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心得(37)摩訶般若波羅密多〈二〉
2007/01/23 14:53:03瀏覽1922|回應0|推薦6

六祖壇經心得(37)摩訶般若波羅密多〈二〉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惠能大師說了自性本體無相之後,在這邊以眾生肉眼所見,最容易體會的有形器世間來說明「空」的妙有。記住!這是對照的說法,前一段說本體無相,這一段說本體起用之後卻成萬相。

   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這是說無情的器世間。

   惡人善人,惡法善法,這是說有情的世間。

   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這邊提到的是,不是眾生人人皆能見到的其他法界。

    世人性空,亦復如是。總結上述,空性是大能,能一起用,就產生各種相(行為意念),而這些相是可見的,可以體會的。眾生的自性一起用,有垢有淨、有善有惡,是全有的,是整體的。

   本來面目「覺」一起用,如覺林菩薩偈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這段是覺性一起用,有時能諸法如義,即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和者,天下之達道也。但有時卻一時無法做到,總不要灰心,因為先知道自己錯了,就有機會做到諸法如義。

   這裡前後兩段都是形容「世人妙性本空」,前面說無,後卻說有,是體與用的差別而已。所以惠能大師的看法,起用即證,起用至諸法如義的地步(止於至善),即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在這兩段說明自性的言談中,惠能大師一直提醒修行者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67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