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來一場實驗性的非核家園吧
2013/03/05 13:33:27瀏覽2982|回應28|推薦23
  本日報載為因應核四公投,某立法委員提出一次性關停所有核電,讓民眾來測試能源忍受度,這個觀點雖然很不中聽,但是也讓我們停下來想一想,沒有核電的那天究竟如何。

  如果核四廠停建,核一至核三廠在到服役年限後不延役拆除,非核家園的那一天將很快成為現實,但是如果沒有核電時,我們的生活受到什麼影響,其實誰也不知道,因此如果不以政治正確來論,讓民眾真正體驗一次非核家園並不是不行,因為它也讓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我國的未來到底需不需要核電。而且還有一個好處,目前核四與核電的公投,至少在網路上的論戰中,各家陣營互不信任,所提出的數據也是各說各話,這種情況下如果舉行公投,絕對流於意氣用事,而且開多少次的辯論會也沒有用,與其在媒體上大打口水戰,不如換個方式思考,就是實際體驗沒有核電的日子對我們的影響程度。

  其實這樣子的實驗,至少已經在日本。以日本例子而論,日本的性質與我國相近,同樣是獨立電網、大量能源依賴進口,在東日本大地震之後,日本政府迅速關閉所有的核電機組,馬上就遇到能源大量進口、限電、經濟成長受到打擊等諸多不利因素,為此民眾不得不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經濟上日本出現罕見的巨額逆差。最後新上台的自民黨政府,雖仍主張減低核電的依賴,但是上台後決定重新啟動核電機組,這樣子的實驗代價巨大,但是也能看得出如果實施非核家園時,短期對民生的衝擊(特別是短期)。

  更何況我國離非核家園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如果核四停建,至遲在石門發電廠(核一廠)屆齡時啟動非核家園,到馬鞍山發電廠(核三廠)停止運轉以後,我國將正式告別核電,也就是說留給我們決定的時間也不多了,但是在這次的核四公投中,並沒有任何一方很負責任地告訴民眾,如果沒有核電,你的生活影響是什麼,卻只看到晦莫如深的電價上漲(另一方說不太漲),或是一次福島問題台灣就完了之類互相攻擊的話語,一般民眾沒有完全了解有沒有核電對自己生活的影響,卻只看到對自己有利的資訊就擷取拿來壯膽,這樣子就去公投,不也是一種兒戲?更何況我國是不是準備好要接受非核家園的生活也還是未知數,雖然有日本的例子在前面,但是讓實際體驗仍然有其必要。

  所以讓民眾實際體驗一次如果沒有核電的生活(也不用太長,就一個夏天)其實很有必要,可以檢視到底哪一方說得話是比較貼近事實,也讓公投的選民能夠慎重、負責任地投下那張票,也許這其中我們的經濟與社會成本很大,但是與吵了幾十年的偽議題,造成我國虛耗空轉的政治議題所浪費的成本相比,如果這次的實驗讓我國的民眾能有共識,也願意為自己和子孫負責地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那麼這點成本花得還是十分值得。因此做一次實際地體驗,然後好好地投票,並且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游前行政院長說過,民主是自做自受),那麼我們學到的不只是公投本身,還有正確的民主態度,這是很有意義的,因此本人相當贊成來一次實際的體驗。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ngreach&aid=7359438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樓下
2013/03/31 10:33
3700MW是經濟部能源局所提供。

Archangel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民欲說錯了
2013/03/23 01:27

目前再生能源的總發電裝置容量約3,700MW,比核四2700MW還高,但結構比例仍低。台灣地理位置同時具備日照量、海洋、水力、風力,比其他國家發展再生能源更有優勢。在澎湖結合,可以降低成本,由於最近的議題,有意移轉海力發電渦輪機組的技術(個人曾服務於法國大廠,在歐洲除了英語也講德語)。下面提的,當然有許多方面需要評估,尤其是環境生態。台電公司去年底計畫興設台灣和澎湖間的海底電纜,遭口湖鄉民反對,選擇上岸點不干擾居民才是重點。

你說的3700MW是哪一國的再生能源發電量?如果你用美國的再生能源發電量跟我國相比,用土地面積廣大的美國當對照組,有意義嗎?

而這種粗淺的再生能源總發電量是反核的謊言,因為風力、太陽能與潮汐都隨季節變化而會停產電能,尤其是太陽能要搭配追日系統,否則是空談。另外,潮汐發電還只是實驗階段,不能商用。



Archangel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民欲說的沒個準
2013/03/23 01:15

我們不必看你是否擁核,因為你遠住在德國,不懂我國現況,

將來缺電和經濟衰退要找你負責,大概也找不到你。

http://focustaiwan.tw/ShowNews/WebNews_Detail.aspx?Type=aALL&TNo&ID=201303150039

http://www.aec.gov.tw/webpage/UploadFiles/report_file/201360713371655.pdf

http://www.aec.gov.tw/webpage/UploadFiles/report_file/201310211443581.pdf

不必找任何藉口反核了,光是節能減碳,有誰願意出錢付碳稅?



小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全核家園
2013/03/22 16:04
比起能用核融合發電,或許20年後就可以先用釷核分裂來發電. 在釷核能的安全程度下,全核家園是可以期待的.

路人Jun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核融合未必須要核分裂來啟動
2013/03/13 06:37

民欲:

我講的是用核融合發電的「淨能量」效益。譬如我們今天都在威秀擺攤,收攤後你共收到10,000元(核融合發電輸出),我只收到5,000元(核分裂發電輸出),你收的錢當然比較多;但你投入的是12,000元成本,我只投入1,000元,誰的產能報酬率高?

氫彈是藉「核分裂」的能量來核融合,並不乾淨,非發展「核融合發電」的本意。其能量釋出的過程,是先引爆核分裂(如同雷管),用高溫來核融合,巨大的能量再做核分裂。

============

核融合未必須要核分裂來啟動,這篇文章說了一些。

http://news.bbc.co.uk/2/hi/science/nature/8485669.stm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呵呵,Juno...
2013/03/10 09:17

我講的是用核融合發電的「淨能量」效益。譬如我們今天都在威秀擺攤,收攤後你共收到10,000元(核融合發電輸出),我只收到5,000元(核分裂發電輸出),你收的錢當然比較多;但你投入的是12,000元成本,我只投入1,000元,誰的產能報酬率高?

氫彈是藉「核分裂」的能量來核融合,並不乾淨,非發展「核融合發電」的本意。其能量釋出的過程,是先引爆核分裂(如同雷管),用高溫來核融合,巨大的能量再做核分裂。

我們都期待科學家能製造出一個太陽,用核融合發電,但要克服的除了投資效益外,也是你說的不能有效控制(速度和容量,持續平穩輸出)。太陽利用重力融合,我們在地球上做,物理挑戰高,也使反應爐材料的造價也相當高。


路人Jun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太陽(也是地球的一切再生能源來源)就使用核融合服務地球
2013/03/09 05:24

民欲:

「核融合發電」的產能報酬率仍不經濟。核融合並不困難,難在讓粒子碰撞output的能量要「遠高」於input。因為把正電互斥的原子核融合在一起,需要先輸入高能,在淨能量效益上一起步就先輸給核分裂。要從實驗室移出到商轉,時間還很遙遠,興建成本更是天文數字。

氫彈試爆證明了粒子碰撞output的能量「遠高」於input。  核融合的問題是它沒辦法有效控制反應速度,所以日前所謂"冷融合"曾經喧騰一時。

太陽(也是地球的一切再生能源來源)就使用核融合服務地球。

目前再生能源的總發電裝置容量約3,700MW,比核四2700MW還高,但結構比例仍低。台灣地理位置同時具備日照量、海洋、水力、風力,比其他國家發展再生能源更有優勢。在澎湖結合,可以降低成本,由於最近的議題,有意移轉海力發電渦輪機組的技術(個人曾服務於法國大廠,在歐洲除了英語也講德語)。下面提的,當然有許多方面需要評估,尤其是環境生態。台電公司去年底計畫興設台灣和澎湖間的海底電纜,遭口湖鄉民反對,選擇上岸點不干擾居民才是重點。

台灣西岸到處有人住,要不擾民,就別想台灣澎湖海底電纜的事。

http://dailynews.sina.com/bg/tw/twpolitics/chinanews/20121129/00184004376.html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嗯...
2013/03/09 00:16

「核融合發電」的產能報酬率仍不經濟。核融合並不困難,難在讓粒子碰撞output的能量要「遠高」於input。因為把正電互斥的原子核融合在一起,需要先輸入高能,在淨能量效益上一起步就先輸給核分裂。要從實驗室移出到商轉,時間還很遙遠,興建成本更是天文數字。

目前再生能源的總發電裝置容量約3,700MW,比核四2700MW還高,但結構比例仍低。台灣地理位置同時具備日照量、海洋、水力、風力,比其他國家發展再生能源更有優勢。在澎湖結合,可以降低成本,由於最近的議題,有意移轉海力發電渦輪機組的技術(個人曾服務於法國大廠,在歐洲除了英語也講德語)。下面提的,當然有許多方面需要評估,尤其是環境生態。台電公司去年底計畫興設台灣和澎湖間的海底電纜,遭口湖鄉民反對,選擇上岸點不干擾居民才是重點。


路人Jun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澎湖發的電運不到台灣,台灣本島發的電也運不到澎湖
2013/03/08 11:25

民欲:

台灣的能源政策依然故步自封,政府由於台電的包袱,鉅額投資核四,發展可再生能源並不積極。高層和經濟部應該督促台電要有自己的再生能源廠,設立再生能源研究所,和地方政府配合執行開發計畫。

因為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成本過高,立委和民眾要求低電價,這是台電沒興趣的原因。

過去,台電會利用備載電力,效率執行夜間水庫抽蓄,水抽到上池後再放流發電。其實,這個抽蓄概念,亦可用於不易控制和儲存的再生能源上。

每抽一次每放一次你就損耗一次。

今年初,比利時經濟部宣佈,希望在二○二五年以前能全面取代核電廠,計劃在北海打造可儲存電能的人工小島。就是把小島當作大型儲能容器,在風力發電充足時,用抽水機把儲存在小島的海水抽乾,待到亟需供電時打開閘門,使海水帶動渦輪發電。

這些小島必須比海面高一截,否則水流出來不會給渦輪帶來甚麼發電力量,而且你的小島也要夠大,這才能"儲蓄"夠多電。

台電可以在澎湖規劃,打造結合「風力、海力、太陽能」和觀光的「綠能發展暨生態風景區」。促進澎湖觀光,也增加台電收入。台電的綠能發展發展計畫,除了利用海浪、潮汐、和海水溫差的「海力」,夏季的「太陽能」,和秋冬的「風力」,這些都可引自海水用來「儲存電能」。再生能源的發展,除了成本續降,也已能提供穩定發電,做為基載電力。 發展再生能源是各國的能源政策方向,政府要爭取時間,希望不要在能源發展的產業上缺席。

澎湖發的電運不到台灣,台灣本島發的電也運不到澎湖。


筱 蒨-Lucif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o:民欲
2013/03/08 10:16

請問您哪裡看出我有藍綠?我從頭到尾討論都是針對核能及其他發電方式討論,還把輻射量及空氣污染的評估做清楚的說明,這些都跟政治立場有關係嗎?反倒是一堆反核的人,連真相都不聽,一味反對到底,這才是有政治立場吧。

即便藍營政客,也不敢公開擁核,還以減核達到非核家園做目標,這是被民粹綁架,我不支持藍營的核能立場。

以地球資源瀕臨匱乏及環境污染嚴重,台灣已經是碳排放的污染大國來看,加上台灣毫無任何資源,煤炭、天然氣、石油全靠進口,而中北部日照不足、南部風力不強、現在還出現缺水問題,最重要是土地不夠大,要發展水力、風力、太陽能都只能當備用電源,不可能當基載電力,十年後做不到,現在更做不到。不過政府還是有再持續增加這兩部份的建置,並不是沒做還需要大家來建議。

而從全球合作成立國際熱核實驗反應爐ITER研究核融合發電,包括歐盟(含德國)、日、美、中等國,那些高喊非核家園的國家,都免不了要從這新能源著手,未來若能成功,核能發電就變成是乾淨又無廢料污染的新能源,「非核」家園口號就變成最落伍無知的代名詞,而能成為「核能家園」就代表有高科技文明的專有名詞了。

現在的核能發電是過渡期,但絕不可能走回頭路去追求高污染碳排放兼掏空地球資源的發電方式,也不可能去使用不穩定的風、水、太陽當主力(除非能發展到嘴巴吹風、陰天也能吸收光線、灑泡尿也能發電的能力),所以只能追求核電安全的最佳管控方式,等待核融合研究成功轉型,這才是國家發展的最佳模式。


選賢與能!支持吳敦義選總統!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