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14 00:09:55瀏覽3206|回應14|推薦18 | |
羅文嘉再倡「二次黨外」,創辦《Movement》雜誌,標舉「經濟民主」主張,決心推動民進黨釐清黨的基本定位、政治路線和階級屬性。從目前得到的刊物文章和公開散發的「號外」來看,「二次黨外」運動在論述上已經初具規模。在政治目標上站穩「民進黨內部改造」,在形勢分析上扣準大財團主導下的兩岸經貿整合,以及開放、鬆綁下的社會兩極分化,在具體主張上標舉「經濟民主」,在黨內路線上,直指民進黨的根本矛盾是搖擺在「財團利益」和「民族主義」之間。 這些論述,對台灣來說並非全新,不過堪稱完整,比起四年前的「新民進黨運動」,羅文嘉的想法更為清晰,相信和他一起討論的年輕世代對「二次黨外」的成型貢獻良多。 翻翻黨綱,民進黨創黨之初當然有中間偏左色彩,黨內政治人物對社會主義曾有憧憬者,更不在少數。新潮流固然以社會民主為三面紅旗之一,盧修一當年論文寫的是台灣共產黨,更因和左獨大老史明的關係而入獄,許信良與陳芳明、胡忠信在海外搞過馬列主義革命,王拓與左派夏潮系統淵源極深,還參與組建了工黨。只不過為了執政,當年理念逐漸拋到腦後。 執政後期,民進黨內有識之士都知道群眾基礎不斷流失,基層對民進黨向財團傾斜何只是「頗有微詞」。在李登輝高舉中間偏左大旗前,阿扁嫡系高志鵬就曾穿著革命家格瓦拉的圖像,在立法院聲言民進黨該向左走。只不過高雖有素樸的感情,卻並非長於智略之人,加上形象爭議,並不能帶動黨的路線辯論。 痛失政權後,民進黨該偏回左邊的呼聲不斷,只不過喊了半天,並不見具體的戰略、路線端出來。民進黨早就是世俗的、極度商品化的選舉掛帥政黨,從反對黨角度和國會弱勢黨的現實出發,是該拿出偏左主張,號召草根群眾重返街頭,但是從選舉金脈考量,沒幾個人敢得罪大財團,所以在稅改問題上前有薛凌以廢止遺贈稅為參選主軸,後有蔡英文在是否支持稅改聯盟主張上左右搖擺。民進黨的左轉之路,實在是步履蹣跚。 綜觀民進黨內檯面政治人物,能提出完整路線主張,又能符合進步價值的大概不脫林濁水、謝長廷、李文忠、羅文嘉幾人。林濁水的核心關懷是台灣國家大戰略,對中間偏左,心雖同意,卻著墨甚少。謝長廷提出幸福經濟,帶點進步色彩,但他向來是頭腦與四肢分離,作為派系主帥,有弱勢關懷,但是子弟兵龍蛇雜處,多半聞不出一點左的氣息。李文忠在民進黨敗選後,幾經沉思,曾邀集社運人士、前朝政務官和綠營年輕世代,準備籌組運動團體,凝聚社會民主勢力,可惜胎死腹中。現在羅文嘉圖謀再起,如果真能落實推動,當然好事一樁,可惜從大環境看,前景也不容樂觀。 中間偏左在民進黨外固然空間有限,但在黨內也面臨兩大困局,不易突破。首先,民進黨的看家本領就是揮舞台灣民族主義大旗,這條路線本質上是和重視階級、性別、環境的中間偏左路線相對立。但民進黨擅於將台獨議題與社會議題相結合,以工農利益正當化台獨基本教義,再以偏狹民族主義吸納社會議題的動能,去年總統大選的「一中市場」就是明顯例證。如果不對這種操作模式痛加批判、澄清,中間偏左路線絕難生存,但是在扣紅色大帽子,已成為民進黨對內對外的政爭利器時,「中間偏左」大概沒幾下就會被打成中共同路人,也是難以存活。 另外,十幾年來民進黨為求執政,和社運力量早已漸行漸遠,加上政客往往言行不一,社運對任何新的「左轉」嘗試難免疑慮重重。政治人物若空有論述,沒有基層社運力量,偏左力量勢難生根發展,社運團體若空有理想,標舉純度,卻無政治思考與實力,也只能在原地打轉,偏偏兩者隔閡已深,結合不易。「水清無魚,水濁魚死」,這是政治人物和社運都得面對的共同課題。 「二次黨外」如果解決不了這兩個難題,三次、四次、五次黨外大概還是會相繼出現。 在蘋果日報上的版本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