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食物大發現》的編前編後
2020/10/02 17:56:16瀏覽610|回應0|推薦4

《食物大發現》這套書從發想到製作完成,整整花了三年。

原創繪本說來容易,但真正動手去做,尤其是其中還牽涉科學專業知識的呈現時,更是耗時耗力耗編輯成本。幸好書出版後,既獲得好書大家讀推薦、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薦,有兩書更奪得金鼎獎優良圖書,市場回響也不錯,給了我們持續前進的勇氣。

說起這套書的企劃動機,只因為放眼國內的科普書,以引進版權居多,這本無可厚非,畢竟國內市場小,自己開發成本居高不下,而且最終品質難以掌握。購買國外的版品,品質如何在做決定時已經有了樣書或打樣稿當參考值,只需在翻譯文字上求精,在印刷裝幀上把關,大致上就八九不離十了。但自製書則不然,首先作者的文字表現、切入角度,都要再三斟酌、嘗試與溝痛,不能過於艱深,但也不能因為是童書就過於簡化,該說清楚的還是要說清楚。光是這樣,編輯就要跟文字作者往往返返討論,哪裡要刪,哪裡必須說得更清楚才可以。或是那些點沒有提及,需要再補充。有時候到了最後,編輯還是得自己下海,將文字調整到想要達到的效果。

雖然自製書有這許多挑戰,甚至也不乏半途陣亡或夭折的編製計畫,但許多我們生活中熟悉的題材,歐美出版社基於市場考量,或是生活文化背景不同,絕對不會做這樣的選題,例如豆腐、柿子、鳳梨、蛤蜊,畢竟對他們來說這四種食物並不是那麼熟悉,但對生長在台灣的孩子來說,卻是從小吃到大的食物。如果我們不自己製作,這些離我們生活最近的知識,反而可能成了最遙遠的距離。想想我們的孩子有可能對對起士的製作過程、種類瞭如指掌,但對餐桌上經常出現的豆腐,反倒一問三不知呢!

企畫這套書的真正催化劑,其實是幾年前一本日文繪本,表現的正是豆腐相關的題材,只是雖然日本的豆腐文化傳承自中國,但經過改良轉化,中間還是存在一些差異,總覺得沒能完全傳達台灣孩子應該認知的豆腐文化。所以我們決定不引進該書的版權,由自己來製作一本較符合台灣實情的豆腐知識繪本。

但既然決心自己製作了,是否可以援引相同的概念,規畫成一小套的系列?因為孤零零一本書,很難爭取充足的行銷資源,有了小系列壯聲勢,在圖書市場上也比較容易被讀者看見。抱持這樣的決心和理念,我和同事開始籌劃,但因為對最後成效如何沒有把握,只敢先以四本來打頭陣。

那除了豆腐,還有哪些具台灣特色的食材,可以納進來呢?經過幾次編輯選題評比,終於敲定柿子、鳳梨和蛤蜊。理由無他,因為這些食材孩子太熟悉了,但對它們的認知卻朦朧不清。譬如對豆腐的印象,就是方方正正、白白軟軟的食材,它的製作工序究竟如何?那麼多由豆腐再加工製成的家族,像是豆皮、豆干、油豆腐、臭豆腐,又有什麼差異?豆漿、豆花又和豆腐有什麼不同嗎?要發展食育教育,弄懂食材來源非常重要。了解食物得之不易,孩子才可能有懂得珍惜。

擬定了題材,接下來就是尋覓文字創作和插畫家了。因為一開始就界定這四本書是「知識繪本」,所以朝具有相關背景的文字作家著手。大家對這系列的企畫都感興趣濃厚,很快就動手蒐集資料並寄來文稿,但四本書四個作者的稿子差異頗大,編輯必須一本一本重新溝通,甚至還得研讀大量的資料,才能和文字作家做深入有效的溝通。

有時候光是閱讀資料還是不夠,像前年夏天,稿子還在醞釀階段,為了弄清楚柿子的生長和農民的照護過程,我和編輯、文字作者以及插畫者,還特地上了一趟台中摩天嶺,向柿農請教方方面面的問題。也跑了兩趟北埔,就為了親眼目睹柿餅的曬製過程。畢竟隔行如隔山,如果參與製作的人都一知半解,如何傳授給孩子清晰的概念?

我們拜訪的柿農採取自然農法管理柿子園,只見果園裡放眼望去盡是齊膝的長草,他不但不噴灑農藥,連生長環境都盡量維持自然的狀態。這樣的栽植概念看在傳統農法的父母眼中,幾乎要鬧家庭革命。但他依然堅持理想,只為了想要種出理想中友善土地和環境的甜柿。也是在這裡,文字作者、插畫者和編輯,真正認識了柿子的生長過程,第一次見識到柿子花,了解柿子的橫切面是怎樣的紋理,柿樹上那些環狀的刻紋,原來是要激發柿子的危機意識,努力把果實留在枝上。當下你會覺得柿子不僅僅是柿子,彷彿擁有類似動物那樣的本能。

科學知識書一不小心,很容易寫得生硬難啃,彷彿在讀教科書或是小論文。也因此,編輯在跟文字作家溝通時,一再叮嚀,請務必從小孩的生活經驗出發。像《蛤蜊從哪裡來》這一本,作者就從家庭很喜歡吃的火鍋切入:為什麼火鍋煮沸時,會有叩哩叩哩的碰撞聲傳來?原來是因為火鍋裡加了蛤蜊。蛤蜊有兩片硬硬的殼,碰撞時會發生輕脆的聲音。這兩片殼可以保護蛤蜊柔暖的身體。藉由外觀的引導,慢慢帶出蛤蜊的身體結構,並且透過蛤蜊吃起來鹹鹹的口感,引出蛤蜊的食性和生長的環境,以及人工養殖的過程。這樣的敘述自然而容易理解,也可以讓孩子下次在餐桌上和蛤蜊再次相遇時,引發學習和觀察的動機。

文字確認後,畫者拿到文稿,首先要做角色設定,確認了再做色稿討論,沒問題了才開始繪製草圖。這四本書在畫面設定階段,編輯在與畫者溝通時,就確認了每一本書都要安排一種動物來串場,讓小讀者除了閱讀相關的知識,也可以用比較輕鬆的心情,看看這些串場角色在每個跨頁裡的演出,在知識性外,也帶來故事情節的推展。例如《蛤蜊從哪裡來》這書在討論時,「鷸蚌相爭」這句成語很自然的浮現腦海,所以串場角色當然非鷸莫屬了。而事實上,鷸的出現也的確為畫面帶來更生動活潑的視覺效果,成功扮演了導覽員的角色。

《豆腐從哪裡來》的串場角色是狐狸,幾隻高矮胖瘦不同身形的狐狸,在書頁間奔走,解答讀者對豆腐的疑問,或是幫忙做實驗、述說豆腐的歷史和比較各種豆製食品的營養成分。靜態的豆腐,因為這幾隻狐狸的出現,更能抓緊讀者的目光。另外《柿子從哪裡來》的串場人物是猴子,頗符合猴子喜歡採摘水果的天性。《鳳梨從哪裡來》則由鳳梨王子擔綱,也都收到了預先規劃時的效果。

既然定位為知識繪本,因為事關客觀的知識面,圖像除了精美,正確性尤其重要。而畫者畫著畫著,某天靈光一閃,突然有了大醒悟,決定整個畫風重來。編輯求好親切,也只能苦笑著點頭了。所以雖然是頁數不多的輕薄繪本,在插畫家手中,也都磨了一年多的光景。

在畫家的物色上,這套書的企畫和執行編輯,花了一番心思尋覓,希望可以締造新的氣象。《豆腐從哪裡來?》由林家棟操刀。家棟其實在繪本界也經營有年,只是過往大都承接公部門的工作案,所以讀者對他的印象不深。他在這本書裡的用色非常柔和,在表現豆腐是怎麼做的?是誰發明的?油豆腐為什麼有皮?豆乾為什麼這麼硬?豆皮是豆腐的皮嗎?凍豆腐裡面為什麼坑坑洞洞的?在豆漿裡加醋會發生什麼事?臭豆腐是壞掉的豆腐嗎?……這些主題時,都條理清晰簡潔,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柿子從哪裡來?》這本書裡,小讀者可與螃蟹、猴子一起循著柿子的腳步環遊世界,看看有哪些國家的人愛吃柿子,聽聽世界各國關於柿子的故事。走訪澀柿們吹起中國風的宅邸,再到甜柿們的和風小屋串串門子。小小一顆柿子,透露萬物運行的大智慧!掌圖的是Tai Pera。跟她的認識,是三年前同機前往上海參加國際童書展,因為機上的攀談,後來保持聯繫,促成了這次的合作。

鳳梨吃起來為什麼刺刺的?鳳梨的葉子竟然可以裝水,還可以捕捉小蟲?你看過鳳梨開花嗎?一顆鳳梨其實並不是只有一顆!鳳梨的種子在哪裡?不用種子,也能長出鳳梨!鳳梨的故鄉在哪裡?好奇的小讀者可以跟上鳳梨王子的腳步,展開一場源自西元十五世紀的世界之旅,旅途中偶遇的動物、植物,甚至人類,亦敵亦友,共同譜出美妙的生之樂章。這書的插畫者完全是一位生手,不但沒有童書製作經驗,甚至還是非本科出身。但年紀輕輕的她關心土地的運用,隱身花蓮跟一位老師從事農作,鳳梨就是她們栽種的作物之一。在偶然的機會知道欣芸工作之餘也喜歡畫畫,看過她的畫作,我們決定請她負責這一本書的插圖。她的水彩表現讓人激賞,加上有實作經驗,在考證上幾乎完全不用編輯操心。

擔綱《蛤蜊從哪裡來?》插圖的,是剛從英國深造回來的奇亞子,線條活潑生動,不管是開始一連串角色扮演的遊戲,或是研究蛤蜊生理結構的科學家,或是辛苦的蛤蜊養殖戶、熱炒店的鳥老闆,或傳說中的蚌殼精等,在她筆下,都十分精彩。

可以這樣說,我和編輯在企畫這套書時,我們並不迷信知名作家或是專家的頭銜,因為我們希望呈現的是清晰、易懂的知識理路。另外,我們也希望培養新生代的創作者,累積台灣的原創書製作能量。不過,等到文圖結合編輯完成時,我們倒是找了實際在業界經營的人士幫忙做了審稿工作,務求提供的是最正確的知識。

前年參加北京童書展時,手邊已經有了這套書《豆腐從哪裡來》和《蛤蜊從哪裡來》的幾張樣稿。在和大陸一家往來頻繁的童書出版社會面時,我們大約提了一下這套書的出版企畫,沒想到對方愛不釋手,立即確認要購買版權。隔了兩天,我們和另一家友好的出版社餐敘,提及最近的工作,便也說了一下這系列,同時展示了一下頁面。沒想到他們同樣鍾意,想要橫刀奪愛。這下子我們反而為難了,因為已經應允人家了,豈能變卦?後來只好透露手邊有另一套低幼的情緒繪本製作中,或許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因為手邊剛好也有樣張,他們一看也很喜歡,這才順利擺脫爭奪版權的窘境。

對我們來說,製作中的書就能授出版權,可見選題和製作方向是正確的。而另一方面覺得安慰的,是授權金不低,對投入全部心力創作的文、圖作家,也有中文正體版以外的另一筆收入,可以彌補台灣市場小、首刷印量不高、版稅收入有限的缺憾。

當編輯過癮的地方,就是它往往不只是一份工作,從中你自己可以學習許多新知,而當歷經煎熬的新書熱騰騰的出現在桌前時,又有一股無以名狀的成就感。或許就是這樣的情愫,讓編輯越發甘心為他人作嫁衣裳吧!

                                       (見刊於兒童文學學會會刊 火金姑)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tang&aid=151174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