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散文:修習哲學與文學寫作(及部分《鄉愁》德文試譯)
2016/11/19 15:31:37瀏覽273|回應0|推薦1

《修習哲學與文學寫作》(散文,及部分《鄉愁》德文試譯)

...Da fing ich an zu ahnen, daß ich nur erst ein schmales Blinzeln, noch kein gediegenes Schauen von der Welt gehabt hatte ... Zugleich aber zitterte etwas in mir gleich dem Zeiger des Kompasses mit unbewußtem Streben mächtig jener großen Ferne entgegen. Und nun verstand ich auch die Schönheit und Schwermut der Wolken erst ganz, da ich sah, in was für endlose Fernen sie wanderten.

 

「......我這才恍然大悟,過去我所認識的世界不過是自一吋眼縫所窺探到的一角,而非它真實、純然的樣貌1。意識到這點,驀地,我自身2內有股力量顫抖著欲脫穎而出,彷佛面對無盡遠方時,羅盤上那無意識地飛轉不定的指針;再望向那漂泊遐方的雲朵時,也才感悟到那倩影身後還瑟縮著淒淒悲愁。」

 

..Lernen, schaffen, schauen, wandern -- die ganze Fülle des Lebens glänzte in flüchtigem Silberblick vor meinem Auge auf, und wieder wie in Knabenzeiten zitterte etwas in mir mit unbewußt mächtigem Zwang der großen Weite der Welt entgegen.

 

「……閱讀溫習、文墨流淌、走訪諦視、漂泊遠方——生命的充實在我睫下若銀光順閃而過,外在世界的蒼茫再度迫使我自身感受到一股油然而生的顫慄,恍若年少。」

——片段自譯《鄉愁》(Peter Camenzind), Hermann Hesse。

 

註解

1.    真實、純然的樣貌:本想譯作「本質」,因樣貌終究只是表象;但考量文學修辭,捨棄之。

2.    我自身:名詞。根據康德的「物自身」。若用「我體內」,偏向意指心靈與肉體是對立的;若用「我心中」,則又蘊含著「心靈」是實體,故採「我自身」一哲學上較明確的語詞。)

  正式進入哲學系後的首次期中考在今日終告一段落,當初準備插大考(轉學考)的心情仍在。整體學習成果雖差強人意,但這些事物仍充足我心。在筆記本黏上《鄉愁》主人公Peter Camenzind面對外在世界的這兩段體悟之德語原文,大意便是初備插大考時,在書桌前高掛的「哲學:我的心向著廣闊的世界/顫抖著。(濃縮Camenzind的感悟)」。

 

  最近久違地更新了如火如荼地備考後就沒整理的文字象牙塔,先放了一兩首進入哲學系學習後寫下的新詩。最近會把一直在撰寫的中篇小說 »Unser Leben Unser Traum«(我想,完成前我是不會為它起中文名的)先撤下(若還有人關注它,我只能表示現存網路上的版本實在不堪入目,且多有大改;其他詩作、散文亦是)。這段日子裡,我一直在修改它,舉凡用字遣詞與錯別字、修辭潤飾乃至情節,但最令我在意及擔憂的,是筆下人物們的價值觀、世界觀等思維與性格的轉變。因這小說從我專二或專三開始寫起,這麼多年了,我亦是不斷成長。我擔心回頭修改文稿時,不能維持當時對人物們的設計構想,怕他們的思維雖也有所成長卻有時序上的出入。想想,Hesse寫作《鄉愁》--這部同時啟蒙我學習德語與哲學的最大動機之作品 時也是27歲了,亦是從較年長的人生歷練去描寫Camezind這一位少年--嗟,這些作家的創作歷程太耐人尋味。

 

  然而,我倒是很期待正規地學習哲學對我的文字創作產生的影響。先前同接觸哲學而喜愛文字創作的友人談話,都認為哲學中的理性確實有相當程度地影響了寫作的思維,尤其是修辭的使用與措詞盡用得彆扭了--擬人與轉化的手法、冗詞贅字等都提醒著尼采的警惕:「哲學--某種程度上正是修辭學、說謊學。」翻譯德語歌曲或這次試圖翻譯一段純文學(對Hesse大失恭敬)上,又受修習詮釋學的影響,每一筆皆戰戰兢兢,但我仍決定暫時主觀地理解文本以詮釋,即便對影響Hesse的哲學家的眾學說還不熟悉,沒有辦法像施萊馬赫說「進入作者生活以避免誤解」。但,再重讀Hesse的一些小說篇章,已經能從哲學的角度去揣測與理解部分作者的思維,例如《鄉愁》開頭,主人公大量陳述他所觀察到的自然景物變化,馬上就聯想到古希臘自然哲學;《徬徨少年時》,Sinclair同牧師觀察火的型態變化與變化的尺度,直覺就想到Heraclitus的「活火」與"Logos"等,也更能看出Hesse作品中的中國哲學思維,包含本文開頭試譯中,那「面對外在世界,心中莫名的顫慄」,如今自然地聯想到中國哲學中說的「敬天」憂患意識(這裡,我喜歡牟宗三先生在《中國哲學的特質》第三講對「宗教的情緒」的解釋)。

 

  我想我還需要再在哲學系中熬無數更多時間,熬各門哲學領域的底子,很久、很久……。

 

共計1340

18th (Frei.) Nov, 2016

於 輔仁大學哲學系

pic resources

( 創作散文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startl3&aid=8228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