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05 09:29:20瀏覽992|回應1|推薦0 | |
金剛經讀經淺得(34)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經文: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金剛經講的就是「不住」。學佛行者根器不同,各有行者當時適應的法門。在佛陀時代,佛陀對各個弟子,給予不同的業處〈南傳用語,相當北傳的個人修行法門〉,給的時候是單獨給的。 所以有的是給骨想〈白骨觀〉;有的給佛隨念〈觀想佛陀的面貌〉;對金匠的兒子給的是觀想金蓮花,因為金匠的兒子習慣美好的事物,皆從各人最適當的地方進入。當每個聖弟子從各別的業處獲利益後,若著法相者,總認為自己的法門是第一波羅密。 比如末學總認為「覺」、「思惟」、「不思惟的思惟」等為第一,有些人則一直認為念佛好,有些人認同「愛」,有些人認同跑宮廟求感應,其實這些都無礙,只要能引人見性開悟,各各法門都是好的,都是對的,所以是平等的。但在執著法門,未離法相者,他心中仍有次第,是故有先後,故有第一、第二等次第。但在生命的起「覺」來說,各各皆好。但在個人來說,仍有次第,所以真懂的人,承認有次第〈因根器不同,方便法就有多樣〉。但亦不住於次第的觀念裏,所以就說:第一波羅密,非第一波羅密,是第一波羅密。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