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懷念林良老師
2020/01/17 23:00:42瀏覽358|回應0|推薦5

正在總整理過去一年的電子郵件,一封同事的信件跳進眼前:10月6日林良老師慶生會,請幫林老師準備一杯拿鐵,不要太甜;巧克力蛋糕一塊,不要核桃。

記憶瞬間倒帶慶生會當天,林良老師開心的表情,一幕幕,彷彿都還在眼前。

當時他還語帶幽默的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跟他一樣長壽,甚至比他長壽。

但12月23日,他卻在睡夢中離開了。初聽到林瑋傳來的這個噩耗,我剛踏進辦公室,完全無法置信,不禁哽咽了起來。但想想他老人家以這樣的耆壽,安詳的離開,不也是一種福分嗎?這是多少人企盼能達到的境界。

雖然心情調整過來了,但有時候還是會不由自主的想起他和善的面容,溫和緩慢的說話語調。以前我就常常想,林老師究竟有沒有生氣的時候?相信許多人跟我都有同樣的疑問。真的很難很難想像。

我入行的時候,林老師已高居國語日報董事長,以我這種菜鳥,其實不太可能有機會認識林老師。但我對他一點也不陌生,在就讀國小的時候,他的《爸爸的十六封信》,是我一再捧讀的讀物,對他家的三個女兒也如數家珍。後來我參加了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藉著活動之便,有機會接觸兒童文學的一批大老,例如林良老師、馬景賢老師、林煥彰老師等。幾乎每一次的活動,只要他們有空,都會出席給予我們支持和鼓勵。當時林老師都由瑋瑋陪同前來,我也因此跟瑋瑋熟識。有時我會跟瑋瑋開玩笑說:我昨晚讀《小太陽》,你還是個坐在腳踏車後座的兩歲娃娃,怎麼今天你變成了個大人了呢?

再後來,我甚至有機會跟林老師喝咖啡,聽他聊起小時候的往事,知道他最喜歡的食物是廈門的土產「筍豆」。後來我知道林良老師完全沒有一本傳記的時候,覺得有些可惜,便邀請林瑋執筆,將父親精彩的人生紀錄下來。因為這二十年來林老師的生活起居幾乎都由林瑋張羅,相處的時間也最多。林瑋有時會笑說因為小時候父親便在她這裡存了一大筆,所以現在可以連利帶本領回去。

瑋瑋跟父親一樣,講話也是溫和輕柔,她答應執筆後,就開始進行訪談,寫了洋洋灑灑十幾萬字。我大概是唯一看過這份「原著」的人,不得不佩服林老師驚人的記憶力。只是這中間有許多是家族間親朋的互動和往來,我覺得比較細瑣,所以後來跟林瑋商量,聚焦在林老師個人的生活經驗,修改成目前的版本出版。但原先的初稿真的是一份很完整的家族史,我告訴林瑋應該保留下來。

也因為這本傳記的出版,我了解了林良老師的成長過程,也理解他的所有人格特質的養成,幾乎都得自他小時候的家庭教育,因為早在上個世紀初,他的父親就是這樣教養他的,而他也用同樣的方式教育他的子女。

在《小太陽》裡有這樣一段:「星期天答應帶老二去看一場〈流浪一匹狼》。 她也答應讓我把書房的門鎖上,趕快把稿子寫完再出門,不來吵我。 10分鐘以後,她來敲門:「爸爸,還剩幾行?」我告訴她還剩80行。 再過5分鐘,她又來了:「還剩幾行?」為了表示有個進度,我只好告訴她:「還剩60行。」接著,「還剩幾行? 」 「50行。」「還剩幾行?「20行。」「還剩幾行?」 「9行。」「還剩幾行?」「一行。」「 一行寫完了沒有? 」 「寫完了。」「走吧!」「走!」路上,她稱讚我寫稿子很快。 我卻在計劃晚上等她睡了再動手寫那篇稿子。

認識林老師的人,百分之百會說林老師就是這樣的人啊!如果我們當家長的也能效法林老師包容孩子、對待孩子的耐心,我相信親子衝突的場面會降低許多,世界也會更加和平。

2015年,有一次跟趙國宗老師閒聊,趙老師提起在省教育廳時代出版的中華兒童叢書,其中有一冊林良老師的《動物和我》,插圖是由許多當時名重一時的畫家擔綱,可惜其中有好幾位已經離世,而這本書也已經絕版了。我因此遊說趙老師幫這本書重新繪製插圖,讓現在的小朋友也有機會讀到。趙老師應允,只是他喜歡雲遊,加上經常有展覽要創作新作品,插畫的工作也就沒太積極進行。2016年夏天,驚傳林良老師小中風住院醫療,趙老師突然緊張起來,他很擔心林老師看不到這本書的出版,於是加緊腳步進行。到了8月初,確定這本書可以在該年的10月10日林良老師的生日那天出版,而林老師也出院返家休養了,我們這才積極策劃有沒有可能一起舉辦慶生會和新書發表會,讓老師開心一下。後來決定在人文空間舉辦,比較理想的場地是二樓,因為空間大,可以容納較多的文友。但考慮到林老師的體力負擔,後來就在一樓舉辦。當天來了許多大小朋友,林老師的老朋友鄭明進老師和曹俊彥老師也都出席了,大家聚在一起,溫馨、歡樂。

2017年,眼看林老師的生日又快到了,這年雖然沒有新書出版,但兒研會還是決定在人文空間再為他祝壽。照例老朋友又齊聚一堂。我雖然企劃籌辦,但在慶生會前一天,不慎摔斷了手腕,入院開刀,沒法出席。不過會後許多文友轉往醫院探望我,林瑋也捎來了林老師的問候。

2018年,小天下決定再將林良老師已經絕版的《快樂少年》重新出版,除了重新調整版面,也請來新一代的插畫家繪製插圖,讓它更賦現代氣息。而林良爺爺舒緩、娓娓道來的散文風格,充滿對現代小朋友的期許。2019年夏天,這書的編輯工作接近尾聲,我們再次籌畫林良老師的慶生會。雖然說林良老師台灣人國民父親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其實官方機構並未重視這樣一位國寶,珍視他的是兒童文學圈一群文友。

去年的慶生會,林老師雖然行動比較蹣跚,但思緒非常清楚,對跟他致意的每一個人都能認出來。我們萬萬沒想到,這是最後一次幫他慶生了。

一月四日是林老師的火化入殮儀式,家屬原本沒有公開,但許多兒研會的成員還是自動來了,而且依依不捨的直送到火化場。我在想,林老師一定很感安慰,他一生奉獻兒童文學,他的最後一程也離不開兒童文學,甚至他的治喪委員也全是他生前的兒童文學朋友和出版他作品的出版人。

林老師雖然離去二十多天了,感覺上卻好像沒有離開。群組裡陸陸續續有文友將林老師的照片放上來,每看一回,就好像回到活動現場,又親炙了一次林老師慈祥長輩的風采。

林老師,大家是這樣的想你。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tang&aid=131561425