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2/19 09:32:41瀏覽2767|回應2|推薦8 | |
教育部應以財務和辦學績效為大學退場機制 並公布財務不佳學校以避免學生誤觸地雷 近日在UDN新聞網看到上學年私立大學所公布的財務狀況,其中只列排行前十名,這些學校的財務大約有十幾億以上,除了慈濟、元智和華梵之外,大部分是教改開放前的老私校居多。 教育部要求每間私校都必須經過會計師查核後,於其學校網頁中公布其財務狀況,包括現金、借款、餘絀、獎助學金和學雜費收入。基本上,從這些財務報表可以看到這些學校把錢花在那裡?是否願意把錢花在學生身上,有無借款,財務是否健全,能否支撐少子化所帶來的衝擊。 在此新聞中也看到各校提供給學生獎助學金排行,可發現財務佳、有錢的學校其所提供的獎助學金,不一定成正比,也就是說有錢的學校不一定願意把賺來的錢提供給學生當做獎助學金。 財務列入前十名的私校,大部分是大學校或是由企業贊助成立的學校,有七所學校學生數是超過萬人以上,每年學雜費收人盈餘是上千萬甚至到億。但是,補助學生獎學金入榜前十名,大部分是學生數五千人以下的學校,只有一所萬人以上學生數的學校勉強擠進第十名。 對於少子化壓力,教育部一直限於學校學生數多寡的迷思,時時刻刻去檢討學校的報到率和在學率,甚至於用此做為教育部補助私校的依據。反而對於學校財務是否健全、教學績效是否良好、提供給學生獎助學金的比例是否良好,及教學評鑑有否通過,都不太在意。 教育部對大學退場機制,原本就是以學生數、財務狀況和辦學績效三項指標為主,但不知何時卻完全以學生數做為退場機制唯一指標,在寒蟬效應下,私校變成大者愈大、小者愈小,連帶的也影響到學生選填志願的順序,其結果真的對高等教育好嗎? 有些私校成立之初就是以小型精緻大學為辦校理念,並非想以過多學生數的收入來賺取學校利潤,只要維持基本學生數再加上募款和教育部一些補助就可以提供學生很好的學習環境,這是在辦教育而不是辦學校賺錢。特別在台灣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的不公平競爭下,弱勢者念這些小校、私校者佔多數比例,換言之,這些學校是幫忙政府提供更多資源來照顧弱勢族群,特別是一些佛教興辦的大學,其提供獎助學金遠比其它私校為多。 反而,那些超過萬人大校,其師生比和樓地板面績比例都比人數少小校來得差,也不願意提供更多獎助學金來補助弱勢學生,卻爭取到更多教育部補助,以此來賺取學校利潤,直接轉入董事會帳戶或學校基金中,這些取之學生或教育部補助卻不用於學生的辦學賺錢方模式,是符合高教的教育目標嗎? 以學生數來做為退場機制是很簡單的市場原則,但它卻不符合教育原則,特別對於那些財務佳、用心辦學也願意用更多經費來補助學生的學校,不能夠再單以學生數、報到率去處罰學校,強逼退場。這不是逼退學校而是逼退弱勢學生可獲得較好高教環境。 大不代表一定好,小更不代表一定差,但財務好壞是直接影響到學校有無能力持續辦學,這是現實問題,教育部還是要以財務做為大學退場機制的主要機制,公布所有私校財務報表排行,特別是有嚴重負債學校,其如何經營一定要讓學生知道,不要讓學生選擇一個有財務地雷的學校。另外也要公布所有系所評鑑結果,讓學生選填志願時有所依據,而不是只以學生數的量化做唯一考量。
本文發表於十二月十七日聯合報民意論壇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