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08 10:13:42瀏覽7593|回應21|推薦306 | |
繼上篇《當芭蕉遇上義經》 我們離開高館後,接著循著芭蕉與弟子增良的足跡,是要去探訪平泉最重要的兩個文化遺產毛越寺、中尊寺,因為這兩個寺院都是被列入東北「四寺廻廊」中的景點,而且相距都不遠,只要以徒步的方式就可以一次完成巡禮。 之2 所謂東北「四寺」,是指日本東北最重要的四個院寺:松島的瑞厳寺、平泉的中尊寺及毛越寺、山寺的立石寺,它們都是由平安時代初期的慈覺大師・円仁(794~864)所開創的古刹。因為這四個佛寺,同時也是松尾芭蕉(日本詩聖)在『奧之細道』的整個旅行中,最主要巡訪的地方,因此有關單位特別將之規劃為「四寺廻廊」的企劃案,作為振興文化與觀光的重點宣導。 【延伸閱讀】有關慈覺大師・円仁以及松島瑞厳寺,請閱讀:松島の絕景一文。 前往毛越寺的途中,在一片荒涼的雪地上標示著「無量光院跡」。 雖然中尊寺與毛越寺都是慈覺大師・円仁創建的,但卻分別在奧州初代主藤原清衡、二代藤原基衡的造營下達到繁榮盛景。而這「無量光院」則是由三代的藤原秀衡仿照京都「平等院」(見:宇治浪漫‧源氏物語散步道)的模樣所創建的,其規模上甚至還大許多。由建築型態來看,當時藤原氏三代所要營造的是一種超脫俗世的「安樂淨土國」,而平泉申請登入世界遺產的項目正是「平泉-浄土思想的基調和文化的景観」。 當年「無量光院」的榮景,如今由於建築物已被燒毀,僅存基石;水池遺跡也已經變為一塊低凹的稻田,逝者如斯,讓人不勝唏噓。 據說目前重建計劃正在進行中。 最新更新:2011年6月26日世界遺產委員會終於決定以「平泉 ‐佛國土(浄土)的代表建築・庭園及び考古学的遺跡群」的名稱將平泉登入為世界遺產之一。 ↓「無量光院」復原預想圖 「藤原王朝」滅亡的500年後(1689),「日本俳聖」松尾芭蕉來到了平泉,目睹昔日藤原三代繁華的「平泉文化」只剩殘破的遺跡,心裡便浮現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詩句,於是感嘆的吟詠: 三代の栄耀一睡のうちにして 大門の跡は一里こなたにあり 「 三代的榮華恍若一夢中,如今也只是一里前的大門舊跡」 越寺 毛越寺是慈覚大師・円仁於850年所開山。其後由藤原氏二代基衡、三代秀衡重新營造多數的伽藍。在秀衡時代達到巔峰,當時建有堂塔40座、僧坊500間以上的榮景,據說其規模及華麗都超越中尊寺,甚至還有「日本獨一無二的聖地」之稱。 奥州藤原氏滅亡後,經歷數度的火災、兵災,昔日的寺院建築物幾乎全部損毀。所幸在重整後,目前以「大泉が池」為中心的浄土庭園、平安時代的伽藍遺構等,仍保存著當時的完整狀態,因此1952年被指定為国之【特別史跡】、1959年 被指定為【特別名勝】,目前在全日本被雙重指定的名勝也僅有8處。 寺堂建築物 ↓本堂是毛越寺的根本道場,於平成元年(1988)重建完成,外觀仍保留平安時代的様式 ↓本堂內安置的本尊薬師如来為平安時代之作。本尊兩旁的脇士是日光・月光両菩薩、另外周圍還安置四天王為本尊守護 ↓本堂附近可以看到芭蕉翁句碑,那是俳聖芭蕉於元禄2年(1689)5月13日到訪此地時、想起義經主從的悲運,於是調用「夏草や 兵どもが 夢の跡」的句子,親筆揮毫留下此句碑 雖然現今在日本各地都可看到芭蕉句碑,但是由他親筆的倒是少見。 ↓開山堂是祭祀開創毛越寺的慈覚大師尊像以及開闢平泉的藤原三代畫像的寺堂 ↓常行堂是1732年由仙台藩主伊達吉村為武運長久祈願而再建的。須弥壇中央為本尊・阿弥陀如来、両側有四菩薩,奧殿安置的毛越寺守護神「摩多羅神」、據說是每33年才公開一次的秘佛 基本上,毛越寺是一個以「大泉が池」為中心的大庭園,目前境內只剩以上介紹的三座寺堂建物。 臨池伽藍跡 當初毛越寺的堂塔建築是分佈在廣闊的境域內,北方山丘置有大伽藍及堂塔,背後則是塔山連成一直線。昔日壯觀的建築物,如今只剩下7個「臨池伽藍跡」。 ↓「臨池伽藍跡」就是指寺院建物的基壇、礎石、土壘等遺構,因具有學術、文化価値而列入國之「特別史跡」・「特別名勝」的雙重指定 浄土庭園 「浄土庭園」是企圖將佛教中的極樂世界表現於地上,庭園主要以「大泉が池」為中心,周邊巧妙營造日本各地的海岸線及名勝地的縮景,因為仍遺留著850年前平安時代的造景式樣。因此不管是在學術上、或是日本庭園史上都是具有重要性的貴重庭園。 「大泉が池」代表淨水,是一個東西約180m、南北約90m的水池,冬季看到的池水是結冰的雪景。 ↓「荒磯風の出島、飛島」在池的東南岸,是庭園最美的景觀之一。岸礁石組由水邊突出至水池中,最前端的飛島(約2m的立石)是庭園的象徵 ↓「築山」在池的南西隅,高出池水面約4m高。水際到近山頂處都堆積大小各種的岩石、營造出岩山之姿,表現出如臨深淵的断崖景観,此即平安時代『作庭記』(日本最古の庭園書)中記載所謂「枯山水の様」的實例參考 大泉池南側的出島、立石、築山等石組造景,這是表現了怒濤拍擊海岸與岩壁的景觀。 ↓「遣水」在池的北側,是利用引入池水的導水路而作的造景。『作庭記』記述那是有四神相應・吉相的順流,在彎曲的水路流程中配置有水切、水越、水分三種石組 毛越寺的遣水是平安時代的唯一遺構,這在日本全国屬獨一無二的珍寶,其長度為80米,也是日本之冠。此遣水是每年5月新緑舉行「曲水之宴」的舞台,周圍的樹木也是刻意與平安的優雅情景連結而作出的。 【註】「曲水之宴」進行時,在遣水中流動著載有酒杯的羽觴,水邊歌手們每當羽觴流到了自己面前時便吟誦和歌,這是一種平安時代的貴族遊戲;男性身著寬鬆衣冠和狩獵衣物,女性裝束為內衣和十二單(多件內衣),宴儀中讓人想起平安時代的貴族文化。 ↓日本唯一現存,以平安時代潺流的遣水為舞台的「曲水之宴」(圖片來源自毛越寺官網) ↓池的東北~東南隅以砂浜與沙洲來佈局,柔和的曲線描繪出海岸線之美,是與築山形成對照的造景。由於此區的池底比較淺,而且鋪設大量的玉石,所以能很輕鬆的觀察水位的昇降(潮汐)與池底的美石 大泉池北側的遣水舒緩蜿蜒,宛如大自然中的小河,緩緩流入河口,東側有曲線柔美的沙洲海濱,這是營造風平浪靜的景象。 武蔵坊弁慶 我們由毛越寺徒步走至中尊寺,就在表參道入口附近發現「弁慶之墓」,他是義經傳說中最壯烈的人物。 武蔵坊弁慶為熊野別当湛増(統轄熊野三山之職)之子,乃紀伊国出身,據說他生出來的時候已經有兩三歲小孩的大小,髮長及肩,牙齒齊全。湛増視之為妖孽,本欲殺之,幸好為其叔母所救,帶到京都撫養,命名為「鬼若」。後來他在比叡山落髮為僧,從此改名為「武藏坊辨慶」。因為武術十分高強(即所謂的僧兵),而遭平家陷害被迫還俗。弁慶心有不服,便立下在京都奪1000把武士刀的悲願,於是在五条大橋設下決鬥的路障,凡帶刀通過的武者都必需把刀留下來,京都的武家無不聞風喪膽。當弁慶收刮到第999把刀時,這天卻遇到喬扮女裝的源義經吹著笛子過橋,無意間發現義經藏在腰間的小刀,弁慶當場阻擋義經並命其留下刀來。所謂不打不相識,結果就如上一篇所言,義經意外收服了一個追隨一生的忠僕。 關於武蔵坊弁慶的民間傳說也相當多,他在日本家喻戶曉的程度總能與源義經相提並論,在此就不容我多說了。 直接說結果: 1189年閏4月30日,藤原泰衡在鎌倉的壓力下派出500兵騎突襲只有10数騎的義經主從,戰到最後只剩弁慶一夫當關在阻擋追兵,為了讓主子義經逃到衣川館(高館)頂上,弁慶在衣川附近以肉身抵擋如雨般的飛箭。據說為了拖延時間,弁慶陣亡時仍然硬撐的站立著,使得敵兵不敢靠近。「弁慶的立往生」在日本史上可以說是屈指有名者,為武士道精神的傳統代表人物之一。 ↓「武蔵坊弁慶の墓」就在距離其陣亡的衣川附近 繼續閱讀:奧州・平泉文化(中尊寺) 相關連結: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