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北大同/百年風華再新生-迪化街(上)
2013/02/01 12:37:59瀏覽480|回應1|推薦23

本文已刊登在聯合新聞網旅遊休閒頻道玩家札記

 

  說起迪化街,給人的印象不外乎是滿滿的南北貨、布匹和中藥材聚集的重要市集,也的確如此,初建於1850年代的迪化街繁榮至今已百餘年,街市蘊藏的豐厚古味不僅沒有隨著歲月流逝,反而在新時代裡與潮流結合不斷前進著,URS的進駐即是最有力的代表。

  暫且撇開迪化街的歷史不談,我們的腳步首先走進了位在迪化街一段127號的設計公店。URS的出現是為了推動舊有空間活化再利用,而迪化街裡眾多的閒置老建築更是讓人心神嚮往的夢幻空間。URS127公店」是淡江大學建築系經營管理的展覽空間,也作為培育年輕建築師與設計創作者之用。迪化街街屋大多是長條形的連棟式店舖,縱深長不見底,URS127也不例外,一走進門就感受到屋內的狹隘,不過經過整修改造後,空間變得較為明亮,抬頭還能清楚看到巨木橫樑與樓板,一旁的陡峭木梯還能直上二樓的多用途空間;中間則是一處小天井「天空之埕」,舉目所及盡是紅磚砌成的牆面,牆上的裂痕不知歷經多少風雨,而厚重的暗紅色木門和舊式門閂代表的是沉穩,竹節型的排水管就在角落由下往上攀伸,站在這裡向上仰望頗有井底之蛙感嘆世界如此之大的吁嘆。後頭的127廣場儼然是裝置藝術與看似運用廢材發揮巧思製作而成的吊飾的展場,你可以在隔壁的米拉貝爾咖啡館買杯咖啡,或是和攤車小販買碗古早味麵茶在戶外雅座慢慢欣賞這些藝術工作者的創作。仔細找找,或許你還能發現吊掛在後門屋簷下、用來祈福辟邪的安平劍獅呢。

  跨過歸綏街,URS155就在離街角不遠的一間百年傳統閩南式老房子裡。URS155主要是以cooking together為概念,積極推廣在地食材的運用,也將創作與生活結合並分享。一進門就看到左邊的紅線牆,木架上頭擺著許多攝影作品,有的以食材為主角,有的則對空間場域有所感受,而這些作品之間也用了紅線加以串連,即使我們沒有發現,但生命中的許多人事物在冥冥之中早已建立了關聯,簡直就是臉書的立體版。座位區除了舒適的座位,還有各式各樣與設計創作有關的書籍任你取閱,你可以在這裡靜靜閱讀,也可以與其他同好交流互動,度過一個愉快的午後;或者,脫了鞋踮起腳尖悄聲上二樓小閣樓參觀。不過,小朋友應該只會對擺在角落的小木馬有興趣吧,趕快來這裡過個有吃有玩的迪化街人生吧。

  吃完香甜濃稠的永樂市場豆花,接著又晃到了URS44大稻埕故事工坊。這是個小巧精緻的空間,主要關心在地歷史、環境、人文與都市發展與都市再生,並且試圖透過不同面向喚醒大眾對文化價值的認識與尊重。目前的展覽正在展出大稻埕與台灣鐵道展的淵源,也才發現,原來這裡曾經有一個名為「臺北火車票房」的車站(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附近);也才知道,原來是劉銘傳的現代化行動吸引了島內外的巨賈洋行聚集大稻埕,讓大稻埕成為台灣北部最大的出口貨物、茶葉、樟腦交易中心,千帆往來之景似乎又重現眼前。地板上的鐵道意象向屋外延伸與迪化街連結,即使清代鐵道的運行時間短暫,但鐡道與迪化街從前密不可分的關係仍不可磨滅。

  看完展覽,對於大稻埕和迪化街總算有些瞭解,接下來,該開始走訪回味這個百年街市了。

 

 

 

參觀資訊:

URS127公店

URS155創作分享圈

URS44大稻埕故事工坊

 

 

 

部落格

粉絲專頁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fetravelfun&aid=7272184

 回應文章

寄居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2/06 22:58
以往在台灣過年時,迪化街是必去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