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青少年遇見《大逃殺》 /文 / 江家華
2005/07/16 16:52:19瀏覽1502|回應0|推薦3

.

What’s New?‧當青少年遇見《大逃殺》

文 / 江家華

 

  《大逃殺》原著曾在日本入圍「恐怖小說獎」,因評審認為題材涉及青少年暴力殘殺,內容「過於聳動」而被婉拒給獎,但卻因此在日本大為轟動,相繼推出的週邊商品亦隨之大賣;隨即推出的海外英譯本Battle Royale,首發數量達13,000 冊。木馬出版社在暑假正式推出原著小說,強攻台灣青少年閱讀市場,又會掀起什麼樣的話題與熱潮……

  日本原創小說《大逃殺》,曾因其暴力內容引起爭議,經知名導演深作欣二將之改編為電影而聲名大噪;日前,其漫畫版《生存遊戲》在台灣因「出版品及錄影帶節目分級辦法」的實施,被歸類為「逾越限制級」,而再次引發討論。

  《大逃殺》是高春廣見於一九九九年完成的小說,出版後很快地發展出電影、漫畫、電玩等週邊相關影音商品,不僅在日港台三地都有電玩及相關討論網站,台灣的高中生,甚至以之作為腳本自拍上網,當成畢業紀念。今年夏天,《大逃殺》電影一、二集在台陸續上映,原著也在相隔了四年後,於七月在台正式出版。它能否在台灣掀起《大逃殺》當年在日本上映時所引發的討論話題,考驗著《大逃殺》原著魅力及出版社的行銷能力。

  主力搶攻暑假「青少年市場」的《大逃殺》,故事是從一個稱為「大東亞共和國」的國家說起:它從一九七四開始,每年實行「計劃」──又稱為「戰鬥實驗第六十八項計劃」──此為因應守衛國家的防衛需求所舉行的「戰鬥模擬訓練」,從全國國中挑出五十個班級的學生,使其在荒島上進行戰鬥,直到剩下一名優勝者為止……《大逃殺》內容主要圍繞在被挑選出來的「城岩中學三年B班」四十二名學生身上,如何在面臨互相殘殺的情境下求取生存。小說在每篇章節的尾聲,留下「還剩××人」的伏筆,為情節製造了更多的懸疑刺激之處;而與原著較為接近的田口雅之漫畫版《生存遊戲》中,則列出身高、體重、發放武器、簡短備考等「個人戰鬥指數」資料表,提醒讀者這是一場殘酷的戰鬥。

  將《大逃殺》的內容與日本文化發展的脈絡相互對照,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李明璁指出,作者呈現了日本人對於社會的兩種實際焦慮︰日本在泡沫經濟後,青少年面對龐大升學壓力,犯罪率不斷升高,青少年分屍案、挾持案的犯罪層出不窮;另一方面,青少年對政治冷漠、對社會不關心、對成長感到不安,使得此作能夠引起普遍共鳴。木馬出版社主編管中琪則分析,電影版《大逃殺》與原著小說相較之下,較關注於成年人和青少年之間的緊張關係,例如飾演相馬光子的柴崎幸,因為童年差點被母親出賣,因而對週遭的人完全不信任;一出場即被老師引爆頸環而身亡的國信慶時,在學校時因為厭惡老師,而以小刀刺殺老師臀部,也反映了青少年與成人之間代溝的隱憂。

  作者對學生的性格刻劃相當鮮明,可以代表現實社會中的多元縮影;又由於原著角色多元,情節高潮起伏,如同電玩「真人實境版」 的劇情,很吸引年輕觀眾的注意,因而能夠延伸出如此多元的龐大商機。其中,尤以「角色扮演遊戲」為主的線上遊戲最受歡迎。它的設計,正如書名Battle Royale的涵義──一種職業摔角的遊戲規則,一大群人在擂台上打,不分敵我的互毆,可以以一對一的方式,當然也能一對十──不僅在日本,台港都有人發展出相關電玩遊戲,玩者可以選擇角色,並以單獨行動、兩三成群、結盟運用策略等方式,參與這場生存競賽。

  管中琪分析,《大逃殺》電影雖帶給人視聽上的刺激,但原著中對於現今冷淡自私、對現狀視而不見的社會疏離,以及對人性的深刻描寫,是影像較無法觸及的。為推廣給喜愛電玩遊戲的年輕觀眾市場,木馬出版社請來推理小說家既晴及熟悉電玩文化的傻呼嚕同盟撰寫推薦序,向年輕讀者推薦《大逃殺》原著;與手機業者合作,舉辦手機小說創作比賽;仿造日 本網站作法,向廣大書迷影迷徵稿,請讀者描繪出心中最喜愛的角色,藉由對角色的認同及想像,建構出另一個屬於讀者自己所想像的劇中人物;並與時下流行的「心理測驗」結合,發展出專屬《大逃殺》的生存指數。藉由上述種種做法,出版社期待透過青少年日常接觸的管道,將慣於視覺影音閱讀的青少年拉回出版市場,再重讀《大逃殺》。

  已創造諸多影視奇蹟的《大逃殺》,電影與原著在台上映出版,是否能同樣引起注目,進而引發大眾對青少年現象的深入討論?令人矚目。

殘酷大挑戰

●「經典」延伸──電影《蒼蠅王》︰一群英國男童被棄置到荒島,一開始,他們懂得學習成人的模式,組成像國家議會一樣的團體。但是當島上傳出有猛獸時,無形的恐懼突然浮現,原已建構好的秩序就如薄紙一般脆弱不堪,隨即分崩離析。作者威廉.高汀嘗試將人類社會的缺陷,溯源到人性的缺陷。其寓意無非是說,社會的型態維繫於個人的道德性,而不是任何的政治制度,無論這個制度多麼合理或多麼受到推崇。

●歐美「實境節目秀」︰於歐美流行的實境節目,以標榜「競賽」性質或「向不可能挑戰」為主,其中荷蘭電視台《愛的鎖鏈》、美國哥倫比亞電視台《我要活下去》(Survivor)堪稱這一類節目的始祖。當中,《我要活下去》將十個人丟在什麼都沒有的荒島,以競賽方式(吃老鼠、削竹子捉魚等考驗)投票,決定將誰淘汰;近來在AXN頻道播映的《誰敢來挑戰》(Fear Factor)中,挑戰者必須接受與吸血水蛭共處、懸吊在靠近自由女神像的半空之中玩遊戲、或是在公路奔馳的卡車上飛躍,優勝者可獨得五萬元美金;看似展現女性之美《超級名模生死鬥》,也要面臨吊鋼絲、在魚池中睜眼、裸體拍照的考驗等等。這些節目中展現人們面臨原始、野蠻時的恐懼感,以及為求生存不擇手段的互相競爭,是吸引觀眾準時收看的主要原因,雖不如《大逃殺》電影中赤裸裸地呈現以殺戮換取生存的殘暴場面,卻同樣凸顯了人性中掌控他人、擁抱勝利者權力的渴望

各方說法

李明璁──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電影《大逃殺》從背景設定、規則說明、武器取得、角色扮演、捉對廝殺、成績報告,乃至最後的擬魔王殲滅,有如一場電玩體驗,但這其實是一場嚇不了年輕人的電玩遊戲。導演深作欣二以此嘲諷形式,舉重若輕地處理青少年個體在應對成人社會建制的粗暴治理時,所展現的各種可能性:反抗、馴化,或是變本加厲──變得比體制更加殘暴。然而在殺戮之後,另類出路何在?這當然不是一部「類電玩」的電影所能回答的。它只應許我們極大化的刺激,而後是虛脫與無力,促使人們互相砍殺的,牢籠般的體制,任誰都逃不掉。

宋欣穎──自由寫作者︰《大逃殺》其實呼應了當代日本社會的特有現象:一、把電玩當成真實世界的御宅族世界。最好的例子,是最近幾樁男子禁錮少女事件,他們仿造電玩將少女當成寵物豢養、施以暴力。二、是毫無緣由的少年殺人事件,他們拿刀或榔頭殺死同學師長甚或不認識的小孩,理由是:就是想殺人。大人們創造出物資橫流、沒有未來的日本社會,讓少年們在電玩的虛幻世界中發洩壓力,卻在真實世界發生殺人事件,這已經不只是為了生存而已,而成了一種欲望與聖戰。「大逃殺」講的,不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何穎怡──商周出版選書顧問︰一、論國家機器之規訓:《血染暴力牆》勝,《大逃殺》敗,理由「藝術性太差」。二、論暴力之探索:《大快人心》勝,《大逃殺》敗,理由「青少年暴力從來不像楚門.卡波第的《冷血》裡的社會養成論這麼簡單」。三、論暴力之真實性:《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勝,《大逃殺》敗,理由「前者毫無鏡頭美化偽裝、沒有刻意的佈局,這或許是真實人生的暴力。相較之下,《大逃殺》的死 亡像漆彈練習場」。而或許,大家都該開始重讀《蒼蠅王》才是王道。

徐意欣──學生︰人與人之間,經過長久互動而建立起來的道德秩序隨時被迫瓦解,當信任、友愛、尊重都被迫淪為恐懼、防衛、毀滅時,人性該怎麼被看待?每個人面對生存競爭時各自有不同的方式,但終究是場你追我打的殺戮遊戲,遊戲規則誰也不能竄改,最後的生存者只能有一個──既然如此,這與動物世界有何不同?看完電影回過頭來思考「人性」,反而變得有點荒謬,人還有哪些價值是無法被動物取代的?

陳俊志──導演︰Battle Royale=《生存遊戲》=《大逃殺》,在二○○一年金馬國際影展上,意外地成為某些觀眾心中永遠的第一名(cult film)。四十二個中學生,在荒島上各施絕技大逃殺,就情欲場景的投射上,可以解讀為:各大gay吧搖頭吧趴場S房姊妹捉對廝殺的殘酷寫照;放大到身分政治的歷史縱深,也可類比象徵為:同志在國家機器與華人文化的強迫異性戀體制下,匍匐前進的勇敢進程。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kolalo&aid=28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