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5/08 02:10:00瀏覽4394|回應9|推薦89 | |
. . 《愛鄰醫院賣豆腐》 我這樣閃閃躲躲走在三峽的老街,無非是閃躲這些嘈聲叫賣的店家,以及喧囂張譁的遊客,此街的建築似乎只是個配角。後來閃過了金牛角與豬血糕,興隆宮已在不遠處。 我靠近興隆宮右鄰的店家一瞧,做的是工藝品買賣,內部安靜,印象裡三峽抗日義民頭領蘇力的舊居在此側,所以好奇進入一問是否蘇姓? 一位熱心的青年帶著靦腆微笑,他說屋主早不姓蘇,或許興隆宮內會較清楚這方文史 ? 我道了謝,續往廟前尋找左側的愛鄰醫院。見興隆宮門面寬度足有四、五個鋪子那麼大,冷靜一想,似乎已猜出幾分;確實,蘇力與愛鄰的舊宅已全被興隆宮合併,所以才產生這般規模。 所幸這一側的愛鄰醫院保存良好,石拱門、檜木頂、木質窗櫃,已歸廟方所有。而另一側廟後方的愛鄰院區則仍歸屬陳醫師後人陳雅道所有,裡部舊有之長廊,美麗的中庭花圃,頗寬敞的兩層長方建築,全然維持原貌。 陳雅道近期將此處舊居租給了『青草職能學苑』,望能為弱勢青少年盡份心力,延續家族救人的理想,所以在長廊各處教室裡設有木雕技藝、實習商店… 等;寬敞的兩層建築則闢為禾乃川豆製所,專營各式豆漿、豆腐、豆花、醬油等豆製品,大約就是黃豆與黑豆。區內也賣豆腐霜淇淋與豆腐冰類,算是新鮮可口,尤其那碗豆腐冰,巴掌大的抹茶豆腐,兩味黃豆、黑豆,搭著碎冰一齊食用,不尋常的體驗。 點來一盤方豆腐,一碗豆腐冰,坐在偌大的花圃歐式長椅歇息,竟與不遠處老街的喧鬧形成兩極對比;我的身體在這老院子裡得到充分的放鬆,不再是先前的閃閃躲躲;愛鄰醫院在設計之初似已有鬧中取其靜的構想,可謂苦心孤詣。同伴很開心發現一處好所在,不出幾日又再訪愛鄰的園圃。 . . 《愛鄰文創看板記載:日本湯恩博將軍》? 新北三峽的『愛鄰醫院』是當地的老診所,民國36年(1947年)由陳重明醫師返台開業,那年日本人戰敗陸續離台遣送回日,國府官員已大致接收完畢。1949年後,大量國府軍民由陸遷台,守衛京滬與福建的湯恩伯部亦退守金門、台灣,幾次敗戰的湯自此被蔣介石冷待,僅得個總統府戰略顧問虛職。 湯自知敗戰、密告陳儀等等給人的觀感不佳,隱居北縣三峽,經濟拮据,刻苦度日。後胃疾嚴重,為省錢僅在三峽小診所看病,診所卻診斷為盲腸炎,動了手術,然湯之胃疾愈加嚴重。 幾番周折,蔣介石批准赴日醫治,並交辦駐日代表就近照護。湯起初在東京慶應大學附設醫院的手術尚稱順利,首次療金八千元;但後來持續惡化,再次動了手術,同樣失敗。第三次手術,需美金三千,湯恩伯竟已拿不出手,寫信向好友胡宗南告急,望能幫忙周轉。這消息傳到蔣的府裡,惜未待三千美金轉入,湯已命殞手術檯上,得年僅五十四歲。 湯恩伯,原名湯克勤,為感念陳儀提攜之恩,改名恩伯;陸軍二級上將,蔣系大將,與胡宗南、陳誠並稱三傑,真正的嫡系。臺兒莊戰役、1942河南饑荒、國共內戰失利、京滬杭閩廈連連失守、密告陳儀,均與其息息相關。 而愛鄰醫院這案例,後人或許將背景與人物搞混了,後來接手改裝經營豆製品餐廳的年輕世代也未再細察下,於是將錯就錯,擴及了網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