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5/31 17:00:00瀏覽7891|回應5|推薦0 | |
5月25日出現了法鼓山的新聞,法鼓山捐助新建的磺溪橋舉辦了通車典禮,新北市長朱立倫和法鼓山副住持果暉法師代表剪了綵。 原來是去年6月2日金山地區發生了大水災,沖毀了金山地區重要的磺溪橋。法鼓山僧團當時在結夏安居中,自己也是受災戶,當然也沒有啥救災行動,就選擇了最簡單的做法,捐助重建磺溪橋,花了5000萬元。過了一年,新北市政府果然兌現了市長的承諾,一年之內完工通車了。 法鼓山呢?過了一年,僧眾又要進去結夏安居了吧,但是去年發生水災的時候,承諾要做什麼?又兌現了什麼?還是對該做的事,全部忘光光了! 報載法鼓山副住持果暉法師在剪綵時說,「法鼓山秉持吃果子拜樹頭的精神,在第一時間就由方丈拜會市長,決定捐助善款,希望早日復原」。 其實,果暉法師是言過其實的,法鼓山哪是第一時間決定這麼做?當時是因為救災不力,飽受外界壓力,匆忙的選擇了這件簡單的做法回應,花錢了事吧(參見端午過後-水淹金山法鼓寺、從「布達拉宮」露台上的「大鐵鍋」說起!)。 但這也不能怪果暉大師,他是讀書人老是搞不清楚狀況,何況總要保住法鼓山最重視的形象和名號吧。 談到形象和名號,本部落格前期出現了精彩迴響,其引述印光大師的文章--函示德森云:『光大約不久了,若死,決不與現在緇素相同,瞎張羅、送訃聞、開弔、求題跋,歛些大糞堆到頭上以為榮。如蒙阿彌陀佛垂慈接引,千足萬足。至於作傳、銘、讚、誄、聯者,教他們千萬不要歛大糞向光頭上堆。好好的佛法,就被好名而惡實的,弄得糟透了。吾人不能矯正時弊,何敢跟到歛大糞的一班人湊熱鬧。光無實德,若頌揚光,即是歛大糞向光頭上堆,祈與一切有緣者說之』。 這文章開頭的「光」是指印光自己,不是果光。 這是印光大師的遺言之一吧,他視虛名為敝屣,交代在捨報後不要搞「送訃聞、開弔、求題跋」這一套,否則就如同在他頭上潑糞一般。 淨土諸大師給人的印象多極為淡定,念佛生淨土即了。豈料談到虛名,竟如此猛烈厭惡。對照之下,看看相關的法鼓山諸法師大菩薩公開讓大眾瞻仰師父遺容的作為,這種作法不知印光大師會怎麼說?是往誰的頭上潑糞? 至於前述「對該做的事,全部忘光光了」!加上「只管形象和名號」。這就是標準的徒好虛名。思益梵天所問經中說:「利衰及毀譽,稱譏與苦樂,如此之八法,常牽於世間」。法鼓山的法師被這些世間利害牽著鼻子走,哪能出世間呢?難怪法鼓山僧團去年剃度人數只剩個位數。 無獨有偶的是,法鼓僧大的招生廣告標題竟然是:「紅塵不迷亦不離」。 真的!要不離紅塵出家,來法鼓山就對了。問題是,要不離紅塵的話,幹嘛要出家? 難怪有人傳來出家法師的著作,其中有選擇道場的條件如下: 一、佛寺應人人遵守如來(梵語tathagata)戒律: 二、佛寺要有正法可聞: 三、佛寺應駐錫有善知識(明師): 四、佛寺應以六和敬共處: 五、佛寺環境是否能適應: 六、佛寺法會太多影響道心: 七、佛寺應有修行的風氣: 以這七項標準來看,不知道最重視的形象和名號的法鼓山僧團符合了幾項? 如果紅塵不迷亦不離,又要這七項標準幹嘛? 該書上說,出家就是出離家庭生活,專心修沙門之淨行,為在家之對稱。又以出家乃遠離世俗之塵,故又稱出塵。出家須剃落鬚髮,拋棄服飾,並穿著壞色之衣,故出家又稱落飾、剃髮、落髮染衣、剃染、落染。 所以出家拋妻棄子、剃落鬚髮,就是要修行,乃至了生脫死出三界,自度度人,以證悟無上菩提為志向。 如果出家的道場沒有這個條件,只徒好虛名,尤其像法鼓山這種自稱入世的道場,可以用千百種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好名好利的行為。這麼一來,離出家的原來動機與目的就越來越遠,終於造成出了家卻活在痛苦中的現況。難道這是因為她們還沒做到紅塵不迷亦不離的境界嗎? 印光大師說:「世之愚人,每多不修實行,偏欲得一真修之虛名,以故設種種法,妝點粉飾,成一似是而非之相,冀人稱讚於己。其心行已污濁不堪,縱有修持,亦為此心所污,決難得其真實利益,此所謂好名而惡實,為修行第一大忌」。 現在,法鼓山僧眾馬上又上山結夏,今年還要選出新方丈,部落格有人留言說,希望看到法鼓山的改變。我不知其果然否! |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