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1/24 16:49:18瀏覽428|回應0|推薦23 | |
關於紀州庵,前幾年曾經造訪過,不過當時舊建築圍起了鐵皮也搭了鋼棚,正準備要進行修復,因此也只有一旁的水泥新館和一片公園綠地可以晃晃。幾年過去了,舊建築雖然不復當年的繁華和樣貌,但卻也是復舊修建成功了,繼續以文學藝文取代歌舞喧鬧矗立在台北城南,這個水岸旁的安靜巷弄裡。 根據資料記載,紀州庵前身是料理屋,由日治時期來自日本紀州的平松家族於1917年所開設,本店其實是在現今的西門町附近,同安街的這間則算是支店,是當時相當知名的高級料理屋。但是在太平洋戰爭時期餐廳停止營業,作為傷患安置的暫時處所,後來國民政府來台後又變成員工宿舍,之後不幸遭遇了火災,紀州庵的本館與別館都毀於大火,只剩下離屋,也就是現今看到的建築部份,2004年劃定為市定古蹟,接著就是好些日子的整建修復,才有今天我們看到的樣貌。 紀州庵的特別之後在於,他並沒有臨近重要道路,因此出入十分安靜,再加上外頭就有一片綠意,高聳的大除了遮蔽暑氣提供涼爽,也是生態系的庇護所。打開拉門坐在走廊邊,你和綠意之間沒有任何的距離,有時候可以看到人們坐在這兒或談天或發呆或嬉鬧,聊著未來、想著過去,紀州庵彷彿就是一個巨大的時光機,帶著人們自由神遊。 如今的紀州庵不再充滿高級料理的濃郁香氣,搖身一變成了藝文展演空間。除了講述紀州庵的過去,還有一些相關的文獻文物和照片。造訪這天還看到了許多身著和服的女性準備練習日式舞蹈,忍不住停下腳步一睹當年舞姿的風采。離屋內部的空間相當寬敞,當年是作為宴會廳之用,不過必要時也可以用拉門隔出不同用途的小房間。 逛累了,隨意坐在榻榻米上休息拍照,如果可以,我想在這裡發呆放空,這裡很適合什麼都想,也適合什麼都不想,單純看看外面由拉門門縫框出的風景,看看白雲緩慢飄過的天空,看看專注練習舞步的學員,看看橫樑立柱留下的近百年歲月的痕印,看看黑冠麻鷺一派悠閒地在草地上覓食。另一端筆直如劍的長廊看似突兀,但這裡也適合倚著窗戶看風景,而且這裡通常不會有人停留,可以好好的在這個獨立空間整理自己的思緒。 雖然紀州庵經過相當程度的整建,不論在建材、格局還是規模,已經不是百分之百的舊貌,但保留下來的記憶卻是無價。王盛弘、舒國治以及我們,以旁人的角度看著這棟日式房舍從頹傾到重生,讚嘆並頌揚保存的風采,王文興則是以曾經的主人的身份,找回他成長歲月的夥伴。這樣的經驗,將會不斷的被學習、複製、轉移,讓城市浮現越來越多的記憶,用眾人的記憶形塑這座城市的另一種面貌。 紀州庵文學森林:臺北市同安街 107 號(進入參觀請脫鞋並穿著襪子)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