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31 08:43:02瀏覽926|回應0|推薦0 | |
金剛經讀經淺得(51)福德無實-2 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如來不應以色身見。金剛經說的是「無所住」,在須菩提第一次提問時,佛陀就問過須菩提「可以身相見如來否?」須菩提答「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須菩提非常清楚,佛陀所說的是無相的「法身」。但是與須菩提面對面一問一答者,卻也是具足色身的悉達多。因此須菩提引用佛陀曾說過的話:「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來回答佛陀的提問,如來不應以色身見。 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金剛經說的皆是「實相」,在須菩提第一次提問時,佛陀就問過須菩提「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須菩提答「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所以須菩提深知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在小品般若經的大如品中,「云何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為世間作導師。須菩提。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不為色生滅故說法。但為實相故說法。不為受想行識生滅故說法。但為實相故說法。」 佛陀這兩段提醒,是因為須菩提對佛陀提問:「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而須菩提如是答「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佛陀為了再顯「福德無實」(反過來說,生命特性的塑造是實),而作了上述的提示。 在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無盡意菩薩以眾寶珠瓔珞供養,而觀世音菩薩不受。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觀世音菩薩以此原則展現生命。因著須菩提對外在福德的不精確認知,所以在這段問話後佛陀以「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來鞏固須菩提「不住相」的生命觀點。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