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2/30 14:12:45瀏覽37017|回應2|推薦6 | |
六祖壇經心得(21)不思善,不思惡--惠明言下大悟 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良久謂明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 當惠明遇到上蒼那不可思議的作為時(惠明提掇衣缽而不能動),心中一定震驚,此時心不定無法聽聞真正的大道。所以惠能大師要惠明先靜下心來。故曰:屏息諸緣,勿生一念。 良久謂明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惠明平日禪坐靜心的訓練發揮了功效,這一段靜心的時間很長,故曰:良久。惠能大師借用當下惠明的心境來啟發惠明,惠明在靜心的過程中,心裏起伏的有兩件大事: 一是惠明他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於能。近到一個地步,逼得惠能將衣缽置於石上而自己躲藏於草莽中,而那時惠明已經出手搶衣缽了。只不過此時上蒼出手,令曾為四品將軍的惠明對輕輕衣缽竟然提掇不動。惠明深深自責後悔,發現了他自己的惡念。 一是惠明靈光一現,知道「輕輕衣缽竟然提掇不動」是上蒼的憐憫,惠明作了適當的抉擇,放下衣缽對惠能作禮,但求惠能說法令自己開悟,惠明發現他自己的善念。 搶衣缽是「心起惡念」後的行為;對惠能作禮求他說法是「心起善念」後的行為,這兩個極端的念都是惠明的心所發出的。惠能大師藉惠明自己當下的經驗,指出能產生種種行為後面的那一個,是包含善亦包含惡,善惡是外相的兩端,心不在外相上,故要惠明不思善,不思惡。是告訴惠明不在兩端外相的善惡,那麼心在哪裡啊? 在這時是要惠明去領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那裡面的能)「不思善,不思惡。」這句話若改寫成「善惡之未發,謂之體。」這樣學佛人就比較懂了。不落在相對的外境或內在的善惡價值觀上,亦即要惠明體會那「能生善惡妙有的那真實空性」。 接著惠明知道,那本體能生出大用。這就是當惠明提掇衣缽不動之時,轉而能知求法。這時可領悟所謂儒家的「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與佛家的「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當惠明當下心思的起伏與生命真理法則相契合之時,惠明經由自己的經驗而言下大悟。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