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6/15 16:13:03瀏覽216|回應0|推薦0 | |
老臣猶在此─從一幅升允書法談起
老臣猶在此,幼主竟何如?倘射上林雁,或逢蘇武書。 這是清末遺老升允避居庫倫時寫的一首感懷詩,升允以蘇武自況,道盡亡國的無奈,也為升允在辛亥後試圖匡復的的歷史,作了最佳的註腳。 升允,字吉甫,號素庵,光緒舉人出身。因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作章京的因緣,後來才有機會以候補道資格,出使歐洲各國,而對於西方各項制度都有所認識,也奠定他往後在甘肅推動新政的基礎。升允回國後一路扶搖直上,歷官山西按察使、布政使、山西巡撫、江西巡撫、察哈爾都統、閩浙總督,於光緒三十一年任陝甘總督,達到顛峰。宣統元年,因反對立憲而被革職,閒居西安。 辛亥革命事起,繼升允擔任陜甘總督者,為滿洲正黄旗的長庚,長庚處事寡斷,猶疑不定。長安軍變,升允由東柳巷家中逃出,僅帶了三名戈什哈倉皇西逃,出了險境,沿途召集舊部,至蘭州。與甘肅長庚、西寧辦事大臣慶恕、寧夏馬安良等合兵,共有軍、馬、步、防,七十餘營,二萬餘人。與陜甘總督長庚分別致電清廷,要求「勤王」,攻打陝西民軍,於是清廷再任命升允為陝西巡撫,總理陝西軍事,令其率軍分三路攻陝,連下十餘城,兵進潼關,入咸陽,逼近西安城。 當時秦隴民軍,力漸不支,躊躇滿志的升允,打算攻下長安之後,謀迎幼主西遷,圖恢復之計。無奈事與願違,這時的袁世凱正計劃逼宫,恐西軍盛,乃密令毅軍二十營入秦暗助民軍,西援鳳翔,東援乾州,并以朝廷之命,矯詔升允,阻其東進。次年二月,退位詔下,升允知為袁所賣,不得已匆匆挂印而去,長庚亦隨之。之後升允往來各地,祕謀復辟活動,但都宣告失敗;升允於避居庫倫時,曾寫下了這首沉痛的五言絕詩曰: 「老臣猶在此,幼主竟何如,倘射上林雁,或逢蘇武書」。 一九三一年七月二十三日,升允病逝天津,廢帝宣統贈諡曰「文忠」,從清人立場來看,的確妥洽。溥儒為他撰寫神道碑,說是:「武侯盡瘁,天道可知;申胥空還,臣力盡矣。」比之為鞠躬盡瘁、無力回天的諸葛武侯與申包胥,雖然有人說是愚忠,但設身處地,仍值得後人敬佩。 近得這件升允書法作品,來自扶桑,款書「衫山先生屬書舊作」,雖未鈐印,的是真跡無疑;捲軸仍是日式原裝裱褙,簽條題曰「支那忠臣升允之書」,爰略述相關掌故,稍加回味。(丙戌仲夏)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