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生命力氣5
2012/05/17 04:06:22瀏覽26|回應2|推薦0

生命力氣5

 

 

喜歡旅行的人很多。

突破既定的生活框架,走出去,在新奇,興奮,學習,刺激,「不同」的顛覆,為生命注入更新的氣息。

即使只是休憩式的旅行,無憂無慮,日日夜夜浸泡的享受,從動到靜,也是一種愉悅的出走。

但,無論哪種旅行,都長不出生命的穩妥。

過一段時間,會想回家。即使那地方再好,沒決定家搬到那裡以前,人,總想回家。

想回家,有歸屬感的生命,才有內在力氣,尤其,當暴風狂雨來襲時。

當現代父母跨越學校成績優劣,各方面探討孩子生命成長的需要時,靈魂的歸屬感,不能再被遺忘哲學和宗教的論述裡,進不到一般父母教養學的關注裡。

誰願意流浪?誰願意自己孩子的靈魂,無家可歸地,在世間飄泊

 

歸屬感,放在平凡生活中,可能只是被接納感,但,放在整個人生的大圖畫裡,是知道自己靈魂何去何從的確據。

 

小留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我有過尋找歸屬的痛苦。

不夠黃,又不夠白。

當周遭人以我能夠同時被中西文化薰陶時,成長路上,我卻苦惱著,自己在ABC(美國出生的華裔)當中英文不夠道地不夠洋化; 可是當我往那些唸完大學才出國的群體中擠的時候,他們又覺得我中國文化素養太差,太過西化。

喔!妳太早出國了,這種笑話妳聽不懂!他們總是這樣對我說。

因此不喜歡接觸政治話題,總覺得一走近那個圈圈,自己只能在局外觀看,就算理性明白,情感上卻是矇懂。

沒有歸屬感,讓我走在悉嚷街道中,常有隨時化為白煙散去,也沒人發現的感受。

然後,我就這樣習慣了,很多很多年間,在學校,在社團,在朋友堆裡,異鄉城市,回到家鄉,無論在那裡,不刻意,我已經是個局外人,用冷靜的眼光觀望代替熱烈情感的投入,不想付出太多,因為相信隨時會離開。

 

我屬於哪裡?

嬰孩在母親的胸懷前,找到暫時答案。

上了幼稚園,三兩三兩,那落單的小孩,一臉迷茫。

孩子上學以後,作父母的最應該關心的,不單是老師上課他聽得明白不明白? 有沒有跟得上進度,更要關心孩子在學校有沒有朋友?

當孩子開始告訴爸媽:「我的好朋友是雅雅和小琪時」就表示他們感受到在那個地方被接納,有了歸屬。

 

到了初高中,都說是同伴壓力非常嚴重,但其實,還是歸屬感在呼喊:誰認同我?誰接納我?

寧可改變自己,做些和自己價值觀不符合的事,只要,擠得進某些朋友圈子,屬於他們那一群。

 

一對基督徒夫婦,從台灣來美國念書後留下,工作,拿身分,定居,生子。兩個人個性都很溫和,婚姻關係很好,和孩子的關係也不錯。

兩個兒子,從小非常乖巧,學校成績也很好,從小跟著父母禱告,讀聖經,星期天上教會,去兒童主日學。

稍大,去的教會沒有少年團契或小組,兒子到了不願意跟在父母旁邊聚會的年紀,越來越不願意上教會。後來到了青少年,終於可以上到他們年紀的團契,但孩子以課業繁重為由,不願參與,父母認為不要緊,可以體諒,想著自己年輕時也曾在升學壓力下,無法參與太多活動,只要家庭關係夠好,信仰價值仍然可以傳下去,所以就不很在意。

老大如此,老二跟著。

有一年,媽媽突然發現小兒子學校成績就從A降到B降到c,到D,而且常常說不想去上學,怎麼問,都找不出原因。有一天,他在浴室沒鎖門,媽媽不知道開了門,結果發現兒子手臂上滿是瘀青,她驚叫,但兒子聳聳肩,說只是運動跌傷。

這個媽媽越想越不對,因為她發現最近這幾個月,明明天氣很熱,兒子都穿著長袖。後來追問老大,才知道,有人這半年來在學校常常找這個小兒子的麻煩,因為看他長得白白淨淨,功課好,又安靜,就常常下課時故意作弄他,甚至揍他。她一聽,隔天馬上去學校找校長。

然後兒子身上好像沒有傷了,可是一年過去,成績還是回不來,一科一科當掉,而且開始流長頭髮,鑽耳洞。

透過各種管道,媽媽又去查,發現小兒子和一個墨裔幫派走的很近。

原來,這個孩子被欺負的事告到校長那裡之後,欺負他的那些人被警告了,比較收斂,可是,這個孩子卻突然覺得自己不想再一個人單打獨鬥,他迫切地渴望自己屬於某一個群體,所以當幫派中一個孩子對他示好,表達接納的時候,他就很快的投入了那個幫派。

來自這麼保守儒雅的基督教家庭,小兒子並非不知道幫派有許多錯誤的行為; 道德的尺寸,他有。

小兒子也知道參加幫派會有危險,畢竟,以前自己害怕這些所謂的「壞孩子」,靠近他們,他的安全感曾經遭受威脅。

並且,這小兒子過去一直在「好學生,好孩子」的光環下,他很清楚,參加了幫派後,在師長和同學的眼中,自己的價值會一落千丈。

可是,為了歸屬感能被滿足,他還是選擇幫派。

 

為什麼?擁有一對愛自己的父母,一個健全的家庭,而且自幼學習了有關基督信仰的知識,不夠嗎?不夠滿足孩子的歸屬感嗎?

 

我相信傳遞信仰真理的第一棒,是交在信主的父母手中。

我也相信孩子的靈魂牧養工作,是每一個基督徒父母的責任和特權。

我更相信血緣的家,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肉身歸屬。

但,我們都在一個過程裡,必須預備孩子從自己手中轉移出去,與更寬闊的靈魂群體連結,成為那永恆國度的家人。

 

只是讓孩子認識耶穌,真的不夠。

靈魂的歸屬感,不是在永恆裡才發生的事,孩子追求信仰,開始於在世上的歲月裡,能夠透過上帝為祂兒女所預備的屬靈群體,把靈魂的歸屬感,透過一個看得見,能夠生活在裡面的家,深刻在生活裡。

 

做了母親之後,才發現很多基督徒父母把孩子帶來教會,只是讓他們上個信仰學校,學些有關上帝的知識,和合乎真理的行為,可是,卻不在乎孩子與屬靈群體的連結,以至於很多基督徒家庭長大的孩子,對聖經知道不少,也很熟習一些所謂的「宗教行為」,甚至,也擁有信仰的行為模式,但,卻在不用和父母一起上教會的年紀,或離家求學之後,漸漸,也離開教會。

說還是信上帝,但,只有對上帝存著遙遠的概念。

就像有父有母的孩子,還需要一個固定的地方生活,在那個地方,有著固定的規律,準則,氣氛,成員,和傳統,那地方叫做家。

家,之所以給人歸屬感,不只是因為有血緣親人在裡面,更因為那是個可以參與,生活,投入的地方; 家,是個會等人回來的地方。

屬靈群體雖然也有學校的教導功能,但,倘若孩子只是把她當成學習上課的地方,那麼,也就等於給孩子一個「時間到了就可以畢業」,或者「學不到東西就可以走」的觀念。

難怪很多小時跟父母上教會的年輕人,長大後變成有空才上教會,也不感到怎樣。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黃祐韻@guest
Re: 生命力氣5
2012/09/15 01:37
佅佣偣

還不錯,加油喔,一起努力! 現在送精美名牌禮品,送完即止

訂購網站 lv333.com

訂購網站 Lvmiss.com

訂購網站 aaashops.com

偅倨


Faith Hope Lov@guest
Re: 生命力氣5
2012/05/18 05:06
Thank you for sharing, it truly needs our parents to deeply think! We all are not perfect !
May God b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