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21 08:21:37瀏覽2741|回應14|推薦21 | |
台灣的政治處在一個相當矛盾的局勢中,民眾對兩黨越來越少期待,越來越多不滿,但卻始終缺乏新的選擇。天下雜誌剛公佈的國情調查顯示,民進黨的支持度為3.9%,國民黨則是19%,表示不支持任何政黨的高達63.3%。如果只從數字上來評斷,那麼,不管是第三勢力也好,新政黨也好,空間大的無可限量,甚至足以支持一個「第一勢力」。問題是,民調顯示的空間始終無法在政治現實中反映出來。關鍵的原因在於︰新政治力量形成的主觀條件遠不夠成熟。 所謂的主觀條件,指的主要是思想與人。 稍稍對政治有點觀察的人都可以發現,當前台灣政治論述與語言實在極度貧乏。國民黨過去長期執政的主要原因,不在於它代表了什麼進步價值,而是據說它有搞好經濟的本領。重新執政後的國民黨,連這點本事都被看破手腳,現在,它除了兩岸開放外,幾乎看不到什麼中心思想與價值理念。 至於民進黨的台獨神主牌,不但被八年失政和扁家弊案弄得褪色,民進黨的領導層面對兩岸新局,提不出任何具體可行的台獨論述和兩岸政策,卻不斷放任成員繼續操作族群政治與激進教條,陷入自我綁架的困境而不自知。敗選以來,從蔡英文、李文忠、羅文嘉到高志鵬,都說過民進黨需要新論述,至今卻仍杳無音訊。 2009年正好是國民政府來台六十週年,六十年來支配台灣的各種政治論述,從反共抗俄、反攻復國到民主、自由、統獨,如今已不是過期失效,就是越來越空洞化。由這個角度看,李登輝與施明德兩位政治老先覺,的確抓到了台灣政治的要害,就是新時代台灣夢的闕如。 在國際格局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很多政治人物的思維仍停留在冷戰時代,還堅持要對強權一邊倒,缺乏探索台灣真正自主發展道路的能力。 在年輕一代越來越不用血緣、地緣、顏色來思考政治社會問題時,藍綠陣營中繼續充斥著一堆似乎還活在分類械鬥時代的三流政客。 在自由放任經濟體制千瘡百孔時,社會經濟政策的天平必須開始向生態環境、工農百姓和中小企業傾斜,而不該再任由財團壟斷、投機氾濫。 在金權政治、家族世襲和媒體幫派化問題日漸嚴重時,如何讓懷抱理想的青年願意也能夠參政,讓陳腐的政壇得以換血,也是不應忽視的問題。 任何想要佔據新政治空間的力量,都不能不檢討、解決這些問題,如果只是空空洞洞的喊著「第三勢力」,實在難以取得支持。 不過,論述文章還算好做,「人」如何讓民眾信任,是更大的難題,以往各種「第三勢力」的嘗試,往往就是解決不了人的問題,最後導致流產失敗。李施兩人有政治思考的高度,有豐沛的人脈與資源,卻也扛著沉重的包袱。他們過去在政壇上的作為,即便當時或有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與束縛,都仍會受到民眾的檢驗批判。 不可諱言的,李施兩人身邊都有相當的追隨者,卻是龍蛇雜處,甚至各有所圖、各有主張。尤其是打著李登輝旗號的人馬,就分據多個小山頭,從立委選前至今,始終難以整合。李登輝一手創立的台聯,原本就良莠不齊,雖然歷經路線轉換和清黨,仍是難以開創新局,關鍵就如同一位親近台聯人士所指出的︰充滿了「沒有靈魂」的政治人物。五二O之後,黨內積極向馬求官者為數不少,坐領高薪者也不乏其人,只有少數懷抱理想的黨工和基層黨員還在苦苦支撐。 如果缺少讓人民覺得是「對」的人選,而依舊是老面孔的重新排列組合,是拼湊的雜牌軍,又怎能感動人民,帶動起風潮,這是極其簡單的道理。 李施會後,親近兩位先生的人都提到會中李登輝的一段話︰台灣已經陰霾、下雨太久,該是出大太陽的時候!話說的相當傳神,只不過此時此刻,還看不到天邊的那道曙光。 (李施會系列分析報導之三.完結篇)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