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31 00:00:08瀏覽1006|回應0|推薦6 | |
【諸羅碰碰山】規定10點要check out,好讓小幫手打掃房間,之後可以寄放行李,不過並不是寄放在鎖櫃內,而是客廳的角落。 嗯,畢竟我不能拖著行李箱出門觀光,而且民宿平日比較少人住宿,沒什麼房客進出,都是小幫手和她的朋友,應該不必太擔心吧... 言歸正傳,【碰碰諸羅山】在西榮街,我先往北騎到中山路,再右轉經大圓環到公民街,去吃光頭推薦的【劉里長雞肉飯】(食記後補),接著一路往東,在新生路左轉,照光頭前一晚給我的建議,去嘉義公園參觀。 路上的花開得好漂亮。 時逢週三,又是將近十二點的中午吃飯時間,嘉義公園內幾乎沒有遊人,非常清幽。 忠烈祠的牌坊,因為沒有陽光,景色看起來比較平常。 往裡走就是嘉義的地標之一──射日塔(一樓是忠烈祠),因為建築外觀看起來很陽春,又要門票50元,我就沒有進去,後來看其他人的網誌介紹,發現裡面好像佈置得蠻棒的,有可愛裝置藝術裝點的咖啡店、能將嘉義市區盡收眼底的展望台,還能站在十樓,透過透明的地板【一線天】往下看,挑戰膽量,非常刺激有趣。 下回去嘉義,一定要進去看看!(握拳) 【石燈籠】幾乎都是日本大正年間(1912~1926)所設置的。 【手水舍】或稱手洗所、水屋、水盤舍(註:都是日語稱呼),是參拜日本神社前,必須先洗手、漱口的地方,去日本旅遊過的人應該都很熟悉了。 只是現在這裡已經不再是神社,手水舍也就失去了原本的功用,水盤徹底乾涸,用來舀水的柄杓也不見蹤跡。 根據介紹,原日本神社附屬的連棟建築【齋館】、【社務所】,都是用高級檜木建成,屬於珍貴的文化遺產。1987年嘉義市政府便將它改設為【史蹟資料館】,1988年,這裡正式被列入古蹟。 走進院落,有好幾個藝術家所雕的石猴子,供民眾賞玩。 這一坨是...在爭仙桃的猴子疊羅漢嗎?每隻都緊抱著一顆桃子不放XD 繞到正面一看,原來是張石椅子。 【史蹟文物館】建於昭和18年(1943年),屬於日本書院形式。入內要換上館內提供的室內拖鞋。 裡面分為八個展示區,分別是:城區發展、教育發展、產業發展、重要史事、嘉義名人、宗教與民俗、古蹟與建築、公園發展。 因為介紹板上的介紹文太多,我一時也吸收不了那麼多資訊,就只是走馬看花,大致逛一圈。 裡面的和室及外走廊都還保持五六十年前的樣子。 這一塊展示櫃我特別有感覺,想到以前的人都是用這種方式考試,就覺得很不可思議。 旁邊的孔廟正在整修,看上去也很陽春,我就沒進去逛了(相較之下,這頭【小高麗犬】可觀多了)。 因為嘉義公園裡好像不能騎腳踏車,我騎進去之後才發現,就不好意思待太久,加上天氣不好,景色沒有很漂亮,日式建築我在日本又看過很多更古老的了,就沒多待,轉而往下一個景點──光頭大推的【獄政博物館】騎去。 那裡每天九點半、十點半、下午一點半、兩點半,各有一場導覽,光頭一再提醒我絕對不可錯過。算算時間,應該可以趕上一點半那場。 只是我手上沒有地圖,只憑路牌和直覺找路,老是找不到入口,索性算了,繼續順著路標指示,去找感覺好像蠻有趣的【檜意森活村】。 它就在道路(北門街)右側,是仿日式建築,看起來蠻有氣氛的,讓我精神不禁一振。 就在我想趕緊停下腳踏車,過馬路(它在對面)進去逛時,回頭一看,身後的景色簡直像舊畫冊裡日治時期的街景化為現實,兩層樓的老房子、印著老牌子的舊貨車、乾淨平整的石板道...一切的一切看起來是那麼優美、祥和,立刻就吸引住我的目光,讓我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看來我的直覺很靈,因為走進去一看才發現,大名鼎鼎的北門站就在這條路的盡頭,而在它之前,有兩間我覺得非常棒的店,一是【新高販仔間】(註:販仔間就是專門提供行商小販寄住的簡單住宿),一樓兼「柑仔店」,賣雜貨和舊玩意;另一間則是老房子改建的【玉山旅社】,都是喜愛文史、古早風情的人,絕不可錯過的超讚看點。 【新高販仔間】的門口。 每個角落都有驚喜,多的是讓人懷念的舊物,等待遊客的細心發掘。 店裡也佈置得很有味道,完全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擺的雖是老東西,卻不給人過時或陳舊的感覺,好不可思議啊。 貼上古早可樂可樂廣告紙的木窗板(?)。這是我不曾接觸過的、更早的年代,不禁看得嘖嘖稱奇。 我這個天兵,事前決定來嘉義,只是因為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好幾篇嘉義周邊【彩繪村】的遊記,卻完全忘記它就是電影『Kano』的拍攝地,同時也是故事主角──嘉農棒球隊的故鄉。 對非常喜歡這部電影的人來說,來到嘉義就如同朝聖,因此能有這個機緣造訪嘉義,簡直就像老天給我的禮物,讓我又驚又喜。 拍攝期間,劇組大概已把嘉義走透透了,到處都可以看到導演與演員、工作人員們的簽名。 店家也多與電影合作,在門口掛上電影海報或布條等幫忙宣傳,也會在店裡擺放一些電影的相關產品。 這個櫃子裡好多小時候常見的玩具啊!大同娃娃現在都看不到了,好懷念。 有些超出我的認知範疇,大概是爸媽那一代的東西吧。 這裡也有【Kano】的書籍(三本600元)和電影介紹板。它真是無所不在啊~ 這趟旅行讓我開始愛上收集圖章,一本小學時留下的數學作業簿,現在去復古商店買,價錢還不便宜,日本同事說她也買了一本回去送朋友,因此拿出來蓋也不覺得太可恥(笑)。 這裡的章比較特別,是用機器印的,老闆娘怕我不會操作,還過來給我一些建議。 她不但沒有怪我進店裡只知照相,都不消費,還對我這麼親切,真的讓我好感動。 順道一提,店門前的小花圃,是用學校的舊桌椅佈置而成,看起來也充滿童趣。 它隔壁就是【玉山旅社】,當場被我列為下回住宿口袋名單的舊屋改造旅社。 這樣望過去,好似時光又倒流回到從前。 看門口貼的剪報介紹,這裡建造於1950年,已經有一甲子歷史。早期是山區居民進城掛單的木造旅店,多年前隨阿里山公路開通,逐漸沒落,中途還淪為色情風化場所,又因為經營不善(當地盛傳是因為老闆不懂行規)而倒閉。 直到2009年【洪雅書房】的老闆余國信開始號召文史同好,一起認領「傻子股」,租下這棟旅社,用建築考古的方式手動整修,作為背包客住宿客棧,它才得以重見天日。 報導裡有一段話,令我很感動。有人問余國信,為什麼你要這樣撩下去做文史遺產的保存和復興?他回答:「政府不做,我們自己做。只有這樣才能保存古老的文化遺產,讓往後的人們知道。」 一段話,看得我好感慨。現在的政府都只知道圖利財團,一味向中國靠攏,何時想過回頭看看台灣自己的歷史文化,留住自己的根呢? 好在台灣還有這麼一群可愛又熱情的人,在經費拮据的情況下,動員起來,不顧利益得失,將【玉山旅社】硬是保存了下來。看報導介紹,木造建築容易受白蟻侵蝕,修復不易,也需要大筆經費,即使有百名義工熱情相挺,還是超出許多預算。當時在做修復工程的時候,一定相當艱辛困苦吧! 希望我也有機會,能參與這樣的工程,為台灣的文史保存盡一份力。 這裡也是挺學運、社運,兼推動環保的據點,反核旗當然少不了。 入口處擺了許多代賣的文創產品及關懷本土的書籍。我買了幾張明信片,都畫得好漂亮,充滿設計感。若在台北(誠品書店之類),一張八成要80塊以上,但在這裡,大的一張30,小的才25,價錢真的好親民! 四處都放著上一代的舊東西,對喜愛歷史文化的我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寶庫。 協力修屋義工的紀念簽名板。為他們致上最大的敬意! 目前一樓改為咖啡廳,每週六似乎都會舉辦一些文藝活動或講座。雖然沒有華美的裝璜,所用的材料都相當樸實簡單,卻因技巧性地利用日照與打燈,讓店裡充滿放鬆悠閒,又不失文藝氣息的氛圍。 走到裡面轉角,有熱血的社運布條。 旁邊是自助飲水區,還有很多紀念圖章可蓋。 牆上有更多剪報,在介紹這裡起死回生的經過。 還有跟【碰碰諸羅山】一樣,多到令人眼花繚亂的背包客來信。那熱情又充滿感情的文字,讓我胸口不禁一熱。 左側就是住宿的房間,大概是像我這樣來探險的人太多,櫃台大哥已經見多不怪,我一路照相照到裡面,都沒被阻止,讓原本已經作好心理準備的我,暗中鬆了一口氣。 右手邊的牆上,擺的是滿滿的黑膠老唱片,都是當年紅極一時的明星,更添復古的氣息。 剪報上說,余國信仿照從前住宿旅店的習慣,不提供盥洗用具,早期因為經費不足,甚至連睡袋也要自備。不過看樣子,目前旅社已經進展到可以提供鋪被和蚊帳了。 後來我認識一個來這裡住過的女生,她說床很硬。不知道我這把老骨頭,現在睡這種通舖還睡得慣嗎? 兩色地板也充滿舊式風情。 再往前一點,則畫著一張文史地圖,記載台灣有機會申請世界遺產的潛力點。 盡頭處的空間,有吹風機和看起來很老舊的廁所(廁所方面比較讓我卻步,我不喜歡溼溼黑黑的環境啊~) 旁邊有洗衣機和洗手台。這裡堆太多雜物,看起來略雜亂。 牆上貼滿社運貼紙,依舊是熱血滿點。 我繞回前面櫃台,去付明信片的錢,櫃台大哥人很親切,跟我哈拉了幾句。 這裡的住宿費好讓人心動!現在似乎也可以收單身背包客了,不像早期都以團體預約為主。 它的名片設計成一張車票,小巧、好收又別緻。 門口桌上擺著可免費拿取的文藝活動資訊。 「厚粉濃脂扮老店新開張,頗有徐娘韻驛前添春光。」門口余國信親題的對聯,雖是簡單的字句,在了解它的歷史之後,看了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 嘉義,以及台灣的其他地方,還有多少像這樣有待發掘、重建的木造老房子呢? 一趟旅行,讓我重新認識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也發現,很多東西不假外求,其實自己的故鄉,也很值得一遊。 而現在,許多有志的年輕人,正在努力讓這塊曾被忽視的土地,重新獲得生命。 對於未來,我開始感到一線希望。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