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3/02 13:13:35瀏覽940|回應0|推薦5 | |
六祖壇經—了義的西方引化(二)(67) 念佛三昧: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所以念佛三昧關鍵在於「子若憶母」,如何是「子若憶母」?難道是口裡一直唸著母親的名字,稱為「子若憶母」?不是的。 孟郊的遊子吟是最佳註解:「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讀高中時,我母親親手為我織了一件背心,這背心我從高中穿到大學,後來人變胖了,背心就太小了,又有點破損,就丟了。現在要找回來,也找不著了。真丟了嗎?其實都在記憶裡。 今年二月,有一天中午下班,看到學生們穿著學校訂做的毛線背心。忽然想起那件背心,剎那之間,憶母之情充滿心懷,回想起母親種種的好(母愛理念的展現)。 所以何謂「子若憶母」?思惟大覺者的理念與行止,並與之共鳴,且發願「有為者亦若是」。這才是子若憶母。讓大覺者的理念與行止,也從我心我身流出而綿延不絕。此是真西方淨土法門。所以何者能得生彼?眾生中與阿彌陀佛理念能共鳴者能得生彼。 韋刺史問: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惠能大師為之解說: 1.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2.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 3.所以能否到西方淨土,端看自己心念如何,而非口唸如何。故說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