩的訓練。

          第三星期,老師問,他是家裡唯一的男孩,很受寵嗎?

          夫人聽了感覺好受挫。從來,在媽媽群中,她都是個勇於管教,重視原則的媽媽,兩個女兒因此從上學第一天起就很「受教」,為甚麼到了兒子,差不多的原則和教法,卻得到這麼不同的結論?

          第四星期,兒子問:「媽媽,甚麼是『壞孩子』?」他清澈的目光裡,閃著一絲疑惑。

       老師開始在兒子身上發現「不聽話」和「聽不懂」的差別,並且向園長求助。仁慈的園長觀察他三天後,告訴夫人:

「你兒子很有自己的想法,可是,他不太能瞭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我試試,用另外一個方法帶他。」

       然後,園長入駐教室幫忙,把兒子的座位移到她身邊,給他比較難的書讀,試著讓他寫一些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再逼他非坐在那裡整堂課剪剪貼貼。

          這種教育態度,夫人感激,感恩,也稍稍感到對不起園長。

          但園長說,她當初頂下這家幼稚園,是為了用上帝的愛和原則教育孩子,這不是她的職業,是她的服事。

         

          如此,上課情況稍微穩定住,但課堂外,在同學群中,兒子繼續抓不到那個年齡該有的「共同常識」,讀不懂別人的反應,感覺,也不能妥當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一對一的教導,他沒有困難,但一進入群體邏輯,他完全抓不到線索,只能不斷從自己的角度去詮釋和回應。

         

          一個月後,他問媽媽:「我很壞嗎?」他的語氣那麼平,好像壞只是許多顏色當中的一種。

         

          那陣子學校每天都在練習聖誕節晚會要表演的合唱,他看見有幾個小男生在練習時邊唱邊偷做鬼臉,逗得前排的女生笑彎了腰,於是,當老師好不容易把大家弄上舞台,要練最後一次時,全部孩子都感到那種「正式上場」的緊張氣氛,而收起嘻笑的模樣,他,卻在唱到一半時,突然轉過身,當著園長和所有老師的面,對大家做了一個大鬼臉。

          全部孩子當場爆笑,老師則鐵青了臉。

          他被帶出去,一面走,一面還告訴老師:「為甚麼叫我出去?大家好高興呀!?」

         

          「我是壞孩子嗎?」回家後,他又問:「為甚麼我讓大家笑得很高興,卻是壞孩子?」

          夫人明白他的疑惑,卻無論怎麼解釋,他,好像都無法瞭解。

         

          老么上學第二個月後,同學看見夫人來接他時,都說: 那個壞小孩的媽來了!

 

          一個胖嘟嘟的金髮女孩,幾乎每天都來向夫人告狀,說她兒子怎樣壞,怎樣惹麻煩。

          從前那麼習慣到學校接受老師同學家長讚美的夫人,一下子,彷彿從高山跌落低谷,每天進校門前,都要深深吸口氣,沈重的腳才舉得起來。

          這天,夫人真實地趴在上帝寬闊的背上進教室了,那金髮女孩又來,尚未開口,夫人先問:「你是我兒子的好同學,告訴我一件他今天做的很棒的事好不好?」

          那女孩楞了一下,嗯嗯阿阿一陣,歪頭想了半天。

          「你這麼聰明,一定想得出來的,告訴我嘛!拜託!」夫人蹲下來,用和她同樣的高度,求她。

          「當然,他今天讀了好多書,很難的那一種書喲!」她「很懂」的說:「他的字寫得好漂亮!」

          「真的嗎!?你注意到了呀!」

          「他本來就很聰明,只是有一點點不守規矩,不過,今天還可以啦!還算聽話!」女孩「更懂」地說。

          挫折,在接下來的大半年裡,繼續如潮水向夫人湧來。

          曾經那麼努力在兩個女兒身上收集的教養經驗和原則,五年後,換了時空,換了人,變得那麼一文不值。

          過去,她很同情那些因孩子表現不佳而在老師家長面前直不起腰桿的媽媽。現在,她不單同情,而且瞭解。

          信心,盼望,堅持的愛,這些金子般的品格,吝嗇地埋在夫人現實的沙土裡,必須天天放在困惑和憂慮的大網中,用力搖晃,上下抖動,好久,才篩得出一點亮度。

          但,那每一點點金沙都是真實的,都鑲進做媽媽的生命底了。夫人因此明白:原來,讓一個母親發光的,不是孩子的成就,而是她經歷的磨練。

          深夜的星光,浴火的鳳凰,謙卑後的尊榮。生命,總是越磨越亮。

                                                                                            

         

         

          夫人,抓不住這個孩子的節奏。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以路馬麻@guest
Re: 老么上學
2010/03/04 02:03

看完妳這篇~偶好感動哦~~

 


小小洋 - Mike Cha@guest
Re: 老么上學
2010/02/22 06:17
一片綠葉,飽含著它對根的情誼;一句賀詞,濃縮了我的祝願。又是一個美好的開始--新年歲首,祝成功和快樂永遠伴隨。

Deborah@guest
Re: 老么上學
2010/02/20 09:53
感謝夫人的鼓勵,您們的生活見證又再次點燃對家庭祭壇的盼望,從我先開始,仰望 神成就大事!!!

私塾夫人@guest
Re: 老么上學
2010/02/19 05:27
我們的目標是順服神,而非用任何一種方法教育孩子,只要貼近神走,孩子在家或上學都很蒙福。更正確的說,其實每一個基督徒家庭都是個home school,學校,只是另一個教室。祝福你,服事的生命,會繼續著上學的孩子的,有一天,你一定會看見....

Deborah@guest
Re: 老么上學
2010/02/17 11:07

感動並懷念萬分,曾在淡水和一群媽媽爸爸做在家教育直到懷老四,申請老大失敗開始她國一;7年級回學校(到現在紐約10年級),隔年自動送回老二老三當時她們是4和6年級(到現在6和8年級),再隔年順服 神呼召到紐約角聲佈道團......

為您們深深感謝 神,更深深感謝自學媽媽堅忍認真的態度,是我們為父母親們的榜樣

感謝私塾夫人和您這群領受 神美好呼召的在家自學精兵

願神的同行始終是您們最大的力量

當時 神對我們的安慰在詩篇   39:7 主啊,如今我等甚麼呢?我的指望在乎你!     39:9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你,我就默然不語。  

 

 


Deborah@guest
Re: 老么上學
2010/02/17 11:07
body>


私塾夫人@guest
Re: 老么上學
2010/02/17 06:26
是的,這只是整個故事的開端,的確後面還有故事要講。不過,你的回應讓我真是so proud of us homeschooling moms, so sharp, so knowledgeable and resourceful. ( This is a comment from the sisters in my church who are not homeschooling moms)
在一些部落格裡發現你的蹤跡,感覺你像個網上牧羊人,雖然主給的羊群到處都有,但,主都透過你牧養了他們。非常寶貴。
do you consider blogging as a ministry or just personal interest?


Happy Juggler@guest
Re: 老么上學
2010/02/17 05:01
Thank you for your kind and encouraging words! I appreciate the way you responded to my "un-invited opinions"~so mature!I started blogging just as a way of updating our lives for my family and friends in Taiwan and in other places of the world. It's funny that most of them would rather make long distant phone calls to talk about the blog posts instead of leaving a simple comment!!但是,寫著寫著,一個念頭在腦海中浮現,愈來愈清晰~Chinese (Christian) homeschoolers 會愈來愈多(possibly exponential growth), 我的struggle若分享出來,應該可以為其他人節省時間;還有,發現 American homeschoolers 普遍自然科學比較弱, 把自然科學用歷史地理的方法在讀。錯失了激發孩子對科學產生興趣的機會,就可惜了! 神讓我百轉千折的成了科研人員(曾經是),或許有用得上的地方。My prayer is that the Lord reach out to a great multitude and bless people in need through your blog ministry!Looking forward to your new posts!

sherry :)@guest
Re: 老么上學
2010/02/16 10:39
但是我們的主抓的住這個寶貝的節奏 :):)   私塾夫人   我好感動你所做的一切   為主 為你的孩子們~    讚美主   剛剛回應寫了好多好多 結果 yahoo卻給我出錯     總之 在你的格裡學了很多   也開始思考一些自己都沒想過的問題      我是那個棒極了的別人的老師     很差的自己孩子的媽咪   感謝主的光照與引導     讓我遇見Jogger, 然後我開始想著自己順位錯誤的生活....求神幫我    真的很想回到家中 以家為主   anyway, 加油    神給我們靠  :):)  

書拉密@guest
Re: 老么上學
2010/02/16 10:35
謝謝妳, 夫人! 寫的真好.

老大以前在學校時, 也是搞不清楚周遭的狀況. 別人對他很生氣了, 他都不知道. 就算察覺了, 也不覺與他有關. 常活在自己的邏輯裡. 也常有同學向我告狀.

在家教育雖然解決了一些他的社交問題. 但在學習上一直有困難, 該進該退, 我一直拿捏不準. 今年他14歲了. 我還是抓不到他的節奏.
挫折之深, 在我教他功課之前, 我的心已經upset了.(以前都是在教導過程中, 慢慢被激怒的)


只怪我, 在神面前還不夠謙卑.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