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進黨的「左」「右」矛盾
2010/07/16 02:04:38瀏覽2984|回應4|推薦9

民進黨的「左」「右」矛盾

ECFA簽署了,馬政府自然當作是一項重大成就。然而,如果ECFA談判的結果有若干對台灣民眾有利的地方,或者說,避免了更多對台灣基層民眾的立即傷害,民進黨的確有其重大的功勞。如果沒有民進黨的強力反對,大陸當局恐怕不會在早收清單方面做出讓步,也不會在台灣與他國簽訂FTA的問題上透露「有條件放行」的意向。

只不過,民進黨的「功績」和現實政治中,只能起到鞏固基本盤的作用,至少對爭取所謂「中間選民」、「經濟選民」幫助有限。

另一方面,一些媒體評論喜歡批評民進黨在戰略、戰術上的矛盾:究竟是要全盤否決、還是要逐條審查修改。其實,和民進黨其他更深層的矛盾比起來,這只是個很小的問題。民進黨反ECFA論述上最大的問題是它深陷「左」「右」矛盾,從而凸顯了民進黨基本價值的紛亂,也讓民進黨不易爭取那些懷抱「進步價值」(社會公正、勞動與環境權利、反省全球化與市場經濟)的選民,也容易讓自己陷入「左支右絀」的境地。

世界各國各黨派面對自由貿易議題,依照或左或右的政治光譜,簡化來說可分「偏左」、「偏右」、「極左」、「極右」四種傾向。
 
信奉自由市場經濟至上的偏右政黨,多半是自由貿易的積極擁抱者,是FTA的積極推動者,ECFA簽訂後,一些外國媒體的讚賞,也多是出於這樣的意識形態。

而如歐陸的社會黨等偏左政黨,面對自由貿易、區域整合,也並不採取全盤否定立場,他們多半提出具體主張,希望調和自由貿易所加深的社會矛盾,補救市場經濟和全球化的流弊,對他們眼中由資本利益主導的經貿一體化加以修正,比如提出「社會憲章」,要求強化勞動、社會權利和環境標準。這些具體的進步主張,卻是民進黨始終端不出來的牛肉。
 
對於自由貿易抱持強烈否定立場的政治勢力,往往是政治光譜中的左右兩個極端。然而,激進左翼力量雖然反對自由貿易和財閥主導的經貿一體化,但抱持國際主義視野與情懷的它們,卻絕不排斥外來的移民與勞工,反而積極推動各國基層群眾的對話與連結。
 
如此看來,和民進黨類似,反對自由貿易,又帶有強烈排外色彩的政黨,大概就是各國的極右黨派,如先前由勒龐領導的法國國民陣線和美國的布坎南(Pat Buchanan)等等。然而,這類極右政黨固然極端狹隘,善於操弄民粹,但至少立場一貫,不至如民進黨般出現只反ECFA,不反台美、台日FTA的錯亂。

民進黨反對ECFA的理由之一是會傷害「三中」(中小企業、中下階層、中南部),但民進黨卻不反對台美、台日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也不談一旦台灣市場向美歐日等經濟強權洞開之後,對「三中」可能造成的巨大傷害,更不談台灣究竟有多少籌碼能夠獲得美歐日等強權的「讓利」。

於是,繞了一大圈,民進黨反ECFA論述的核心還是統獨兩岸(當然還有監督、透明、公投等民主價值的部份),也就很容易被人扣上「逢中必反」的帽子。   

當然,現實政治運作不是寫學術論文,也不是比較意識形態的概念遊戲,但是民進黨的不左不右、亦左亦右,只會讓民進黨捍衛三中利益的訴求,被外界視之為該黨的「工具」,而非「價值」,也會讓民進黨訴求的說服力、感召力大大削弱。

在十年政綱就要問世的前夕,有多少民進黨人願意花力氣克服該黨的左右矛盾呢?還是,只在意權力和選票的政客們,根本沒興趣,也沒能力來處理這個大問題?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kage1938&aid=4229205

 回應文章

AntiIdiotBallan
共犯還是改革家-冷眼看民進黨新世代
2011/05/20 10:52
2006-01-13 工人民主協會《工人民主報》 宇文芹
http://enews.url.com.tw/enews/37164

1996年3月,在選戰中突顯台獨議題的民進黨「彭謝配」在台灣首次總統直選中以21%的得票率大敗。敗選後的民進黨,一方面面對台獨基本教義派對「大和解」路線的批判,彭明敏更率爾出走創立「建國會」;另方面,一批民進黨的所謂「新世代」展開「路線辯論」,不但促成了「新世代反對運動大辯論」,更發表〈台獨運動的新世代綱領〉。當時民進黨新世代彼此間的主張容或有所出入,但不外乎批判民進黨教條化的台獨路線、務虛的中國政策、偏狹的福佬沙文主義、日漸忽略多元的社會議題等。〈台獨運動的新世代綱領〉中更提到,不應「用台獨不台獨來打擊異己」、「將台獨作為權力鬥爭的工具」,更強調台獨運動「不是最優先的政治目標」、而「是為了實現民主政治、平等社會、多元文化等等政治理想的途徑」。
幾乎十年要過去了,執政的民進黨再度遇到了挫敗。在選前民進黨選情一片看壞時,早已是政壇舊人的「新世代」們又提出民進黨要反省、要推動「新民進黨運動」等主張。選後,新世代們又在媒體上提出要「以自信態度對外適度開放,對內落實社會正義並且建立包容、寬廣的國家認同」的「新」反思。撫今追昔,場景何其相似?我們不得不問:十年來,這些新世代已從反對陣營苦力成為執政新貴,身在廟堂之上他們又所為何事?
這批民進黨新生代往往被媒體不盡準確地呼之為「學運世代」。的確,這批新世代中許多人在80年代台灣學運中獲得了初步的政治歷練,攫取了最初的從政資本。在當年,學運領袖們並不是鐵板一塊,這批熱血青年們曾對台灣社會前途有著不同的看法。粗略來說,一批係以台灣民族主義或自由主義為其政治信念,當時被稱為學運右翼,他們之中的佼佼者極早就投身民進黨派系,準備接班;另一批則操著新左術語,混跡於工農環保等運動領域之中,並以學運左翼自居,批判前者的保守與自利。不過,大概至遲到92、93年,學運左翼中的菁英份子也脫下了左派外衣,在「讓建國運動左傾化」的大義名分下,同樣投身到民進黨的接班梯隊之中。
我們姑且先不論民進黨在野時期與社會運動的「恩怨情仇」、「悲歡離合」。執政後的民進黨,一方面變本加厲地操弄族群政治,一方面迅速地拋棄過去在口頭上堅持的所謂公平正義。在工會反對工時倒退修法時、在經發會通過親財閥決議後、在鐵路和電信等員工反對私有化的運動中,這批新世代們可曾站出來勇敢要求民進黨「落實公平正義」?匯集最多學運世代的新潮流系,至今仍在口頭上自稱秉持「社會民主」、「群眾路線」的政治綱領;但一步步推動教育商品化、私有化、勞退金改制、健保雙漲、派遣勞動的扁政府,其政策又何曾有一點點「社會民主」的影子?當民進黨徹底擁抱劫貧濟富的新自由主義政策時,當年的左派青年們又反省了什麼、堅持了什麼?
民進黨的政治路線需要被檢視,保守兩大黨壟斷台灣政壇的局面需要被打破,平等新社會的理想值得追求、需要堅持;但如果群眾期待一群權力渴求高於理想堅持的、偽善的機會主義者來實踐,那可真是所託非人了。

Jacaranda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完全
2010/08/12 05:17
聽不到、看不到「左」、「右」層次的論述,不要說民進黨搖擺,連看似偏右的國民黨也只是打鴨子上架。兩大陣營都缺乏前瞻性與理想!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00
2010/07/24 20:24

█████████████████████

【 震撼 】《中國超級工程一覽》
http://blog.sina.com.cn/chinatop10

█████████████████████

【 震撼 】《中國超級工程一覽》
http://blog.sina.com.cn/chinatop10

█████████████████████

【 震撼 】《中國超級工程一覽》
http://blog.sina.com.cn/chinatop10

█████████████████████


AntiIdiotBallan
第二段有錯字
2010/07/16 14:07
「民進黨的『功績』和現實政治中」的「和」應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