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屏東東港東隆宮王船祭
2011/10/16 20:12:39瀏覽1729|回應0|推薦1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陰曆九月中、下旬

慶典釋義

地處副熱帶的台灣,小小的島嶼上又有百座以上的高山,使得氣候經常都是潮溼又悶熱的型態,許多因為這樣的氣候而衍生的疾病,經常在島上肆意流行,古早的人並沒有足夠的衛生與醫學知識,往往認為是因為有瘟疫之神在作怪,才會惹來各種風土疾病,也因此延續了源自於中國嶺南一帶的瘟王爺信仰。

按照道理說,為了免除疫病而生的除瘟送王祭儀,最早應該是在瘟疫發生之後,再趕緊祈神以求解決,因此也都在發生事情之後才會舉辦,時間也就不固定,但由於早年台灣發生疫病的頻率相當的高,有些地方甚至連年發生,每次惡疫傳染開來,總會鬧得許多人非亡即病,誰都不願意這樣的事反覆發生,於是有些人祈求王爺事先驅走瘟神,也就成了預防瘟神惡疫的祭典,舉辦的時間當然是在瘟疫橫行的夏天之前,因此大多選在三、四月間的春末夏初舉行,這類型的祭典以台南西港一帶,曾文溪流域的祭典最為典型。

也有些地方認為,沒有人可以阻擋瘟王爺的行事,只能以卑微的態度感謝祂寬厚對待黎民百姓,相傳每當瘟疫發生之時,趕緊準備豐盛祭品祈求王爺,可以獲得免遭瘟疫之苦,如果這一年沒有帶來瘟疫,更必須隆重地酬神謝恩,也就成了現今常見的感恩型祭典,舉行的時間必須在瘟疫常生的夏、秋之期,也就是每年秋末的陰曆九月中、下旬,這類型的祭典以屏東東港一帶,東港溪流域的祭典最具代表性。

除了祭祀的目的以及所衍生的祭期之外,原本沒有固定舉辦的送王祭儀,也因瘟疫橫行的例子經常發生,於是有些地方乾脆請王爺到地方上來鎮守,如此必可避免瘟疫橫行,但王爺為玉皇大帝敕封的「代天巡狩」,獲得特許可「遊縣吃縣,遊府吃府」,因此王爺不可能久駐一地,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離開,再依年份派不同再王爺當值,民間乃因此遵照封建制度三年一科的舊俗,每隔三年舉行一次送王船法會,以示對所有庇護地方及人民平安的王爺,最衷心的感戴;另外也有些地方,由於不同的地方因素,每隔六年或十二年,才舉行一次送王船法會,更有不定期舉行的例子。

慶典緣由

燒王船是台灣地區最重要且最著名的民俗盛會之一,西南沿海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出現許多這類的祭典,其中最出名的首推西港的慶安宮與東港東隆宮。

同為三年一科,每逢牛、龍、羊、狗年舉行的東港王船祭,時間卻在秋後的九月舉行,主要因漁們的關係,三、四月正是漁獲最豐之期,九月之後漁產少,天候惡劣常生意外,此時送瘟王以祈海陸兩境平安,正是最佳的時機。

東港的王船祭,除祭期與西港相異,更重要的是東港的送王船活動中,並不一定舉行醮典,每科都由輪值的王爺決定,既使行醮也不一定是瘟醮,水、火醮、祈安都曾是王船祭附屬的醮典。

慶典特色

由於醮典的不同,全部活動的期間也不相同,大約以七、八天左右為多,祭典前除廟中道場的科儀外,由七個角頭分別負責的各角頭繞境活動,參與的人各有鮮明統一的服飾,顯得更為突出而具特色。

東港的送王船,都在清晨舉行,前一天各神轎、陣頭及角頭人員及成千上萬的善信,浩浩蕩蕩的遷船繞境,所經之處必定萬人空巷,熱鬧非凡。

遷船繞境後,王船迎向廟前供善信們膜拜,至午夜時分,再次在大家的護擁下,緩緩開到海邊,王船地上早已堆積成山的紙錢、材、炭、油、米……等添載物,最後廟方再把紙紮的十二瘟王送上船後,熊熊的烈火遂把王船送遊天河,這時天色方亮,火光與晨光映照在無數善信的臉上與心上,彷彿給了他們無限的慰藉與希望。

慶典活動

屏東東港溪流域的送王法會,例於東港、南州以及小琉球舉行,另外在楓港、滿州也有舉行過的例子,但最具代表性的乃為東港東隆宮,事實上,南州和小琉球的王船祭,也都是從東港分支出去的,因此祭儀、目的和內涵都同出一脈,但規模卻不及東港東隆宮,也因此,三年一科的東港送王船大典不只國內外聞名,每次總會吸引成千上萬的民眾參與,壯觀的場面、隆重的祭儀再加上神祕的氛圍…,都讓東港王船祭成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民俗祭儀。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u580220&aid=5745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