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1/03 11:13:01瀏覽2436|回應1|推薦17 | |
無知的新世代 日前英國一個市調組織針對40個國家做2016年「無知指數」調查,主要是以一些關於國家內的社會現況,如人口數、醫療健保給付和住屋所有權等做為評估指標。其結果顯示台灣名列「無知國家」第三名,只比中國及印度稍好一點。 這個結果令國人大感意外與不解,台灣是個資訊相當發達國家、教育普及、新聞自由、網路的覆蓋率似乎沒有死角,怎麼會是一個「無知國家」呢? 但沒隔 「無知」何錯之有?蘇格拉底說自己是無知之人,於是到處去請益那些自認為有知之人,但這些有知之人欲往往被蘇格拉底問到不敢說自己所知為真。何謂真知,乃知其所不知,對其所知者一再質疑、挑戰,問到沒有經驗實証與其命題相左為止,才確定為真知。 在台灣長期考試升學制度下,標準答案已成為知識代名詞,如果在考試中問:在二次大戰殺死很多猶太人並設置集中營以毒氣殘殺猶太人的是誰?大概有九成以上的學生可以很容易的考試卷選擇希特勒這個名字,再問希特勒創立什麼政黨,也有九成以上可以回答是納粹黨。但若細問希特勒納粹發起的二次大戰和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亞洲有何異同?對世界影響為何?其跟現在國與國之間戰爭又有何差別?大概有九成學生說不出所以然? 除了記背考試中的標準答案外,在網路資訊發達後,現代年青人習慣於上網查資料,不知道的問題就直接到維基百科去下載,對於這些網路上資料不求甚解,就以為那是知識,且相互傳送,不再求証,可言之現今網路充斥著假知的知識到處傳佈,但多數人卻無知的以為自己真知。 學生們在老師出作業時就到網路去找答案,同樣地老師在教學生時也很輕易地就用網路資料當做教材,網路已成為虛擬學校,變成教育替代品是學生求知的空間。以此次爆發的納粹希特勒爭議為例,若到網路去搜尋「希特勒影片」時,會發現有二十幾部以不同配音重製希特勒惡搞影片,這些影片的瀏覽率總和起來超千萬人以上,當這些人看到這些「搞笑」影片時,會把希特勒的形象聯想到那殺人無數的納粹嗎?還是會覺得希特勒這麼那麼無厘頭。 製作這些無厘頭影片的人,其無知程度豈不比這些高中生和該導師更為無知,而那些看到影片又轉傳者不也同樣無知嗎?甚者是無知中所呈現的無感! 何謂真知?是知其何者可為,何者不可為!何謂真知?是知其所知也知其所不知!何謂真知? 是能問其所知,疑其所知,檢驗其所知! 台灣所面對無知的一代是:不問!不疑!不做!任何知識都需要一再檢驗、思考、批判和履行。此次事件已在校長宣布下台暫告落幕,這又是一次標準答案下的思考行為模式,若無法在此事件去訓練出學生理性批判思考能力,而一再以標準答案式的教育模式去便宜行事,則要翻轉新一代無知的現況,將是難以期待。 本文發表於106.1.2人間福報社論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