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09 14:40:00瀏覽1796|回應0|推薦0 | |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信仰緣起 源起於福建省漳浦縣古公三王,本是漳州人崇信的角頭神,卻在宜蘭初墾的歷史上,扮演「嚇跑生番、防止番害」的角色,而成為宜蘭地方最特殊的守護神。 神話中的古公三王,為宋未在中國福建漳浦奮身抗元的柳、葉、黃三位將軍,日人鈴木清一郎撰《台灣舊慣冠婚祭與年中行事》載:「所謂古公三王,就是柳、葉、黃三位結拜兄弟,在宋末率勤王之師營救宋帝,失敗以後通通殉國在漳浦某山之麓。後來三兄弟顯靈,人民就建廟祭祀。」 依據漳浦地方的傳說:三王公生前在漳浦湖西鄉一帶,大王公姓柳名信,精醫道,通藥理,能醫百病,藥到病除;二王公姓葉名誠,武藝高強,會分金點穴,曉堪輿地理。三王公姓黃名勇,力大無比,能徒手格鬥猛獸,使箭必百步穿楊,三義士結為金蘭,情同骨肉。 南宋敗亡之際,曾自組民兵阻擊南下元軍,但南宋五帝都是兒皇帝,宋軍兵敗如山倒,在漳浦湖西阻擊元軍的柳、葉、黃三位驍將也因寡不敵眾,壯烈犧牲,村人乃將他們埋葬在坑尾村獅球山,尊稱「三王公墓」。自此以後,三王公屢屢顯靈護助鄉民,信眾為感念三王恩澤乃在獅球山建小廟,並塑像供奉三王公,此後香火日趨旺盛,三王公也就成了替天巡狩,驅魔除妖的神明。 ◆台地信仰 台灣的古公三王廟,相傳是在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有一個叫廖地的農民,隨身帶三王公的香火過台灣,來到蘭陽平原拓墾,乃在家中供奉三王公。有一次原住民下山出草,開荒墾地的漳州移民不知所措,情況十分危急之際,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嗚,將出草的原住民都嚇跑了。事情傳開之後,漳州移民認為是三王公顯靈,自此以後,三王公不只是「防番自衛」的保護神,更是蘭地開闢之初,專事對付蠻煙瘴癘,妖邪橫行的醫藥、堪輿、道法之神。就這樣,頭城、二城、二結、四結、五結、羅東等地先后興建起九座三王公廟,後來更陸續分香到台北、桃園、花蓮…等地建廟。 以「靈傳漳浦」而得信仰的古公三王,原本只是地區移民的守護神,卻在宜蘭二結三王公廟的努力經營下,不只將三王公的信仰發揚光大,更透過完整的儀式,讓古公三王祭典中的過火儀式,於2007年1月,被「國家文化總會」評選為台灣十大民俗祭典。 ◆祭典特色 ◆慶典活動 直到今天,每逢王公聖誕之期,都要舉辦的盛大的武轎發輦「掠童乩」過萬斤炭火儀式,以展現王公神威,因此自古有「驚王公生,不驚過年」的俗諺,可見得對二結人而言,王公神誕祭期是比過年還重要的大事。 至於二結王公祭典的完整儀式,在林坤和的論文〈二結王公廟的過火儀式研究〉中記載如下:「1、謝平安、謝令旗;2、王公祝壽;3、犒軍、拜地府;4、過火儀式:(1)安將斗桌、五營、淨火場、(2)請火、起炭火、(3)請神尊上輦轎、(4)掠童乩、(5)作法、淨火堆、(6)跳過火、(7)王公安座。」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