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2/23 14:41:44瀏覽1786|回應3|推薦6 | |
提升台灣青年六大能力 台大教授葉丙成於日前一場座談會中指出,台灣青年在未來需要具備:如何找資源、如何交朋友、如何看清人事背後的政治、如何深刻洞察觀察問題、如何讓別人印象深刻,以及如何說服別人等六項能力。 台灣教育學習過程中沒有去教導學生此六項能力嗎?何以葉丙成要特別強調,若青年沒有這些能力將無法適應未來全球化競爭過程。究竟此六項能力,其現況為何?我們可以一一分析加以了解,了解其問題之所在。 找資源:現在只要上網搜尋,似乎要找什麼資料都可以找得到,網路資訊便捷性,只要手指輕輕一按鍵盤,所有資訊就呈現在螢幕上,但問題在於茫茫網海中,何種資訊才是正確的,那種資源是有用,現在的年青人無法分辨,往往花費最多時間於網路中卻沒有得到相對地資源,只有一大推無用垃圾資訊留在腦海裡無法運用,甚者是誤用很多錯誤資訊,可言之,台灣年青人是無法有效利用大數據。 交朋友:是最簡單人際關係,年青人從小就在交朋友,有人不會嗎?這個能力怎會不足?有必要特別去強調?事實上,現代年青人的朋友關係可分現實生活面和網路人際關係,此兩者有某種程度反比,年青人習慣於網路虛擬空間人際關係,卻不知如何去面對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互動,只會對著手機和電腦傳訊息,而難以和朋友們面對面溝通,此種走不出虛擬空間的交朋友能力當然有需要加強。 看清人事背後政治:在台灣講政治是很沈重,特別受到政治意識型態左右,難以用理性去超越人事糾葛,進入職場就會碰到人事的升遷、考核、任用等問題,看不清就會陷於逢迎拍馬惡習中,能否用自己能力來跳脫職場人事惡習是需要智慧和能力,可是在我們教育現場卻沒有人教此項能力。 洞察問題:這是台灣年青人最欠缺的能力,害怕問題,只想以標準答案來面對困境,不敢去嘗試錯誤,面臨問題就急著找答案,而不深刻去了解問題為何?有問題才能夠刺激思考、創意和面對困境之能力。台灣的家長卻害怕子女碰到問題,只想讓他們一帆風順,其結果是讓我們年青人過於安逸,無法靠自己來解決問題。 讓別人對自己印象深刻:這是展現自我積極面,讓別人對自我認肯。現在是可以讓年青人自我表達和追尋夢想年代,很容易讓別人看見自己定位。但此種印象深刻不是特立獨行也非譁眾取寵,而是執行力、創造力和自我行銷能力之綜合表現,但我們卻只看到學生成績,只有對考試前幾名者有印象,這也左右現代年青人想讓別人對自己印象深刻的錯誤價值觀。 說服別人:說服是高度溝通能力,它不是以暴力或威權讓別人屈服自己意志,台灣有過多語言和肢體霸凌,年青人很容易流於情緒和從眾意識型態,欠缺理性溝通和聆聽別人不同意見之能力,如何用理去說服別人接納自己意見,其前提就是要先能夠傾聽別人聲音,這的確是現代年青人很欠缺的能力。 上述六項能力,是現代人得以生存基本能力,但在台灣教育中卻從不重視,一切還是考試至上,在以往尚可用學位文憑混得一官半職,但在此多元國際化時代,已無法用考試所學到知識來應付快速變遷資訊競爭社會。 台灣競爭力日益下降,年青人若無法透過教育過程來提升基本生存能力,則台灣的未來是令人憂懼。 本文發表於人間報12月13日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