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1/10 14:09:04瀏覽632|回應0|推薦18 | |
宜蘭設治紀念館是我每次來到宜蘭時必定會造訪的一處歷史建築,離宜蘭火車站不算太遠,可以慢慢走來,開車也好停車,可以停在鄰近的新月廣場停車場,最重要的是,這麼很安靜。記得多年前造訪時,室內還不能拍照,門票也才十元,只能盡量用眼睛記住眼前的處處美麗,如今則可以盡情用照片留下美好的回憶,更讓遊客歡欣。
宜蘭沒有像台灣西部那樣早開發,但後來在清朝時期也設置了噶瑪蘭廳,象徵的是有官方力量正式進入,而後又改制為宜蘭縣。宜蘭設治紀念館這座日式建築是在日治時期建造的,也代表日本的殖民力量在宜蘭開展,而「設治」兩字正是取自「設官治理」的意思。紀念館以往是日治時期歷任的行政首長官邸,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範圍相當廣大,佔地共八百坪,建築面積則有74坪,屬於和洋混合的建築風格。 還沒走到門口,就先見到那棵百年老樟樹,那高聳的身形彷彿是老房子的守護神,擋風避雨全年無休,想必他也看盡政權的更迭與地區的人事興衰吧。其實紀念館會被保存下來,就是起緣於這棵老樟樹,因為宜蘭縣政府為了要保存這棵百年老樟,也想為宜蘭的政治發展留下見證,因而推動了「南門計劃」,保留了原本因為老舊而即將拆除的官邸,而且更於1997年將官邸整建為設治紀念館,才讓我們得以看到這麼美麗的日式風情。 脫了鞋進入室內,裡頭有一些文史資料、屋瓦以及人物的展示,其中令人好奇的是關於西鄉菊次郎的個人歷史。他是日本明治維新的代表人物西鄉隆盛之子,西鄉隆盛之弟為西鄉從道,也就是在牡丹社事件中領兵攻打南台灣原住民的軍隊將領,他們家族與台灣似乎都有巧合的關係。西鄉菊次郎在宜蘭廳廳長任內整治了宜蘭河,也興辦學校與親訪原住民地區,因此當時的仕紳為了感念他的功績,還籌建了「西鄉廳憲德政碑」。 前庭後院都舖有潔白的砂石,踏在其上所發出的沙沙聲響就像是天然的電鈴,讓主人知道有訪客的到來。遊客可以隨意坐在榻榻米上欣賞前庭的綠景,日本傳統居家空間的穿透感也在這裡顯露無遺,只要把室內拉門都打開,視線就能從頭看到尾。可惜的是臨近後院的拉門是關上的,不然坐在長廊上欣賞枯山水枯石流也是另一種愜意。關於這點,台北的紀州庵就親民許多了,也許是擔心蚊蟲進入室內會造成困擾吧。 日常空間的復舊也讓人一窺過往的生活,例如木格柵、拉門、圍牆等,而浴廁裡頭的檜木浴桶就是個小型的加熱爐,用炭火來加熱洗澡水,讓我想起了日本以前用大鐵鍋燒熱水洗澡的「五右衛門風呂」,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圍牆則是傳統工法,以蛋白、牡犡殼粉、糯米粉漿等當作黏著劑,再將石板堆砌而成,比水泥還堅固。只可惜步道因為大雨積水無法前進,只能從另一邊進入。 另一邊則是以參天大樹居多,還有一個已經乾涸的古井,如果天氣晴朗,這裡就是個適合發呆放空的戶外角落,把生活的節奏放慢,再加上這些珍貴老樹的陪伴,就是個簡單的一天。 宜蘭設治紀念館:宜蘭市舊城南路力行3巷3號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