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12 15:18:54瀏覽22753|回應23|推薦310 | |
繼上篇《北九州・「豐肥路轉」訪秘湯》 這趟「北九州秘湯之旅」,第一天就飽受風雨的阻擾。屬於「玄海国定公園」的呼子町,擁有豐富的海岸觀光資源,可惜在這種氣候下,我們也只能望洋興嘆,對海上活動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マリンパル呼子 網站。 在呼子朝市吃過午餐後,我們便再搭上昭和バス・よぶこ号,約半個小時巴士進入到唐津市區內,我們在大手口站下車。 唐津市 唐津市是位於佐賀県北西部的東松浦半島、北面臨玄界灘(唐津湾)的城市。由於東松浦半島周邊為有利於船隻出入的特殊海岸,這種地理特徴與地緣關係,使得唐津自古就是日本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方面的海上交通據点,唐津的地名也就是因與中國交流頻繁而來。 唐津市的前身為肥前国・唐津藩的城下町,是人口規模僅次於佐賀市的佐賀県第二大都市,而松浦川注入唐津湾的河口就形成市街地的中心。 唐津市不但面積廣大,観光資源也相當豐富。例如唐津神社在秋季例大祭的「唐津くんち」、特別名勝亦為日本三大松原的「虹の松原」、城市象徵「唐津城」、以及上篇介紹的「呼子朝市」等等都是該市的名物。 唐津神社位於市區中心,離我們下車的地方不遠,唐津探訪就從這裡開始吧! ↓唐津神社的入口,紅牆綠蔭、白鳥居讓人印象深刻 根據日本最早的兩本史書『古事記』、『日本書紀』記載,神功皇后(西元170~269)曾三度出征朝鮮半島,史稱「三韓征伐」(所謂的「三韓」是指朝鮮半島南部的辰韓、馬韓、弁韓等地),並且統治當時朝鮮半島的新羅國。日本也就從那時期開始,藉由朝鮮半島的通道向中國朝貢,一直到六世紀以前,日本都被稱為「倭國」。 日本單方面認為「三韓征伐」的記錄顯示「朝鮮為日本的屬國」,這也就成為歷來日韓之間國際紛爭的導火線。例如豐臣秀吉就曾以此名義出兵朝鮮、以及二戰時日本軍國主義的殖民地政策等。 然而神功皇后是否確有其人在史學界存在很大爭議,甚至有人推測她就是「邪馬台國」的卑彌呼女王。總之,她是一位介於神話傳說和真實歷史之間、且影射成分較大的人物。不過在四世紀時,日本侵略朝鮮半島之事應該是事實。 【註】在『記、紀』中記載,神功皇后是第14代天皇—仲哀天皇的皇后,母親則是葛城的高額媛,而高額媛為新羅王子天日矛 的後裔,也就是說神功皇后具有朝鮮人的血統。傳說她在仲哀天皇去世後曾長期攝理朝政,為日本史書上首位女性君主。 卑彌呼女王(約158年~248年)在建立「邪馬台國」後便積極向魏進貢,並互派遣使節,魏文帝亦封卑彌呼女王為「親魏倭王」,授其金印。「邪馬台國」因此被認為是日本國家的起源,其記載僅見於中國史書《三國志》中的《魏志·倭人傳》。(詳細請閱讀:吉野山の世界文化遺產) 根據唐津神社的傳載,神功皇后在「三韓征伐」之際,曾向該地的住吉三神祈願航海的安全。歸朝之後,為報謝神明的保佑便在松浦海浜祭祀住吉三神,此為該社的起源。奈良時代(755年),當時的領主神田宗次受神功皇后的託夢,開始社殿的營造。 ↓現在的唐津神社,是1602年由唐津藩主築城時再建的。主祭神:住吉三神・神田宗次公 1819年、唐津藩主於伊勢神宮参拝後的歸途,在京都觀看祇園祭時為之感動、回郷後便請人製作巨大獅子頭、奉納於唐津神社。之後,每到唐津神社秋季例大祭中的唐津神祭就會被拿出來遊行,後來就演變成現在的曳山祭(山車遊行)。此祭典,剛開始一時期被稱「唐津山笠」、後來「曳山」不斷改良並且擴增至現在的14台,祭典最後就被定調稱為「唐津くんち」,每年11月2日~4日的唐津神祭(唐津くんち)已經成為唐津的一大盛事。昭和55年(1980年)、「唐津くんちの曳山行事」被指定為国の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 由於雨勢太大,我們便買了門票、進展示場參觀「唐津くんちの曳山」,順便躲雨。 ↓共通入場券: 1000円/ 1人,可參觀三處重要古蹟
影片欣賞:唐津神祭(唐津くんち) 雨沒停,我們也沒歇著,繼續探訪在雨中的唐津城。 ↓旧唐津藩藩校中門(市指定重要文化財)建於1801年,原為水野藩藩校 「経誼館」的中門建築。之後由小笠原藩藩校的 「志道館」 承繼。門的結構為 「十尺二戸的四脚門」、前後均為唐破風屋頂、瓦覆的向唐門,引人注目的是門表側的鬼瓦印有代表小笠原候的花紋、裏側則為水野候的花紋。旧唐津藩時代的建造物残留至今日、已成為一個有價值的歷史文物 ↓旧高取邸沿唐津市北城内的海岸而建造,這是以「炭鉱王」 而成功立業、高取伊好(1850~1927)的舊宅 ↓許多建築專業人士和文化廳對該建築物的歷史價值都給於極高的評價。經過2001年~2005年、在文化庁的指導下、進行修復・復元的工事,終於恢復昭和初期、建物規模最大時的状態,並且於平成10年(1998)12月被指定為国の重要文化財 ↓旧高取邸內的能舞台、植物浮彫及欄間摟空的動物型細工、門扇的杉絵畫、修復洋間後才得以復見其匠心獨具的優美灰泥天井等,這些洋和折衷的作工堪稱是近代和風建築的極致典範。(室內禁止攝影) 西元1590年、天下一統的豊臣秀吉將野心轉向海外,企圖侵略並統治朝鮮半島。 文禄・慶長之役(1592~1598)也就是朝鮮的侵略戦争,當時是以唐津附近的肥前名護屋(現鎮西町、呼子町)為基地。在那期間、全国的大名都集聚於肥前名護屋,可說是大阪除外、日本的政治・外交中心地,而約略只花5個月時間便築起的名護屋城,更象徴著豊臣秀吉的権威。 豊臣秀吉没(1598年)、文禄・慶長之役也劃上終止符。之後,関が原之戦(1600年)確立徳川幕府的統治權。名護屋城被迫廢城,難攻不落的城郭石垣遭到拆除的命運,名護屋城解体的資材也轉移作唐津築城之用。 ↓唐津北城內,如今仍殘留一條很有風情的「石垣の散歩道」,由此可一路仰望唐津城天守閣進城 ↓鄰近石垣散歩道有一家「水野旅館」, 旅館大門是約400年前、唐津初代藩主寺沢氏在唐津築城之際,家老由名護屋城的解體資材移築所造,是唐津現存少數的武家屋敷門之一 ↓「白沙青松」是唐津城外著名的自然景觀。因為當時海風很強,我強頂著雨傘拍下這張,接著雨傘就翻花了 唐津城位於市街的北部位置、松浦川注入唐津湾的河口左岸,那是一個由沙洲突出形成的満島山。満島山上、除了以天守閣為中心的本丸外,還配置有二の丸、三の丸,因此該城屬於規模不小的連郭式平山城。 因為雨勢很大,我們無心仔細探索城郭,就往海拔43m的天守閣直進。 ↓唐津城名物フジ棚(紫藤棚)在往天守閣的中段廣場,紫藤的樹齢超過100年、樹幹周約1.2m,藤枝沿棚架伸展南北18m、東西23m,開花期(7~8月)估計有超過 5萬串的紫藤花垂簾,為唐津市指定的天然記念物 平安末期以來,活躍於上松浦的最大勢力・波多氏一族,在德川幕府掌權後,被以出兵朝鮮的失態為理由,隨著豊臣秀吉的滅亡、其五百多年的歴史也跟著落幕。 之後(1595年)、波多氏的旧領地及官職被豊臣秀吉的家臣・寺沢広高所取代。因為寺沢広高在関が原之戦倒向支持東軍,戰後論功受封為肥後国天草郡4万石、加増12万3千石的外様大名,並且於1602年正式在唐津築城。 唐津城使用名護屋城解体的資材、又得到九州各地諸大名的助力築城,於1608年完成,寺沢広高成為唐津藩的初代藩主。 之後,唐津城又轉換了五氏藩主。 ↓唐津城天守閣婉如挺立之鶴首、而左右廣闊的沙洲松原形如伸展的鶴翼,因而有「舞鶴城」的美稱。是九州現存的城當中、由天守閣展望風景最美的一個 明治4年(1871年)廢藩置県後,唐津城也遭到廢城、建造物被解体的命運。明治10年(1877年)唐津城所在地的満島山被闢為舞鶴公園、對外開放。昭和41年(1966年)文化観光施設的5層樓模擬天守建成、門・櫓也同時再建。周邊附屬的城郭建物也接二連三的被復元。 ↓一の門入口,此櫓門又稱茶室櫓、做為休憩及会議的場所利用 天守閣内部為藩制時代的貴重資料及武具、唐津焼的資料、考古資料等的展示,並無特殊之處。 現在Rinka就直接帶大家上頂層眺望。 九州最美展望的天守閣,雖然在風雨中依然不失色。 ↓舞鶴的左翼是「西の浜海水浴場」 ↓右翼可眺望被指定為国の特別名勝、名列日本三大松原的「虹の松原」,在唐津市街之後 【註】日本三大松原:三保の松原(静岡市)、虹ノ松原(佐賀県唐津市)、気比松原(福井県敦賀市)。 「虹の松原」是佐賀県唐津市、唐津湾沿岸的遼闊松林,屬於玄海国定公園的一部分。全長約5km、寬約1km連續的弧狀雄松(クロマツ)林,並且與海水浴場隣接。 此松原是唐津藩初代藩主・寺沢広高、在慶長年間(17世紀)為防風・防潮林所做的植樹林、總共約有100萬棵的黒松的群生。如今,這項功績仍然受到極大的讚賞,「虹の松原」不但被指定為国の特別 名勝、名列日本三大松原之一,還入選為日本の白砂青松100選、日本の渚百選、かおり風景100選,以及NHK「21世紀に残したい日本の風景(BS2)」的第5位 。 ↓由唐津城天守閣往北面的唐津湾方向眺望時、海上不遠處浮現一座小島,那是以「宝当神社」有名的高島 ↓東南面可以看見松浦川,由下方的舞鶴橋下轉彎注入唐津湾 ↓唐津城的南面是唐津市街景,左下方是歩道専用的「城内橋」,及流過市中心的「町田川」 ↓我們渡過步道專用的「城内橋」往市中心走 ↓唐津城與長夜燈,這是唐津的招牌景緻 ↓三ノ丸辰巳櫓。位於三ノ丸的辰巳之間、南東的方角,主要是作防御功能的櫓 ↓三ノ丸辰巳櫓 ↓旧唐津銀行是、日本建築史僅存由辰野金吾博士的弟子・田中実設計、明治45年築的維多利亞様式建築 。在那優美厚實的設計中,讓人們回憶起唐津炭田的隆盛時代 ↓「うなぎ竹屋」是明治創業的鰻魚飯餐館,大正12年(1923)蓋的木造3階建築物,於平成10年(1998)登録為指定有形文化財,是仍在活用中的古蹟 ↓うなぎ丼特上肝吸付 ( 特上鰻魚丼 附魚肝湯) ~2500円 ↓由於地理位置距離大陸比較近,所以在唐津市可以發現日本最古級的水耕稲作遺跡、菜畑遺跡,年代可追朔到中國的三國時代 繼續閱讀 .... 相關連結: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