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瘟王吳府千歲誕
2011/10/11 19:01:28瀏覽322|回應0|推薦0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陰曆九月十五日

慶典釋義

台灣的王爺信仰,大多以某府王爺稱之,像是三府王爺、五府王爺…等,另外也有寫上姓氏的王爺,如吳府王爺、范府千歲等,這裡所有的「府」,指的是王爺府,也就是王爺的宅第,府前冠上姓氏,自然是指某姓的王爺府邸,三府王爺或五府王爺,乃是指三座或五座王爺府邸之意;至於所有的王爺都不稱其名,顯然來自於封建社會對於王爺的避諱。

根據1960年內政部的調查,全台宮廟之中以王爺為主神的共有七百餘座,類型上以三府王爺最多,五府王爺居次,其他的大多為單姓王爺,這些單姓王爺中,又以池府、范府,吳府王爺最為常見。

民間俗信為三百六十進士化身的王爺,照說所有的王爺姓氏,只會少於三百六十姓,但台灣人奉祀的所有王爺,卻高過這個數目,顯見台地的王爺信仰,更為龐雜且多元。

慶典緣由

陰曆九月十五日為五府王爺系統中吳府千歲的壽誕千秋之日,台灣民間傳說的故事認為:唐朝的三百六十進士無辜絕命,唐明皇乃悉封為王,由於其中李、池、吳、朱、范…五王除暴安良,績效卓著,感動天庭,玉皇大帝乃敕封祂們為代天巡狩,永住凡間,其後各地,問及五王巡符該處,都熱烈建醮、歡迎奉送,最後在泉州府晉江縣富美地方,受盡該地方官氏,熱烈建醮,坐於王船,恭送,而至南台灣,時值明末清初,沿海地區生活無依人氏紛紛舉家遷移台灣,神靈預知台澎有新興氣象,另擇此南台灣為巡符查察基地,部署「代天府」以便南巡北狩,救善除暴,因此備受善男信女之崇奉,斯時台地人口尚稀,惡疾橫行,許多地方深入疫病之害,某地因奉祀了王爺而免遭禍害,自此後遠近皆聞王爺可驅瘟逐邪,莫不虔誠祭奉,因此王爺信仰才得之擴張開來。

慶典特色

事實上,台灣有許多的王爺信仰傳說,大多數的主題都圍繞在王爺的代天巡狩上,民間信仰者大多相信王爺是代表天帝巡察人間善惡的神祇,隨身帶著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也因此,台灣供奉王爺的廟大多亦稱「代天府」。

五府千歲中的吳府王爺,在代天府中排行第三,為五位王爺之中是唯一沒有留鬍鬚的王爺。祂除了出現在五府王爺廟中之外,也有許多三府王爺廟奉為主神,至於單府王爺中,也有不少奉祀祂的例子,儘管各廟的信仰系統不同,但祭期大多為同一天。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u580220&aid=5727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