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2/01 09:22:16瀏覽443|回應0|推薦10 | |
撰稿人/訪談人:高浩容
前言
伍迪.艾倫在2011年推出的電影作品《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描述一位美國作家偶然的踏入時空隧道,進而回到海明威、費茲傑、達利等藝術家雲集的往昔歲月,和這些大師近距離接觸。儘管有許多美好的邂逅,作家最終醒悟,每個時代的人們都各自懷抱一個心中嚮往的黃金歲月,但所有能夠開創的未來,唯在當下。 台灣的總統大選剛結束,無論支援哪一個政黨,或是站在統獨問題的哪一方,有一個問題始終逼使所有人──無論性別、年齡──都必須正視,就是「如何生存」。 不同世代的人們,用各自不同的高度與視野看待我們共處的這個世界,做出各種不同的判斷,而生活的實感讓每個人不管感受到什麼,都得用生活的實際行動加以反應。這些反應都是對生活的拉扯,亦是對生命的拉扯,就像要從一口滿是流沙的井爬出去,如果不奮力就會被吸進黑暗中。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井外的天空更加蔚藍,但井下的黑暗卻顯得更加無止無盡,尤其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競爭對手,讓洞中的吸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度。 此刻,90後的年輕人正是離開學校,投入職場之際,他們正要開始靠著自己的力量往上爬,好擁抱屬於自己的天空。 琴清越,正是一位畢業不久的90後。 我們相遇於上海,當時她是一位在上海知名古琴琴行實習的大學生。偶爾工作空閒,還能在教室聽聽她彈琴。對於這項古老的中國樂器,我在上海重拾了對它的認識。這份記憶又可連結到研究生時期,曾經跟著幾位老師探討古琴,一位在臺灣教書的德國人,他形容古琴很「搖滾」,我當時不懂他的意思,但通過眼前這位小女孩,我理解了搖滾的意義。古琴不古,如同其他樂器,隨著不同時代的詮釋者而有新意。 每個時代的年輕人,生來都不得不繼承某些過去的記憶,那些記憶落在心上,以及肩上。但不影響我們繼往開來,這是每一代年輕人的命運,更是彰顯自我存在意義的希望之所在。
◎ 大學專業:藝術管理 ◎ 出生年:1992 ◎ 現居城市:上海 ◎ 最欣賞的古琴演奏家:管平湖
§ 訪談實錄(提問者為作者,以下簡稱「我」;受訪者簡稱暫定為「清」):
一、琴緣 我:妳當初怎麼跟古琴結緣,又怎麼愛上古琴演奏這條路? 清:籠統的說是因為從小對中國傳統文化,對古舊的東西有種莫名的情結,也特別嚮往那種仗劍天涯的仙俠之風,本身性格裡有很多不羈的因素吧,雖然我一直接受的是非常常規的教育路數,本應該規矩的考一個綜合類大學,但最終我還是選擇進了音樂學院成了半個音樂學子。 至於稱為半個是因為在進音樂學院前我並沒有具備什麼很好的音樂素養,因為我大學專業是著眼於幕後工作的,屬於管理類專業,但也因為音樂學院這樣一個契機給了我很好的平臺,讓我有機會接觸到認識到一流的音樂教育,也提供了很多親近舞臺的機會。我也是在大學裡真正接觸到琴樂,並為之深深著迷,也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在老師的鼓勵下漸漸感到自己悟性尚可,在琴樂裡得到很大的滿足感也讓我萌生「希望與琴為伴」的想法。
我:學習古琴的過程,和過去妳的其他學習經歷(正式的制式教育或其他妳曾經學習過得校外課程)有什麼不同? 清:有很大的不同,最明顯的是興趣上的推動吧!之前的學習更多還是完成任務,對我來說只是一種安排或者說是不得不經歷的過程,但是對於古琴的學習卻是主觀上發自內心的癡迷,所以我從未感受過壓力,甚至有時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從我認識它的第一日起再也沒有離開過,它就像一個特別有包容性的朋友,不管什麼樣的心情都能在它這裡得到回應,琴中仿佛有山水,也有世界。
我:對古琴有興趣的年輕人,該如何入門以欣賞古琴之美呢? 清:我覺得傳統文化不管古琴也好、詩酒花茶也好都是在追求一種關於「靜」的美感。琴樂做為文人音樂的代表也充分體現了這種審美趣味,入門欣賞可以不用太在意音樂性上的東西,能靜下心來感受就好,建議可以聽聽成公亮先生的作品。
我:在妳看來,大學教育對妳的生涯發展有什麼決定性的影響?目前看來,似乎妳不覺得有多大的幫助? 清:那一定還是有影響的,最大的影響就是給與的平臺不同,也提高了眼界。琴樂本身是一種書齋藝術,適合三兩知己或者自娛自樂。但如今它也漸漸開始作為舞臺藝術的方式呈現,對琴樂來說,既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如何在推廣和傳播中保留它最本質的東西不要流俗更不要做爛,這是我作為一個還微不足道的琴人的憂思。希望可以在以後的發展中,把大學教育所學藝術管理方面的內容與琴樂相結合,這也會是我以後努力的方向。
二、情緣
我:在我看來妳的年紀還很輕,但我認識妳這個年齡層的大陸青年男女,相較臺灣同齡人,確實存在很大的成家壓力。妳怎麼看成家這件事? 清:我還沒有認真的考慮過成家這回事。畢竟我才畢業那麼一兩年,心態上似乎還沒有從小孩子的完全過渡到大人的狀態,就是自我感覺還沒完全斷奶。雖然古人言先成家後立業,但如你所說我們這個年齡層的青年男女如果要成家,其實是比較為難的,幾乎無法做到依靠自己的雙手成家。要麼家長給與支援要麼就是裸婚狀態吧,其實我覺得我們這個年齡層的青年到30歲以後結婚才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我:婚姻跟愛情在妳看來有什麼不同?就我所知,這兩年跟男友之間就結婚這件事情始終沒辦法達成共識,主要原因是什麼? 清:就像之前提到的,就我個人來說覺得自己還沒到可以成家的階段,也可能是一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讓我暫時還無暇顧及婚姻大事,但男友長我不少,各方面條件已經穩定,對他來說完全沒什麼其他的顧慮,和我的迷茫期很不樣,大家處在人生的不同階段。
我:妳認為人生不同的階段,有哪些好處或不便之處?目前一般社會還是普遍能接受男性比女性年長許多歲的交往關係,但女性年長男性則經常引人側目,這是否象徵社會還未真正的在愛情的心態上,兩性的對待上達到真正的平等呢?妳怎麼看兩性交往中的「尊重」、「平等」原則,還是妳認為這不見得重要? 清:我突然想到一句話:有錢的時候沒時間,有時間的時候沒錢,有錢有時間的時候沒精力,可能有些人永遠在這些階段裡徘徊出不來。不同階段肯定有不同的煩惱啊,但也只有等走過了一個階段才會真的懂得吧,畢竟拿得起才能說放得下。按我現在的閱歷說這些還是太膚淺了。社會在兩性的對待上一定未達到真正的平等,否則又何須總將「尊重」、「平等」作為一個議題在探討呢?等社會不再「憂慮」所謂平等了,才稱得上真的平等。大家雖然呼籲平等,但何嘗又不是在享受著「不平等」所帶來的各種便利呢。
三、家緣 我:我想起上海人民公園週末的「相親市集」。上海本地人跟外地人,在妳看來就成家的觀念來說,有什麼特殊之處嗎? 清:外地人是指?在上海的外地人嗎?現在不管上海還是外地,想遇到適合的婚姻應該都不容易吧,畢竟大家面臨的生活壓力太大,外地的朋友如果一個人在上海打拼立足真的很不容易,特別是女孩子。
我:不時耳聞上海人對來上海的外地人,對上海的生活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外地人跟上海人聯姻,是否特別不容易? 清:上海本地的家長確實存在不希望自己孩子外嫁或找一個外地人的情況,也不論評好壞,畢竟這是人之常情,家人肯定希望子女過得更「容易」,基礎更好些。但也不是刻意回避,畢竟實際的人際交往中「上海人」的比例並不高,類似觀念在父母一輩也淡化多了。
我:妳理想的生活藍圖是什麼?打算如何實現? 清:我很喜歡旅行。理想中是希望一年裡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旅行吧,最希望能把工作和旅行結合起來,比如策劃執行國內各地甚至國外的古琴演出,自己也能露一手。至於如何實現還是從最基礎的做起吧,先努力在琴藝上有所突破。
我:現在的生活,使妳彷徨不安嗎? 清:既不安又充滿期待,矛盾的狀態。
我:演奏或聆聽古琴能減緩妳的不安嗎? 清:會啊,特別是自己彈的時候就像到了另一個沒有俗世凡塵的世界。常言古琴悅己,確實如此。
我:原生家庭對於妳生活的當前狀態,有什麼正面的支持,或負面的影響嗎? 清:家庭環境不是那麼有愛。對我豈不到什麼正面的作用,但也沒太壞的影響,父母都不太管我,所以從小到大我能有很多隨心的選擇,包括以文化生的身份考音樂院校,一般父母是不太好理解的,但同時也讓我有種關愛缺失的遺憾和少了點家庭的歸屬感。
我:通過和伴侶的愛情,是否有對親情的補償作用呢? 清:能感受到明顯的照顧和依賴,我本身不算個自理能力很強的人,丟三落四不記事,其實是比較依賴於別人的照顧,如果這方面在親情方面給與的少了,能在愛情上得到彌補自然還是很幸運的。
我:如果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妳選擇伴侶的條件會和現在不同嗎?會選擇怎麼樣的一個人 ? 清:我喜歡有古代文人氣息的男生,這完全是一種感覺,有這種氣息的人很少,遇見方知有。但我覺得會選擇怎樣的人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悖論,因為我一直覺得感情並不是你選擇怎樣,只是恰好遇見。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拋開一切外在因素像經濟條件等,但事實上每個人又無法回避,只能自己找一個平衡吧!
四、結語 我:如果用譬喻的方式,妳認為現在自己的狀態有如哪一首琴曲,為什麼? 清:我認真考慮了這個問題,但遺憾的是我好像並不能用哪首琴曲來概括。我既沒有琴曲中的悲憤憂慮、殺伐鏗鏘,也沒有天高地、遠淡泊自在,那都是很理想的狀態。如果非要選一首的話《沉思的旋律》比較符合吧,一首現代作品。
我:差點忘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兩年前甫認識妳的時候,妳非常喜歡臺灣的布袋戲。可以說說妳當初怎麼從大陸接觸到臺灣的布袋戲?又是如何成為一位戲迷呢?妳最喜歡的木偶戲角色是什麼呢?上海有什麼和臺灣木偶戲可相呼應的本土文藝呢? 清:一直對古風的事物都比較留意,大約五年前吧有次機緣巧合看到有網友轉發了霹靂角色魔王子的一段視頻(還記得視頻名字叫六月飛霜)被其深深驚豔到了。接著我馬上搜索相關消息從此入了坑,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霹靂布袋戲裡有完整的江湖、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有顏值擔當、有各種角色及場景音樂總之有我愛的一切元素。我最喜歡的角色是道家先天劍子仙跡,與其角色詩「三尺秋水塵不染,天下無雙」所寫分毫不差,瀟灑飄逸深得我心!上海這個城市比較摩登,畢竟它本身年歲就短,沉澱也淺一點,海派文化和傳統文化是兩條路子。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