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9/03 17:45:14瀏覽394|回應0|推薦4 | |
開學了 請重視十二年國教新生 十二國教改革方案於日前宣布確定明年入學方式,依舊採取先免後特,各界仍以自己立場來解讀新的入學方案,似乎還無法獲得一致支持,特別是主張特考優先縣市,反彈依舊。 開學了!對於第一屆十二年國教入學的高一生,好像沒有多少人去關注這一屆高一新生,如何去適應新學制,還是大家只認為考上了就不用再去關切未來這三年的高中、職生活跟以往有什麼差異性。 同樣的,對於高中職學校而言,在學生不同以往入學模式,學校可否有針對學生不同能力、興趣的區格予以完整教學配套措施,尤其經過不同梯次選填志願後才決定就讀那個學校的學生,更應該了解其間差異性,予以適性輔導。 考試是一時的,未來三年高中職生活才是學生入學後更重要學習生涯,可是,對於十二年國教,大家仍圍繞在入學模式爭議上,沒有幾個人探討入學後在教學內容上有什麼差異,對於學生的學習輔導和生涯規畫有無不同以往的課程設計與教育內容。 或可說,當初在規畫十二年國教時,教育部可有提供一套完整教學內容從國中到高中職有整體性課程規畫,只可惜在十二年國教政策宣導,並未在此讓各界深入了解。適性教育與多元發展是十二年國教一再強調的教育目標,但如何從課程內容中讓學生和家長知道學生能力與興趣志向,無法發現有重大改革,事實上,目前對於十二年國教的課綱和整體教學內容設計,教育部還是且戰且走,並未拿出完整配套措施,這應該是入學方式外大家更要去關注的重點。 如果,十二年國教只在於入學方式的改變,對實質課程改善沒有做任何調整,一切如昔,則這樣的十二年國教改革是沒有意義。免試入學不應該是十二年國教最重要教育目的,國教不應著重於免試或免費,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擺脫考試壓力下提供適性發展、激發學習能力的教育模式。 針對第一次十二年國教改革的滿意度,教育部的問卷重點依舊在於入學方式滿意度上,對於課程、課綱的改造好像沒有特別提到,這是令人憂心的政策發展。開學了!對於十二年國教的新生,在入學後到底有沒有特別的感受,會考所彰顯學生能力鑑別意義,有沒有進一步實際輔導,針對不同學習能力予以特別教學設計,還是只做為能力分班的鑑定,或者一切從舊,課程一樣上、教學一樣教,學生來源無所謂,怎樣的方式進來,沒有差別,還是考、考、考,就是再拼一次大學考試而已。 考試引導教學是台灣多年教育弊病,十二年國教想以免試升學來翻轉,卻因設計不良與宣導不足而功虧一簣,但失敗最大主因還是在於只想用入學免試來翻轉,是無法達到效果,當這些學生進入高中職後,還是得應付不斷的考試以達到下階段升學目標,則何能翻轉呢? 要教給十二年國教的學生什麼教育內容?要給他們什麼教學課程?要如何輔輔導他們未來三年求學生涯?這才是十二年國教重點所在。第一屆十二年國教的學生已就定位,希望教育當局也能馬上就定位,考試已過,讓他們在未來三年能夠得到最好教育資源,獲得最佳學習歷程,這才能落實十二年國教目的。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