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行者天偈58八風吹不動
2020/12/03 11:34:23瀏覽263|回應0|推薦1

惡言似起風,幡受生異相

輕拂柔弱飄,強勁布噗噗

生涯長且久,千言萬語雜

若遭風直吹,骷髏形一具

 

  惡言似起風,幡受生異相,輕拂柔弱飄,強勁布噗噗。惡言(惡口、妄語、兩舌、綺語)如風吹,布幡隨之變動。在可忍的範圍時是柔飄,踩到紅線時暴跳如雷。

 

  生涯長且久,千言萬語雜,若遭風直吹,骷髏形一具。長時期冷嘲熱諷、嚴詞怒罵的積累,若不能轉化而悶在心中,會形成壓力,導致身心症而折損健康。怎麼辦才好?如何八風吹不動呢?

 

  蘇東坡在瓜州任職時,和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一日,蘇東坡自覺修持有得,撰詩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註:八風是指「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等八種境界)派書僮持詩過江讓佛印禪師印證。禪師看完隨手批了兩字,叫書僮帶回。蘇東坡自認禪師定會讚賞自己修行參禪的境界,急忙打開禪師之批示,只見上面寫著「放屁」兩個字,無名火起,立即乘船過江找禪師理論。船快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早在江邊等待,蘇東坡氣呼呼的質問禪師怎可罵人,禪師若無其事的說:罵你什麼呀?』蘇東坡把詩上批的「放屁」兩字拿給禪師看。禪師呵呵大笑說:「哦!你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屁就打過江』了呢?」

 

參考經典:

  《六祖壇經》一日思惟,時當弘法,不可終遯。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云:風動。一僧云:幡動。議論不已。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

  《六祖壇經》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化幡為帆。他人的風言風語不會憑空而起,顯然有一些自己未曾注意的缺點所引,所以這個是鍛鍊的機會。若化幡為帆,同樣的風 (阻力) 卻可成為助力。如何化幡為帆?若能常自觀內心,大致上可發現尚未成就大覺悟的我們,應該是「閻浮眾生,起心動念,莫不是罪,莫不是業」,若能自下己心,視自己如塵沙,他人的言語是自己進步的動力,這時我們的心不隨外風而飄盪,卻能藉外力而清洗鍛鍊。

 

(解二)

  這首偈藉著生活中常受到的言語觸刺欺爭來印證凡夫是五取蘊,雖然《心經》朗朗上口,然而很難如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首偈告訴我們於生活中常有機會練習。《心經一隅之得》75至80頁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54258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