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行者天偈53立念在心,念念清楚
2020/01/13 16:00:46瀏覽418|回應0|推薦0

立念在心,念念清楚

磁瓶彩繪百景圖,陳列文房案桌上

那來青鳥穿窗入,滿地碎磁狼藉現

再成完體勞鋦匠,金釘點綴異中奇

今世色身似輪盤,撥轉當下眼中呈

 

  瓦罐不離井邊破,將軍難免陣上亡。器世間萬物不離成住壞空;生物世間總是生老病死,意念世間則是生住異滅。這首偈以物喻人,磁器碎裂後透過金釘的整修,代表第二次生。而凡夫的再生是透過攀緣識,經有緣父母再得另一色身而展開另一段生死。

 

  識身的由來。識身由無明與貪愛累劫積蓄而得,《雜阿含294彼愚癡無聞凡夫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復受身。…若黠慧者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斷。愛緣盡。無明斷。愛緣盡故。身壞命終。更不復受。

 

  識的因緣。《雜阿含58》佛告比丘。四大因.四大緣。是名色陰。所以者何。諸所有色陰。彼一切悉皆四大。緣四大造故。觸因.觸緣。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陰。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觸緣故。名色因.名色緣。是故名為識陰。所以者何。若所有識。彼一切名色緣故。

 

  今世色身似輪盤。輪盤者,正在不斷旋轉變化者(輪軸是固定的)色身四大變化尚慢,因此這裡說的似輪盤,有如《楞嚴經》卷二:佛與波斯匿王的對話:「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沈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註】。但整段對話中,佛說變化中有一不變者。而那不變者卻需要成熟,而這正是吾等不斷的再來世間進行學習之旅的原因。

 

  撥轉當下眼中呈。這個輪盤是如何撥轉的?未明白生命真相之時,因不知生命法則(此是無明),我們的六根隨著六塵而起心動念,如《地藏經》云:「閻浮眾生起心動念,莫不是罪莫不是業」這個撥動輪盤的,卻不是自己在控制,這樣的命運軌道是可怕的。我們必須重新拿回控制權,如何拿回?轉識成智也。當我們能立念在心,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念念清楚,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為:撥轉當下眼中呈。

 

  【註】《楞嚴經》卷二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毗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髮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沈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大王,汝年幾時,見恒河水。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恒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佛言:汝今自傷髮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恒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踊躍歡喜,得未曾有。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徧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

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覺林菩薩承佛(覺)威力徧觀外在十方的感受是「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我們眼中所見也是如此,形形色色,眼花撩亂。因著所見皆是不同外相的形形色色,所以眾生自然執取相異的外相,因此分門別類,有男女老少,有富貴貧賤,有六道之不同,有合乎己意與不合己意,有自認的善與不善,眾生認為異相是真實的。

 然而覺林菩薩卻從「大種」這個角度切入,領悟了外在的異相不是真實的,而真實的「大種」卻是一切眾生皆具,所以說: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大種是個假名。大種是生命,是「能」。《六祖壇經》惠能大師的修行心得,在早期惠能大師還用「佛性」這個名詞,所以在《六祖壇經敦煌本》惠能大師在東山寺說的偈是這樣的:

(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二)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六祖壇經》到了【南頓北漸第七】

  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

  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蓋頭,也只成箇知解宗徒。

  惠能大師表演了這一段,離一切名相,用的是「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覺林菩薩也是一樣,用了不得已的假名「大種」。

  要理解這段說明,先從第二句「色中無大種」來理解,《圓覺經》有一段佛陀指導普眼菩薩,用分解法來找,找到最後發現原來「身心皆是幻垢」,果然「色中無大種」。有時我們會剪指甲,會流鼻涕,會吐痰,這些「指甲、鼻涕、痰」之中,果真是「色中無大種」。既然色中無大種,那麼大種中自然無色。

 

  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生命需要累劫至各道學習,為了方便在各道的特定環境學習,因此生命必須有載具,而這個載具就是形形色色不同的外相。每次再來,載具都可能不同。上一次是英偉大丈夫,下一回可能是池塘小雌龜,或許也曾是光主,更必須到人間歷練。佛陀釋迦牟尼就是如此,從最遠因緣善慧行者起,歷十萬劫,端看學習的需要,在六道中取不同的載具而展現生命至諸法如宜。因此為生命學習故,雖然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但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接上句「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用世間的實際例子做比喻,「無形無相」的「心(性)」中,並沒有具體的油彩圖畫,而肉眼可見的具體彩畫中也看不到真實的「無形無相」的心。

 

  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但是一幅油彩圖畫必然有位畫師依其心意所思,手持畫筆創作出彩畫。所以成語云:成竹在胸。然而那令手沾色做畫者的首動者並不是手。那「首動者」是心,心若亮,則圖畫有光彩;心若暗,圖案即黑沉。

 

  有人如是說,人生如畫布,是自己將之填滿色彩。這個「自己」是誰呢?是外在的身體嗎?看來不是,外在身體不過是自己曾經用過的許多生命載具中,其中的一個而已。操控這載具的「那個」才是自己。

 

  關於「那個」。有好多修行人找到了宿世中的「那個」,或許曾經是將軍,也有可能是公主,或者是幸福的平凡百姓,或許累世修行甚至當過國師。當如是以為找到的時候,其實還不是「那個」。這些眾多角色:將軍、公主、百姓、國師,的後面那個無相的,看不見的才是。因此《六祖壇經》【付囑流通第十】惠能大師在滅度之前再三囑咐,留下「真假動靜偈」,我們可從中揣摩而得。「那個」是「能」是「生命」。宿世的將軍、公主、百姓、國師,和現在的「我」,都只是「那個」在不同時空的投影罷了。如果以掌中戲比喻,宿世外在有形的皆是戲偶,「那個」是演出者。

覺林菩薩偈(四)

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彼心恆不住。「不住」是從不止息之意,「那個」大能不生不滅,從不止息。《維摩詰經》從「無住」立一切法。   

 

  無量難思議。心如虛空,從不止息,從而生成一切,而成住異滅,生生不息,心若明,行諸法如義(宜),許多人稱之為善。心若一時無明,起貪嗔痴慢疑,行不恰當之事,許多人稱之為不善。因此說: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  

 《六祖壇經》惠能大師解說「摩訶性空」,與「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是一樣的意思。

  惠能大師如是說: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 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各各不相知。為何各各不相知?因為各各都落在外相的區別,取了自己的利益,看不到整體中其餘的部份,因此未能在「不二」中共鳴,因此無法相會相知。我們在世上,是不是只看到「我」及「我們」這一群的利益而已呢?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這句話如是解,當我們不能透徹明白自己,心未能持續的察覺,因而住色聲香味觸法生有所住心,整個生命被「貪嗔痴慢疑」所拉著跑而不自知。

  

  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我們在未明心(那能、自性)之時,照樣隨著那被無明所遮的能,六根自然有見聞覺知,餓了要找吃,渴了會尋水,冷了加衣服,以身心為自己,處處維護自己的利益。此稱為「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而六道之中每個生命未覺悟之時都是如是運作,所以說「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工畫師能自由的在空白畫布上揮灑創作,「心」也是一樣,能創作出自己的世間,心(生命)穿梭時空,分段乘著不同的載具,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時空中、在六道中,依不同的緣起,創作出不同的生命展現,故說: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各個心(生命)所畫出的諸世間,呈現出來就是「五蘊」,五蘊是「色、受、想、行、識」。末學粗淺的體會,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各人的:外表與行為,以及內心的感受、記憶、習性、思考模式與見地。

 

  五蘊從心(生命)而出,所有的一切都依心(生命)而有。如《六祖壇經》【定慧一體第三】 真如(心),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 此就是「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讀這一段時,末學真是讚歎心(生命)的神奇與偉大,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然而,我們畫的是哪一個世間?末學想起這首歌: 如果還有明天

【如果還有明天】

作詞:劉偉仁   作曲:劉偉仁 

編曲: Chris Babida  演唱:薛岳   翻唱:賴銘偉

如果還有明天 你想怎樣裝扮你的臉

如果沒有明天 要怎麼說再見

我們都有看不開的時候 總有冷落自己的舉動

但是我一定會提醒自己 如果還有明天

我們都有傷心的時候 總不在乎這種感受

但是我要把握每次感動 如果還有明天

如果還有明天 你想怎樣裝扮你的臉

如果沒有明天 要怎麼說再見

如果你看出我的遲疑 是不是你也想要問我

究竟有多少事沒有做 如果還有明天

如果真的還能夠有明天 是否能把事情都做完

是否一切也將雲消煙散 如果沒有明天

*如果還有明天 你想怎樣裝扮你的臉

如果沒有明天 要怎麼說再見  (重複)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承上一句「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對心的讚嘆,緊接著指出心(生命)、佛(覺)、眾生三者平等。

  佛是覺,如來者,諸法如義(宜)。若以外顯行為做比較,眾生的貪、嗔、癡怎會與諸法如宜的佛相等?因此說「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顯然不在外顯之相,而在本具之「能」。   

  這時來回想釋迦牟尼所說的這句:「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個如來智慧德相,在佛家假名曰「菩提自性」;在儒家假名曰「明德」,而末學個人稱之為「能」,若顯於外則成「感受、領悟、覺醒」。   

 

  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心(生命)是能,所以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佛是大覺也是能,因此轉一切煩惱為菩提而趨至諸法如義,佛與心是如此的不可思議,有無限的可能。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有怎樣的心見地,就能有怎樣的理念與行為,就結合成怎樣的世間。有的世間是慈悲淨土,有的是喜捨共享的樂土,有的是能轉垢為淨,有的是平等正直;但也有的世間卻是地獄監牢,是須彌高山崎嶇難行,有的世間是大浪洶湧。我們所處的世間,正是我們自心所造。

 

  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若人如實知是「心行造諸世間」,那麼這人就「了佛真實性」。佛真實性是什麼?佛是察覺,佛是「感受、領悟、覺醒」的過程,而能諸法如義(宜)。如《六祖壇經》云: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六祖壇經》又云: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嗔是地獄。愚癡是畜生。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承上句「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行者體認了心性是一切的關鍵。覺林菩薩提出了「覺悟」的實行之路。第一是「心不住於身」,第二是「身亦不住心」。   

 

  「心不住於身」就是心性能持續的察覺,不住「色、聲、香、味、觸」而生心,心性雖知生理上「食色性也」,但是心性卻可以不被生理對食色的需求而左右。所以這句話「心不住於身」,是內在的生命,觀照著自己的念頭,是否被生理慾望或生理激素所牽引。因著心是如此的警覺,以致行為上能不逾矩。    

 

  「心不住於身」這句話的衍伸義,「身」不只是色身,更衍伸為心性之外的一切外在異相。覺林菩薩偈從第一句「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開始,偈的總結也要回歸這一點。一切的虛妄因著我們執取外在千差萬別的異相而開始,而忽略了一切眾生皆具的大種。然而一切外在異相在娑婆世界,在三世諸佛世界,皆真實存在,因此欲見大種,必須離一切相方得。因此不執著外相是關鍵,所以說「心不住於身」。

 

  身亦不住心。生命必須有載具,而這個載具就是形形色色不同的外相,也就是身。生命每次再來是為了透過學習而成熟,因此上蒼賦予我們一具全自動化的軀殼,我們只需負責投入,而後續的一切作為都自然完成。心臟要跳多快,要給哪些臟腑(器官)多少血量,血管開口要多大,是否要升壓,這一切都不需我們心生命去費思量,這一切運作都自動完成【註:請參考王唯工教授著作《氣的樂章》】。這麼全自動的載具給這個生命使用,其目的是供給生命最佳的工具,令心生命不需耗費太多的注意力在色身的運作上,而可以將注意力放在自己是否覺醒了,生命是否長大啦。這是「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若每個人懂得且真實體會「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這時就能夠在世間透過週遭的生活而覺醒。何謂佛事?令生命覺醒的事就是佛事。生命對內外一切人事物能「感受、領悟、覺醒」,能不斷的發現生命法則,然後依生命法則行事為人,生命覺得沒有白來,該學的功課學到了,生命某些特質長成了,這時的生命祂的狀態是無有罣礙,自在解脫。這種自在狀態是從前執著虛妄異相時所沒有過的。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覺林菩薩偈是讚佛偈,是讚歎一位成為覺悟者的生命。大家都想離苦得樂,在苦難中的我們也常以過去、現在、未來的許多大覺悟者為榜樣,希望有朝一日,我們也成為一位大覺悟者。因此覺林菩薩做了總結,只有一條路,「一切唯心造」。一念悟,凡夫即佛;一念迷,佛即凡夫。心的察覺與掌握是關鍵。就讓我們從「觀心」開始,從「自見己過」開始。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3153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