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24 21:20:13瀏覽7427|回應29|推薦315 | |
繼《嵐山・嵯峨野の逍遙遊》 我們由奥嵯峨的『鳥居本』一路往嵐山漫步回來,在跨越過JR嵯峨野線平交道後,接著道路穿入一片幽密的竹林,心靈短暫脫俗感覺後,一座簡樸的「黑木鳥居」出現在眼前,那便是以祈願「締結良緣」及「學業進步」聞名、而讓香客絡繹不絕的『野宮神社』。 基本上,『野宮神社』可以說是處於嵐山與嵯峨野共同交會的景點。 ↓入口處使用帶著樹皮的木幹所造的「黒木鳥居」,兩側是以烏樟作成的「小柴垣」(圍籬) ,這是日本最為原始、古老的鳥居形式,象徵聖潔之地,可說是絕無僅有 相傳日本古時候,每當新天皇即位前,將由未婚的(皇女・女王)中卜占挑選出「斎王」、代替天皇前往伊勢神宮擔任「斎宮」的奉仕工作(即侍奉天照大神)。 在出發到伊勢神宮之前,必須先在皇宮內的「初齋院」過1年的斎戒生活,然後再到嵯峨野找一處清淨的場所,進行為期一年的「潔齋」儀式,而這個場所就稱為「野宮」。 「斎王」前往野宮時的隊伍稱為「齋王群行」,包括隨同官人、女官、宮女及僕役等,約500人,規模十分浩大。如今每年10月的第3個星期日舉辦的「野宮神社例祭」中,「齋宮行列」在中午12點開始,重現了當時的儀式,非常可觀。 「斎王制度」最後是在日本南北朝的後醍醐天皇時代被廢除,之後只以執行勅祭天照大神的神社繼續留存,而「野宮」在戰亂中逐漸衰退落沒。最後一任「斎王」,在1333年後醍醐天皇的洋子皇女卸任後結束,共繼續了約660年,記錄上共有64名斎王(斎宮)。後來,在後奈良天皇(室町~戰國時代)、中御門天皇(江戶時代)的旨令下再度復興、並且備受皇室的崇敬。 因為「野宮」的地點毎回都會異動,房舍也只能使用1代,換代後就會拆除。因此,現在的『野宮神社』是平安時代、最初替代嵯峨天皇的仁子内親王所使用的「野宮」跡地再興的。而那未經加工的「黒木鳥居」,便成為野宮最重要的象徵。 ↓『野宮神社』本殿中央奉祀司掌健康及智慧之神「野宮大神(天照大神)」 。本殿左側是祈求藝能上達、學藝進步的「白峰辯財天」。本殿右側的愛宕大神能求得「鎮火勝運」(大概是團隊勝運) ↓往「愛宕大神」右側深處的小路進去,那裡還有祈求多子多孫、順利生產、事業發展的「白福稻荷大明神」 在「白峰辯財天」的左邊還有「野宮大黑天」保佑信徒締結良緣,據說只要摸野宮大黑天旁邊的神石「龜石」,即可實現願望,深受女信眾的愛戴,也是此神社香火鼎盛的原因。 我對「締結良緣」這項比較沒需求,但卻感到很納悶。因為據說『野宮神社』原本應該是以祈求「離緣」而聞名的神社。 首先以「野宮」所負的任務來看,完成潔齋的「斎王」除了每年3次要前往伊勢神宮外,幾乎每天都待在「斎宮」御所範圍內祭祀眾神。因為身負侍奉神祇之職,所以是被禁止戀愛的。傳說曾有斎宮為了證明清白而自殺、也有因戀愛而被解任、還有因墜入愛河而被迫分手等情事,十分淒美。 不僅如此,「斎王」卸任的條件也十分嚴格,僅有天皇駕崩、父母不幸、或是天皇讓位時才能卸任。但即使回到京都,也很少有斎王結婚,多半安靜度日,一輩子單身。 另一個,也是『野宮神社』成為熱門景點的原因,就是此處為《源氏物語》第十帖「賢木巻」、著名的離緣舞台。 《源氏物語》是世界第一部長篇愛情小說,以"不知哪一朝帝王的事"為起頭的這部小說,主要描寫絕代花花公子【光源氏】與多名女性的邂逅與分離。 在「賢木巻」中說,女主角【六条御息所】是一名16歲嫁入東宮為王妃、但20歲就守寡的女子,生有一女。她在東宮死後,不久就與【光源氏】陷入戀愛關係。當她發現自己應該已被【光源氏】劈腿了,因為想獨佔【光源氏】的心願無法實現,只好煩惱痛苦的選擇分手。同時決定隨著她剛被選為「斎王」女兒進入『野宮神社』閉關,之後再到『伊勢神宮』出家。 因為一旦進『伊勢神宮』後,就無法與外人見面,因此【光源氏】便來到此地,與【六条御息所】做最後的告別。 【延伸閱讀】宇治浪漫‧源氏物語散步道。 怎麼說都應該是祈求離緣的場所,不知何時變身成「締結良緣」的靈驗所。 ↓『野宮神社』境内有一處仍保留當時原貌的「斎宮舊址」,那是紫式部筆下所描寫猶如鋪上綠色地毯般的「苔庭園」,這就是有名的「野宮じゅうたん苔」 由於被指定做為選擇「野宮」的區域,而竹林又是象徵為清淨之地,使得『野宮神社』周圍的竹林不斷擴大,而附庸風雅的貴族們也紛紛在這附近建造起渡假別莊,「野宮竹」的美名經歷千年,至今仍然保留著往日的風貌。 事實上,嵯峨野「竹林の道」的名聲甚至比『野宮神社』還響亮。其中最有名的要屬『野宮神社』到大河内山荘這一段,許多日本旅遊的媒體都是以此為題材,因此成為京都熱門的觀光名所。但由於遊客過多、人車來來往往,反而失去可悠閒漫步其間的風雅,Rinka認為上篇介紹『化野念佛寺』的竹林之美要更甚一籌。 ↓嵯峨野的「竹林の道」也是觀光人力車必遊的景點 世界文化遺産 ↓『天竜寺』就在嵐山駅附近,由『野宮神社』徒步過來只要9分鐘,在靠大馬路圍牆外的幾尊小沙彌石像,令人婉爾 天龍寺為臨濟宗天龍寺派大本山的寺院。山號「靈龜山」。寺院規模十分宏大,位居京都五山之首,除了被日本列為特別名勝古蹟外,也在1994年12月時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一部份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單之中。 【註】剛開始是鎌倉時代末期的北条氏從南宋導入「五山制度」、選定五山做為鎌倉的中心寺院。當初京都的建仁寺也含概在內。到了室町時代(1386年)的3代将軍・足利義満,為了與「鎌倉五山」切割而創建相国寺、並且另立「京都五山」,依排名分別是天龍寺、相国寺、建仁寺、東福寺、万寿寺。 通常禅宗寺院的伽藍配置、原則上都是以南為正面、主要建物由南而北並列。 ↓『天竜寺』的伽藍配置則比較不同,正面在東端,有勅使門、(總門+中門)兩個入口,参道則由東往西延伸而入,在参道両側並列著許多塔頭(子院)。境内佔地十分廣大,光是塔頭就多達150余個
西元1338年、足利尊氏擁立新天皇(光嚴天皇)並策封自己為征夷大將軍,後醍醐天皇被迫南奔,是為南北朝時代(詳見吉野山の世界文化遺產)。翌年(1339年)後醍醐天皇就駕崩在吉野山了。足利尊氏為了祭祀 後醍醐天皇及撫慰南北朝戰亂死傷將士的亡靈,於是勧請也受武家尊崇的禪僧・夢窓疎石將龜山殿改建為寺院,原本依年號預定寺號為「暦応資聖禅寺」。後來據說尊氏之弟義直、有一天他夢見在寺院南方的大堰川(即保津川)中有金龍獻舞,因龍被視為佛教的護法,於是改名為「天龍資聖禅寺」,簡稱天龍寺。 足利尊氏為了籌備建造天龍寺的資金,使用室町幕府公認的貿易船「天龍寺船」、以重新開啓因元軍來襲而中斷的中日貿易。 天龍寺因作為「京都五山」之首而繁榮,當時幾乎整個嵐山地區都是天龍寺的範圍,但隨著戰國時代的來臨,創建當時的建物幾乎全毀於先後6次的戰火之中。雖然「應仁之亂」後再重建,但只維持了一小段安泰日子。在江戸時代(1815年)又遭火災焼失、接著幕末(1864年)的「禁門之變(蛤御門の変)」又遭到嚴重損毀。屋漏偏逢連夜雨,寺院衰落至此規模也就逐漸縮小至今日的範圍,現存伽藍的大部分建築都是明治時代後半所重建的。 ↓「勅使門 」是寛永年間(1624~1644)所建造的四脚門,因幸免於江戸期的火災,而成為天龍寺最古建築物。細部作工呈現出桃山様式 由參道直進,通過前院及許多塔頭寺院後,首先看到禪寺的中心堂宇-法堂。 ↓法堂是由1900年(明治33年)建立的雲居庵禅堂(選佛場)所移築、是少見的寄棟造単層・浅瓦葺結構建物,屬於禅宗七堂伽藍之一、為住持代替佛向衆生説法的場所 ↓法堂內正面須弥壇本尊安置釈迦三尊像。天井(鏡天井)原本由明治時代、鈴木松年所描繪的雲龍圖已受損傷、1997年為法堂移築100年・夢窓国師650年遠諱記念又請加山又造制作直徑9m的新「雲龍図」 (轉載自天龍寺官網) ↓「庫裏」為明治32年(1899)重建的,亦是七堂伽藍之一,原先是廚房兼寺務所機能的堂宇,後來演變為住持及家族的住居。因為原先是廚房,所以屋頂可見櫓造型的煙囪。縦横區隔的白壁是装飾性的造作、此為天龍寺景観的象徴 ↓遊客的拜觀入口就在「庫裏」,玄関正面置放的「達磨圖」大屏障是前管長・平田精耕老師之筆、達磨是禅宗的象徴、天龍寺的顔面 入內後、我們先經由小方丈、通過迴廊往後山走。 ↓「祥雲閣」在迴廊中途,那是1934年建立多寶塔時,諉請茶道宗師・千利休所傳承的表千家,仿造「残月亭」所建的高格式茶室之一 ↓「多宝殿」在迴廊的盡頭,是奉祀後醍醐天皇尊像的祠堂。此場所是亀山上皇營造離宮時、做為後醍醐天皇學問所之地,現在的建物是昭和9年(1934)由當時的管長関精拙老師所完成。仿照後醍醐天皇吉野行宮時代的紫宸殿様式、有著中世貴族邸宅感覺的建築 ↓「平和觀世音菩薩及愛之泉」裏的觀世音菩薩立像傳自中國。另外,泉水是由地下80公尺湧出來的靈泉,流傳喝了這靈泉的人可得「愛及幸福」 從這裡有一條山路可以繞到「大方丈」的南側。 ↓由後山上眺望天龍寺全景 「方丈」是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天龍寺則分為大方丈及小方丈(書院)。 「大方丈」建於明治32年(1899)、是天龍寺最大的建築物,呈東、西兩面橫寬的的格局。 ↓大方丈的表面(前)在東側,正對著中門 ↓大方丈的裏面在西側,面對著「曹源池庭園」。小方丈在則位於庭園的北側 小方丈是大正13年(1924)的建築,做為書院、接待來客、法要等行事使用的房間。 ↓裏面正上方的「方丈」扁額是第8代管長関牧翁老師之筆。大方丈內奉祀本尊釈迦如来坐像(重要文化財)、是天龍寺中最古的仏像 「曹源池庭園」是天龍寺最著名的景觀,這是利用原來龜山行宮的庭園、以曹源池為中心的「池泉回遊式庭園」,隔著大堰川與嵐山對望、同時取位於西邊的亀山為背景形成典型的借景式庭園。 據說天龍寺8次毀於戰亂唯獨此庭園倖免於難,而造庭者正是約700年前的夢窓疎石禪師。此庭園不但是日本指定的第一號「國家史跡・特別名勝」,同時相信這也是天龍寺被列為世界遺產的關鍵。 ↓從「大方丈」內眺望、曹源池中央配置著表現出鯉魚力爭上游的岩石與後方的「龍門の滝」、此象徵著中国鯉登龍門的故事。通常鯉魚石都是配置在瀑布的下方,而這裡的設計則著重在其「化龍」途中的姿態 ↓「小方丈」廊下是最佳的賞景地點 ↓由這個角度眺望,不但可收曹源池全景,連背景龜山的頭型都一覽無遺 金龍寺是我們這次「嵯峨野漫遊」的終點,而這天的行程也就結束了,再來就是趕緊去找兩姥會合。 ↓只見美空雲雀紀念館(美空ひばり座)前,兩姥已等得快睡著了,哈哈哈。。。 繼續閱讀。。。 京都の世界文化遺產: 延暦寺、 教王護国寺(東寺)、西本願寺、清水寺、銀閣寺、二条城、金閣寺、賀茂別雷神社、賀茂御祖神社、平等院、宇治上神社、醍醐寺、仁和寺、 天龍寺、西芳寺、高山寺、龍安寺。 相關連結: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