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北北投/和風北投溫泉趣-溫泉博物館
2013/03/01 09:54:43瀏覽378|回應0|推薦22

本文已刊登在聯合新聞網旅遊休閒頻道玩家札記

  北投地區昔日因為煙霧瀰漫、硫磺味四處飄散,充滿著神祕感,因此被凱達格蘭族稱為「PATAUW」,意思是女巫之地。北投溫泉的形成是因為大屯火山群的火山運動所造成的,屬於不可飲用的青磺泉,對於皮膚病、關節炎、風濕、肌肉痠痛等深具療效,而大阪商人平田源吾在此開設了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後,也開始盛名遠播,重視沐浴文化的日本人深信溫泉具有養生和復健的功效,因此也將泡湯當作日常生活的休閒。1913年北投溫泉公共浴場(今溫泉博物館)完工啟用,是當時東亞最大的公共浴場,主要提供來自日本本土的一般民眾平價使用,然而戰後因為管理單位的不斷更動,浴場逐漸荒廢,消失在時間洪流裡;幸好1994年一群北投國小的師生在進行鄉土教學時發現了它的存在,再經過地方人士努力奔走之下,浴場終於獲得保存,經過修復後成為空間活化再利用的古蹟,也就是如今見證北投發展的溫泉博物館。

  兩層樓高的溫泉博物館免費開放讓所有人參觀,入口玄關位於二樓,入口處外的涼亭傳來陣陣笛簫聲,老翁正自得其樂地坐在裡頭吹著日本民謠,順便販售自製的音樂CD,悠揚的曲調讓一旁路過的日本旅行團不由得停下腳步給予掌聲鼓勵。換上拖鞋後進入了這磚木混建的溫泉世界,首先是廣大的榻榻米和室,記得多年前來參觀時還無法進入臥坐,如今則成了大人小孩的休憩場所,但可別在這裡跑跳壞了寧靜的氣氛喔;外頭寬闊的木地板走廊明亮通風,只要開啟和室拉門便能眺望蔥鬱綠林和藍天,或是在走廊和好友憑欄談笑,泡完湯來這裡放鬆冥想最適合了。如果想要貼近北投的天空,多走幾步路便是望樓,望樓突出於溫泉博物館一角,從這裡更能欣賞到北投公園的百花盛開以及不遠處採用綠建築建造的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沿著木造樓梯下到一樓,斜底式的浴池是必看的主角。浴池的特色是只能站著泡湯,主要是為了能讓更多人使用,但雖然名為公共浴場,當時卻只允許男性進入浴池。除了公共浴池,也有提供貴賓使用的小浴池和休息間,是個獨自享受泡湯樂趣的小天地。公共浴池的整體建築以仿歐式為主,從淋浴間的排水溝槽就能看出日本人著重功能性的細心,但氣派的灰白色調拱廊列柱和木造拱窗則又讓人彷彿置身在羅馬;外頭陽光穿透彩繪玻璃,各色光線再經由緩緩上升的氤醞蒸氣折射,形成一種華麗又閒逸的氛圍。在想像過羅馬浴場的舒爽後,也別忘了參觀展間陳列的北投石,這可是讓台灣在國際出名的重要發現,值得一看的眾多文物也在其他展間等待與你進行歷史的對話。

  北投溪緩緩流經溫泉博物館和北投公園,也將上游的溫泉水順流帶下,因此潺潺溪水也有著如薄霧般的蒸氣,再加上北投公園綠意盎然生態豐富,常吸引許多愛好攝影與寫生的同好來此留下美麗的瞬間。然而曾孕育出北投石的那條北投溪因為受到污染已經不再,溫泉資源也可能因為過度開發而枯竭,不禁讓人思考,商業利益與環境保護該如何共存共榮?或許細水長流的永續理念才是我們該奉行的。

 

 

延伸閱讀:

 

溫泉博物館 

 

 

部落格

 

粉絲專頁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fetravelfun&aid=7346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