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17 02:04:23瀏覽31|回應0|推薦0 | |
培養酸鹼值5
小儀七歲,是個脾氣非常急躁的女孩。 星期六,要去吃喜宴的路上,她看到車裡有一包巧克力餅乾,很想吃,正要打開時,媽媽看到了,就把巧克力拿走,說: 「小儀,馬上要吃大餐了,不可以吃零食。」 當媽媽說「不可以」的時候,急躁的小儀馬上認為那是從媽媽心中不變期待所發出來的命令,整個人因陷入絕望感而要大發脾氣。 幸好此時媽媽想到飯前吃零食和安全無關,也不犯十誡,不需要如此絕對化,應該可以當成放在管理大樓一樓的共同期待,透過與孩子商討,達成共識。 於是,媽媽立刻就改變語氣,平靜地問:「小儀,你很想吃這包巧克力餅乾,是嗎?」 「我餓了!」小儀回答。 「你看起來真的很餓了,不過我們馬上到餐廳就有好多好吃的東西吃了!如果你現在吃了巧克力餅乾,就會吃不下正餐。」媽媽先認同孩子的感受,然後把自己的期待表達清楚。 「但是我餓死了,沒辦法等了!」小儀堅持自己的感受:「我現在就想吃。」 「是啊!你看起來真的很餓,很想馬上吃點東西,可是媽媽希望你能把肚子的空間留給正餐,而不是零食,那我們得商量一下,你有沒有甚麼好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沒有,我現在就要吃。」小儀堅持。 「如果你沒有點子,我倒有幾個你聽聽…..」媽媽主動把話題帶入解決問題的討論裡。 「等一下, 我只吃一塊,可以嗎?」小儀突然插嘴搶話:「而且,我會盡量吃很慢。」 「這點子很棒,我喜歡,那我也會盡量開快一點,所以我們很快可以到餐廳。」媽媽邊說,邊從後照鏡裡看到女兒小心的取出一塊餅乾,就把它封口。 「你不是說開快車不安全嗎?」小儀問,然後她笑了,滿足地咬著手中那塊巧克力餅乾,並且把整包乖乖交給媽媽,說:「你幫我保管。」
放在管理大樓裡的共同期待,除了能夠避免情緒衝突,更大的好處是教導孩子在順服權柄的前提下,學習如何面對逆境,扭轉逆境,在逆境中找到一個出路。邀請孩子進到自己生命管理大樓裡,學習和自己製作出共同期待的產品,可以為孩子培養出在未來現實人生裡極為受用的能力。 這種能力該從甚麼年紀開始培養呢?夫人的建議是,永遠不要小看你的孩子。 雖然孩子上學以前的教養重點是順服,要多讓孩子熟悉頂樓的不變期待,打好根基,但是,父母仍然可以創造一些機會,偶而讓孩子到一樓,學習與父母協商。 比方說在飲食方面,一般專家建議不要勉強孩子,也就是說,關於吃喝,應該無論幾歲,都不需要把任何食物當誠非吃不可,非喝不可,毫無商量餘地的命令(除非是特殊的健康狀況)。 在吃喝的事上,其實可以讓孩子學著找第二條路的機會。 比方說,當你兩三歲的孩子拒絕吃麥片粥時,與其跟他僵持不下,弄得兩敗俱傷,不如找出雙方同意的變通方式。 當然,這個年紀,父母還不能叫他自己想其他的辦法。但,卻可以主動提議有第二條路走: 「那麼,你自己放一些葡萄乾或香蕉片進去如何?」 當孩子試了,肯吃了,他就學習到兩件事: · 問題發生時,可以找到方法解決。 · 問題發生,用哭的不如嘗試別的方法面對有趣 如果你家有那種胃口比較不好,很挑食的孩子,讓他在飲食上自己找另外的出路,然後我們從旁幫助他,直到他選擇的合乎健康飲食,長期來看,對他會有很大的益處。因為,將來他在人群中生活,當他不愛吃大家都在吃的東西時,因為懂得自己找出路,就可以避免陷入絕望的感受裡; 他會靜靜的想辦法解決自己的吃喝,而不會成為我們在成人世界裡看到的那種又挑食,又無法自理,老是怪人家弄他不愛吃的給他吃的人。
夫人還可以再舉一個真實的例子,發生在一個兒童心理醫生的辦公室裡: 陳麗是個有對立違抗行為障礙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很強,但脾氣卻十分暴躁。她的媽媽已經筋疲力盡,這日,她終於進到專業心理學家診所,尋求幫助。 醫生先讓孩子進來,叫母親在外面等候。 「你還記得,最近你和你媽媽發生的衝突嗎?」在談話中,醫生問陳麗。 陳麗略微停頓了一下,回答說:「嗯,記得……她把我的蒸蛋攪得很難看。」 「她把你的蒸蛋攪得很難看?」醫生問,「她為什麼要那樣做呢?」 「她說蒸蛋太燙了,我的舌頭會被燙傷?」陳麗回答。 「這聽起來很合理呀」醫生說。「這又有什麼問題嗎?」 陳麗一臉嚴肅,說:「蒸蛋就是應該像布丁一樣那麼漂亮完整,如果你在上面攪幾下,變得很醜,就成了豆花,那就不是蒸蛋,是鬥花了,不好看,就不好吃!」 醫生忍住笑,「嗯,是的,美食就是好看也很重要。不過陳麗啊!你媽媽是擔心蒸蛋裡面太熱會燙傷你的舌頭,而你卻不喜歡蒸蛋變成豆花,那麼,你能想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陳麗冥思苦想了20秒鐘,然後回答道:「是這樣,她可以先用一只小湯匙……從中間挖一個圓圓的洞……不要太大,那,也蠻好看的。我可以先吃那一口挖下來的圓洞,等我吃完後,剩下的地方也就涼了。所以,媽媽根本不需要把好好的蒸蛋弄成這麼醜。」 醫生讚許的點點頭,告訴她「你母親應該進來聽一聽你這個好點子。」 當陳麗再次講述她的辦法時,媽媽不知不覺地張大了嘴。為什麼她會感到如此震驚呢?因為她沒有想到,女兒竟然能想出這個她沒想過的好辦法。 那麼,為什麼她會對女兒的這種能力一無所知呢? 因為,她從來沒有給女兒任何機會來展示自己的解決問題能力。 為甚麼這個媽媽不給女兒機會呢?因為陳麗只有五歲,她的媽媽只想到她的年紀小,要保護她,卻沒有考慮到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已經很成熟,而且,她是個有情緒障礙的孩子。 當「蒸蛋事件」發生的時候,陳麗的媽媽直接把這件事當成頂樓的不變期待處理,以為和孩子安全有關,所以就質接送到頂樓,毫無商量餘地,結果引發了有情緒障礙的孩子的情緒爆發。
其實,這本是應當放在一樓處理的共同期待。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