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十四)十二緣起的修行(5) 十二緣起法的解說(3)無明的內容
2018/02/24 00:22:06瀏覽264|回應0|推薦0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十四)十二緣起的修行(5) 十二緣起法的解說(3)無明的內容

 

  無明的內容,是說明凡夫對這些生命準則不知道。《雜360》「世尊告諸比丘。若思量.若妄想者。則有使攀緣識住。有攀緣識住故。入於名色。」凡夫如何思量的,如何妄想的?簡言之:就是無明。而佛在《雜298》說明:彼云何無明。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淨。分別緣起。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癡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

 

  如何體會佛陀對無明的描述?無明就是不知。要知道哪些?如《雜阿含298》所說,應知前後際、內外、業報、佛法僧、苦集滅道、因緣、善惡、罪習、劣勝、染淨等等,都須知其分別緣起。這段我們若以《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來體會就接近了。

 

  如何是明?《四十二章經》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前際、後際、前後際」的意義。三際是指出生命永恆連續,每一次重來皆是學習的歷程。若只以一分段生死為全部,那是錯的。而有些凡夫就是如此認定,因此俗語才會說:人死如燈滅;又說:一了百了。因為認為生命只此一遭,又誤認四大五蘊為己,所以處處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以自己為中心來思考,希望擁有更多的名利財富與他人的關注,如此表現出來的即是無盡的貪婪。

 

  「前際、後際、前後際」的運用。有些凡夫知道有三際,卻落在追尋自己前世是甚麼?希望自己後際到哪裡去?佛陀教導我們,對於三際要有正確認知,不顧過去。不欲未來。於現在厭.離欲.正向滅盡。這是三際的運用法則。因為在當下更新,轉無明為明,修正行思,彰顯於身、口、意的節制,就是變換軌道、改變命運。

 

  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因果業報這個名詞,修學者是朗朗上口,但並不一定真知,業報是外顯的果,前因是不知生命準則而生念,所以這段是旁敲側擊告訴我們,我們行事為人時是否發而中節?關鍵是我們看到多少法則,進而修正自己的觀念與行為,能不昧因果,止惡即行善

 

  釋迦族滅國的因果業報。(故事出處:長阿含經、釋迦譜)釋迦族自認種姓高貴,不應與下等種姓婚配,但又因懼怕得罪波斯匿王,長者摩訶男以婢女之女假冒為自己的女兒與波斯匿王成親,生下一子即琉璃太子。太子八歲時,波斯匿王就令他前往迦毗羅衛國學習射箭的技藝。當時,釋迦族人新建了一座講堂,敷設座具,懸掛幡蓋,以香水灑地,焚燒名香。這時,琉璃太子跑進講堂,登上獅子座,釋迦族人見後,聲色俱厲地呵斥他︰「女奴的兒子!」並且將太子牽出門外,推倒在地。琉璃太子感到非常屈辱,便對身旁的好苦梵志說︰「釋迦族人對我橫加毀辱,以後我登上王位時,你要提醒我這件事。」而這事成為釋迦族滅國因緣的最後一根稻草。若釋迦族當時有眾生平等、生命一體之觀念,就不會導致後來的滅族。

 

 「佛、法、僧」這個名詞,很多人直覺的理解,佛是指釋迦牟尼;法是指釋迦牟尼所說的佛的知見;僧則是修行清淨的團體。然佛陀一音說法眾生隨類各解。這個名詞在現代的解釋,末學的體會是,在世間形式不一,花樣眾多的生命學習團體中,生命行者當積極地尋找並具備正確的判斷,從中找到一個覺悟者,覺悟者整理出來的生命法則,以及覺悟者所帶領的一個清淨的團體。若能如此者稱之為明,若從眾盲目跟隨失去自己的判斷稱之為「無明」。

 

  見「佛、法、僧」的不易。《六祖壇經》【釋功德淨土第二】韋刺史問了兩個問題,其一是:梁皇遇達摩而不識達摩。其二是: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整段經文說明了世間人常住福德,不懂功德,因此流連外相,雖與覺者相遇亦不能見覺者,現今世間許多追尋者亦如是,所以佛說凡夫不知「佛、法、僧」。

 

  「習不習」,習者,慣習。對新情況依著舊有模式反應而忽略了對新因素的重新審視,這樣容易不合時宜而扞格難入。習者,習俗。隨習俗者是從眾而對自己的判斷沒有把握。所以佛陀提「不習」,是要生命行者維持正思惟獨立判斷,這是脫離「無明」的要件。古印度有種姓制度,而此種姓竟然依外在四大之血緣來世襲。而到現代這種觀念仍然牢不可破,這就是習。為此佛說《無種姓者經》「不是由於出身,成為無種姓者;不是由於出身,成為婆羅門;而是由於業,成為無種姓者;由於業,成為婆羅門。」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105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