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1/28 12:12:16瀏覽433|回應0|推薦0 | |
這篇報導文章,刊登於:民國七十七年八月14/15日聯合報。應是金瓜石戰俘營史實第一手記錄,那一年,聯合報報社派了兩位記者至金瓜石,請在地人以口述方式,記錄他們對金瓜石戰俘營所知和看法。 金瓜石紀事 戰爭枷鎖 採訪:曾清嫣 攝影:郭東泰 金瓜石戰俘營的房址已改,鐡絲網已拆;礦坑已埋。但無情的戰爭却使金瓜石蒙上殘酷的陰影,没有戰俘的日子,金瓜石小鎮平靜,純樸而繁華。
當然,受雇於皇軍,為日本人工作的台灣同胞,在戰後被俘虜反告一狀,抓去上海審判坐牢的人也不少,這些人都是戰爭的犠牲者。 台金公司退休職員張君德,就是在這樣情況下,落難上海數年,而後被遣至日本,再回台灣。 日據時代,張君德曾担任戰俘虜管理員,對於戰俘,他深覺「問心無愧」。 張君德說:「我也是日本統治下的犠牲者,能怨誰呢?」戰俘營那段辛酸而不光彩的歲月,令他不忍回想,也不願回想。 不管勝利或失敗,戰爭的冷酷與無情,都會留下累累的傷痕。金瓜石的居民,遙遠「督鼻寮」時代,並不認為台灣同胞應該承受這段歷史的罪名。 住在戰俘營對面的董永田太太說:「戰俘來時,大家都知道這是皇軍抓來的,和台灣人亳無瓜葛;民眾既不害怕,也没有不歡迎。有時,戰俘在營內走動,附近民眾透過樹叢,隠約可以看到;小孩子還認為看到戰俘,很高興,很親切。」 另一位曾在日據時代金瓜石礦山醫院服務的張老先生說,戰俘以絶食來抗議入坑採礦,是一種哀傷的「愚行」。因為,當時大戰己接近尾聲,大多數戰俘都堅持「最後一刻」的勝利,有什麼不能忍的呢? 戰俘在台灣光復後半年撒離金瓜石。據祈堂廟堂主簡金傳記述,國際法規定,戰俘只能在礦坑外做工,不能入坑採礦;但因日本人太強硬,戰俘不得不從。民國卅四年初,盟軍透過國際紅十字會交涉,將戰俘轉送到新店龜山種番薯,約五六個月後,戰爭就結束了。 簡金傳說,那些病逝在金瓜石的戰俘,日本皇軍並没有棄屍不顧,戰俘死後,被裝進木板箱內,由十個人協力挑到金瓜石附近的新山里公墓埋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人還把屍骨抬回去。 一具屍體,一個回憶。住在戰俘營遺址的附近現有民眾都認為,愛德華茲親歷剝膚之痛,他的控訴,可以理解。然而戰俘死於礦坑,本地礦工也死於礦坑。日本皇軍所種下的歴史,不應該由中國人來承擔。也不應該由金瓜石礦區的「聲名」,來擔負那段令戰俘肝腸寸斷的歷史陰霾!(二之二)
我將這篇報導和手中相關書藉相亙對照,戰時的故事影片:1980年。 讀者文摘「大慈大悲」1984年一月號,看起來這段史實,不是只有在地居民才知道,日本皇軍/台藉監視員和戰俘倖存者也知道。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